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40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绕线机加工效率低且线体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包括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呈对称分布,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脚座,两个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绕线架,绕线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轴承套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绕线架通过安装杆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四个绕线架的内侧设置有引线盘,引线盘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绕线架相配合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齿轮的配合同时带动多个绕线架旋转实现绕行线,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并通过增设引线部件使线体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绕线架上。设引线部件使线体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绕线架上。设引线部件使线体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绕线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机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0002]铜线是电子元件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电子元件加工时,铜线需要经过绕线、绞合以及缠绕在磁环外壁上等多种加工步骤,因此在加工铜线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将铜线整理成规则的线卷,从而避免铜线相互缠绕,导致铜线受损影响后续加工程序,绕线机的作用是将线体缠绕于绕线架上,不仅可以避免铜线随意堆叠而发生缠绕,还可方方便后续取用铜线,从而提升电子元件的加工效率,而传统的绕线机仅具有单一的绕线功能,且一次只能完成一个线卷的加工,因此加工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在绕线过程中,由于线体自身不会移动,因此极易出现线体堆叠缠绕在线卷某一处的情况,使得线卷上的线体分布不均,堆叠的线体易缠绕打结,不便后续加工使用,且不规则的线卷不便运输和存储,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一种新型齿轮驱动的绕线机,通过齿轮间的配合实现在多个绕线支架同时绕线的效果,并通过增设引线部件引导线体均匀分布在绕线架上,从而提升加工效率,改善线卷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脚座(2),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绕线架(9),所述绕线架(9)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通过轴承套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绕线架(9)通过安装杆(15)与固定座(10)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绕线架(9)的内侧设置有引线盘(7),所述引线盘(7)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绕线架(9)相配合的通槽,一个所述支撑板(1)远离绕线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1)与引线盘(7)固定连接且贯穿处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远离绕线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3),所述保护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4),所述保护外壳(3)的外壁上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保护外壳(3)与主动齿轮(4)传动连接且在贯穿处通过轴承套与保护外壳(3)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的外侧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与主动齿轮(4)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通过连杆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驱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盘(7)包括支撑盘(71)、滑块(72)以及连接块(73),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筒(11),所述支撑盘(71)套设在支撑筒(11)的外壁上且与支撑筒(1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11)的内腔设置有滑块(72),所述滑块(72)与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块(73),所述支撑筒(11)的筒壁内壁开设有与连接块(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飞电子元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