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以及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11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由通过自身熔融粘结在一起的纤维丝形成支撑结构,该纤维丝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其包括上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和吊紧在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上的面套和/或毛毡。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利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熔融挤出三维网状结构,形成支撑结构,具有高回弹和可回收利用的特性,此类汽车内饰件在保证支撑性和舒适性的同时,兼顾环保性、透气性及轻量化。另外,考虑到常规的面套发泡吊紧形式无法适用于热塑性纤维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饰件提供全新的吊紧形式来匹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的包覆。匹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的包覆。匹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的包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以及汽车内饰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以及汽车内饰件。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汽车内饰件的支撑结构为车用聚氨酯发泡料,其为热固性材料,产品废弃之后无法回收再利用,且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增加碳排放。同时,聚氨酯发泡是化学反应,会产生VOC,气味等,且制品会产生缺料暗泡等缺陷,制品稳定性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发泡料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以及汽车内饰件,具有可回收循环利用的特性。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由通过自身熔融粘结在一起的纤维丝形成支撑结构,该纤维丝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形成。
[0005]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聚烯烃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和聚酰胺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0006]优选地,该聚烯烃类弹性体为聚α烯烃类弹性体。
[0007]优选地,聚酯类弹性体的硬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段为聚酯链段或聚醚链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纤维网结构由通过自身熔融粘结在一起的纤维丝形成支撑结构,该纤维丝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聚烯烃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和聚酰胺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类弹性体为聚α烯烃类弹性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聚酯类弹性体的硬段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段为聚酯链段或聚醚链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聚酰胺类弹性体为尼龙类弹性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塑性纤维网结构通过纤维丝的疏密分布具有单一或局部不同的密度和硬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塑性纤维网结构通过纤维丝的造型分布具有单一或局部不同的支撑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丝为空心丝或实心丝。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空心丝的壁厚介于0.1

1mm之间,实心丝的直径介于0.5

2mm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热塑性纤维网结构的密度介于25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叶倩蒋敏杰张保银孙洁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