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角度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紧凑型散斑抑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激光光源的显示及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角度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紧凑型散斑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投影显示具有色域空间大、色饱和度高、屏幕尺寸灵活、光源寿命长以及节能环保等显著优点,被视作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突破口。激光投影显示的初始研究主力以日本的索尼、三菱,韩国的三星、LG和比利时的巴可等国外传统显示巨头为代表。目前,我国在激光显示领域也已经取得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全球激光投影显示也已逐步交由海信、小米、视美乐、长虹等中国企业主导。
[0003]然而,当高相干的激光光源照射在光学粗糙的表面上时,会引起光强的随机分布,表现为屏幕上无规则的亮点和暗点。这种随机分布的颗粒状图案即为激光散斑。激光散斑会严重降低画面的质量,增加观众的视疲劳。因此,激光散斑的抑制是破除制约和阻碍激光显示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的关键技术。
[0004]激光散斑的抑制主要通过非相干散斑的动态叠加实现。非相干散斑的产生既可以通过激光光源的波长、角度及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角度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紧凑型散斑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激光光源(1)之后,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块立体反射板(2),旋转取光装置(3),支撑装置(4)以及光束汇聚装置(5),其中:两块立体反射板(2)垂直于所述激光光源(1)所发出光束的方向设置;靠近所述激光光源(1)的立体反射板(2)为第一立体反射板、另一个为第二立体反射板,在第一立体反射板上设置有入射孔(2
‑
1);在两个所述立体反射板(2)的相对面上皆设计有周期性排列的倾斜反射平面(2
‑
2),用于实现光在两立体反射板之间的折返传播,且使得光从第一立体反射板到第二立体反射板的传播方向与激光光源(1)所发出光束的方向平行、光从第二立体反射板到第一立体反射板的传播方向与激光光源(1)所发出光束的方向不平行;两个所述立体反射板(2)中心的连线构成装置的中轴线;所述旋转取光装置(3)是由两个反射镜构成的潜望镜结构,第一反射镜设置在两立体反射板(2)之间,第二反射镜设置在两立体反射板(2)所构成的区域之外;所述旋转取光装置(3)可围绕中轴线进行旋转,且随着旋转取光装置(3)的旋转,由第一立体反射板到第二立体反射板的光经旋转取光装置的两次反射,以平行方向取出至两立体反射板(2)所构成的区域之外,并照射到光束汇聚装置,实现光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辉,傅文博,王亮,冯文韬,张程,张恩铭,张维,周勇,方文坛,陈小林,黄松,高伟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