电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873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8
槽(23)包括:第1槽(23A),其仅配置有构成3相中的1个相的第1绕组;以及第2槽(23B),其在周向上与第1槽(23A)相邻设置并且配置有第1绕组以及构成3相中的与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第2绕组。在第1槽(23A)中,第1绕组的收纳部(51、62、72、81)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第2槽(23B)中,第1绕组的收纳部(52、61、71、82)和第2绕组的收纳部(52、61、71、8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第1槽(23A)和第2槽(23B)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枢。

技术介绍

[0002]旋转电机的电枢具有定子芯和被卷绕于定子芯的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以短距卷绕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在短距卷绕中,以线圈节距比磁极节距短的方式进行卷绕,因此,与以线圈节距和磁极节距相等的方式进行卷绕的整距卷绕相比,能够使线圈的周长较短。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287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在短距卷绕中也是,线圈的周长越长则线圈的电阻就越增加。因此,期望的是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的电枢。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对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电枢,其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槽的铁芯、以及使构成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绕组以短距卷绕的方式被卷绕于所述铁芯而成的线圈,所述绕组具有被收纳于所述槽内的收纳部和被配置于所述槽外的线圈端部,其中,所述槽包括:第1槽,其仅配置有构成所述3相中的1个相的第1绕组;以及第2槽,其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第1槽相邻设置并且配置有所述第1绕组以及构成所述3相中的与所述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第2绕组,在所述第1槽中,所述第1绕组的所述收纳部在所述铁芯的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所述第2槽中,所述第1绕组的所述收纳部和所述第2绕组的所述收纳部交替且在所述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中,在所述径向上相邻的所述线圈端部在所述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11]根据该结构,在径向上相邻的线圈端部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因此,在沿周向上的向同一方向被引出的线圈端部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能够经由该间隙对其他线圈端部进行拉绕。因此,能够抑制由线圈端部彼此的干扰引起的线圈的周长的增大,能够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放大表示定子的局部的放大立体图。
[0014]图3是表示贯穿定子芯的分段线圈的示意图。
[0015]图4是表示线圈的U相绕组的立体图。
[0016]图5是从径向上的内侧观察U相绕组的单位绕组而观察到的立体图。
[0017]图6是从径向上的外侧观察U相绕组的单位绕组而观察到的立体图。
[0018]图7是表示槽内的U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0019]图8是表示槽内的V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0020]图9是表示槽内的W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0021]图10是表示槽内的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0022]图11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局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3]图12是表示线圈的U相绕组的立体图。
[0024]图13是表示线圈的W相绕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第1实施方式][0026]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将电枢具体化为定子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如图1所示,定子10具有呈圆环状的定子芯20、以及卷绕于定子芯20的线圈30。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用于三相同步型的旋转电机。此外,定子芯20是铁芯的一例。
[0028]以下,将定子芯20的轴线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定子芯20的轴线为中心的定子芯20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以该轴线为中心的定子芯20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另外,在图1中,将上侧设为轴向上的第1侧,将下侧设为轴向上的第2侧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将朝向顺时针方向的一侧设为周向上的第1侧,将朝向逆时针方向的一侧设为周向上的第2侧来进行说明。
[0029]<定子芯20>
[0030]如图1所示,定子芯20具有环状的磁轭21、以及自磁轭21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延伸并且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的多个齿部22。通过层叠未图示的多个钢板而构成定子芯20。
[0031]在沿周向彼此相邻的齿部22彼此之间形成有向径向上的内侧开口并且沿着径向延伸的槽23。如上所述,由于在周向上设有多个齿部22,因此,形成于该多个齿部22之间的槽23也是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中,相数为3,磁极数为8,槽23的数量为48。
[0032]在定子芯20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安装部24,该多个安装部24用于将定子芯20固定于未图示的旋转电机的壳体。各安装部24自定子芯20的外周面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芯20中设有3个安装部24。在各安装部24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4a。利用贯穿各贯通孔24a的未图示的螺栓对定子芯20和上述壳体进行固定。
[0033]<线圈30>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30例如由扁平线形成,该扁平线由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扁平线的外周面被未图示的绝缘覆膜覆盖。
[0035]扁平线的截面形状呈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大致矩形形状。该长边具有与沿着与轴向和径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2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线圈30以扁平线的长边沿着
槽23的宽度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20。
[0036]线圈30具有分别构成三相交流的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极数为8,槽23的数量为48,因此磁极节距成为6个槽,但各绕组30U、30V、30W以线圈节距为5个槽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20。即,各绕组30U、30V、30W以线圈节距比磁极节距短的短距卷绕的方式来卷绕于定子芯20。
[0037]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30中,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以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各错开两个槽的状态卷绕于定子芯20。在线圈30中,通过将各绕组30U、30V、30W中的至少一者收纳于槽23内,从而构成在槽23内沿径向排列成1列的8个层。
[0038]以下,为了方便,将上述8个层自径向上的外侧依次设为第1层L1、第2层L2、第3层L3、第4层L4、第5层L5、第6层L6、第7层L7和第8层L8来进行说明。
[0039]另外,有时会通过对槽23标注“S1”~“S48”的槽编号从而例如像槽23S1等这样对槽23进行区分说明。
[0040]如图2所示,在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的第1端部分别设有通过与未图示的三相交流电源连接而被供给电力的U相供给部31U、V相供给部31V和W相供给部31W。各供给部31U、31V、31W自槽23向轴向上的第1侧突出并且朝向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其顶端向轴向上的第1侧弯曲。
[0041]在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中的与第1端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端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枢,其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槽的铁芯、以及使构成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绕组以短距卷绕的方式被卷绕于所述铁芯而成的线圈,所述绕组具有被收纳于所述槽内的收纳部和被配置于所述槽外的线圈端部,其中,所述槽包括:第1槽,其仅配置有构成所述3相中的1个相的第1绕组;以及第2槽,其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第1槽相邻设置并且配置有所述第1绕组以及构成所述3相中的与所述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第2绕组,在所述第1槽中,所述第1绕组的所述收纳部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本雅昭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