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5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包括支撑框架、横向行走驱动机构、纵向行走驱动机构和凸轮换向及顶升机构,凸轮换向及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横板、顶升轴和斜拉顶升滑块内,前后两侧的斜拉顶升滑块分别通过连接杆偏心连接传动凸轮,以及左右两侧的两传动凸轮与中心直齿轮齿合连接,中心直齿轮连接十字换减速器的纵向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换向及顶升机构采用传动凸轮和斜拉顶升滑块联动方式实现顶升轴联动的升降动作,传动效率高,压力角无变化;且呈四角位置布置的斜拉顶升滑块之间通过两个传动凸轮连接,受力均匀,结构运行稳定;且凸轮换向及顶升机构与横向行走驱动机构联动控制,共用一个驱动电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产成本。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四向穿梭车,尤其涉及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技术介绍

[0002]穿梭车是与仓库中密集货架配套的常用货物存取设备,包括位于行走系统上的起升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承接货物的托盘按需小行程升降,以便穿梭车之类的存取设备得以进行货物就位操作。现有穿梭车的起升机构有偏心轮杠杆机构、凸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几种,这些机构大多单一使用,在运动过程中均存在起动扭矩大,凸轮易磨损,从动件受力不均匀及传动效率低、耗电量大、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0003]此外,现有穿梭车大多采用双向8轮结构设计,过坎能力弱,且故障率高,不仅自身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减少货架及隔层的数量,降低了立体库的空间利用率,还增加了制造、采购及维护成本,已不能满足日益繁忙的仓储物流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00)和装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00)上凸轮换向及顶升机构(400),其中:所述凸轮换向及顶升机构(400)包括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左右两侧的顶升横板(401)和分别连接所述顶升横板(401)前后两端的顶升轴(402),且每根所述顶升轴(40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斜拉顶升滑块(403)内的顶升斜孔(4031)连接两端的所述顶升横板(401),所述斜拉顶升滑块(403)通过滑台(404)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底部;前后两侧的所述斜拉顶升滑块(403)分别通过连接杆(405)偏心连接传动凸轮(406),以及左右两侧的两所述传动凸轮(406)与中心直齿轮(407)齿合连接,所述中心直齿轮(407)连接十字换减速器(208)的纵向输出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行走驱动机构(200)和纵向行走驱动机构(300),其中:所述横向行走驱动机构(200)包括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前后两侧的横向主动轮(201)、第一横向从动轮(202)、第二横向从动轮(203)和第三横向从动轮(204),两所述横向主动轮(201)之间通过横向传动轴(206)连接,且所述横向传动轴(206)通过传动带连接十字换减速器(208)的横向输出轴;所述纵向行走驱动机构(300)包括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左右两侧的第一纵向主动轮(301)、第二纵向主动轮(302)、第一纵向从动轮(303)和第二纵向从动轮(304),两侧的所述第一纵向主动轮(301)和第二纵向主动轮(302)分别通过纵向传动带(305)连接纵向传动轴(306),且所述纵向传动轴(306)通过传动带连接纵向电机(3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00)的前后两侧壁分别开设四个方形装配孔(101),所述支撑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四个圆形装配孔(102),其中:两侧的所述横向主动轮(201)和所述第三横向从动轮(204)之间分别通过穿过所述顶升横板(401)、对应所述方形装配孔(101)布置的所述横向传动轴(206)连接,所述第一横向从动轮(202)和第二横向从动轮(203)的轮轴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方形装配孔(101)连接所述顶升横板(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马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