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187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洞口施工:洞口浅埋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进洞内2米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S02,洞身开挖:洞身段采用微台阶法,进行全断面的上中下三层开挖,主要为上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开挖;S03,隧道支护及防水施工:隧道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支撑、钢筋网片;在围岩变形膨胀比较明显、渗水较为严重的位置,将系统锚杆改为注浆小导管;设置辅助泄水导孔;采用超前锚杆稳定围岩。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进度及质量要求,解决隧洞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隧道洞口开挖,采用套拱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进洞;洞身段开挖,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控制爆破法或人工搞挖;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结合掌子面地质素描,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富水围岩渗水处理采用注浆固结技术。
[0003]现有的技术,施工时间长,且不安全。人工钻爆作业时,围岩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对围岩扰动大,容易造成现场作业人员因人身安全无法保障而拒绝施工;同时,存在超欠挖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序支护回填工作量大,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通过“截排水+地表超前加固+切坡减载+边坡监测+虚拟洞门+套拱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进洞”综合施工技术进洞,机械化作业方式代替人工作业,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进度及质量要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洞口施工:洞口浅埋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进洞内2米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S02,洞身开挖:洞身段采用微台阶法,进行全断面的上中下三层开挖,主要为上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开挖;采用液压锤和液压反铲相结合、人工镐钎为辅进行开挖;S03,隧道支护及防水施工:隧道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支撑、钢筋网片;在围岩变形膨胀比较明显、渗水较为严重的位置,将系统锚杆改为注浆小导管;设置辅助泄水导孔;采用超前锚杆稳定围岩;S0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工程地质宏观预测预报、中长距离TSP预报、短距离表面雷达预报、超前钻孔进行综合预报。
[0006]优选的,在步骤S01洞口施工中,包括以下步骤:S101,洞口排水:洞口施工前,设置截、排水沟,做洞口排水工作;S102,控制隧道边仰坡:进行边坡开挖刷坡卸载,尽量“无仰坡”开挖进洞;S103,开挖偏压明洞段:顺层清坡、自上而下逐级开挖,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局部进行地表注浆;S104,设置观测:洞口浅埋地段设置至少两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若干个测点,严格观测边坡及围岩变形情况;S105,超前小导管加固:针对洞口段的地下水、地表水比较丰富的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
S106,超前地质预报:利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S107,大管棚施工:施作大管棚,作超前支护;S108,地质复核:根据钻孔所得芯样,做钻孔地质记录,与地质雷达的探测成果进行地质复核;S109,开挖进洞: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进洞,进洞后采取上下台阶开挖法,下台阶增设临时仰拱。
[0007]优选的,在步骤S107大管棚施工中,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线

安装钢架

安装导向墙模板

制作安装导向钢钢筋及导向管

浇筑导向墙混凝土

搭设管棚施工作业平台

钻机就位、定位

钻孔、下管

注浆

结束;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环向长度加深到衬砌拱墙脚位置;导向墙内设2榀工字钢钢架,钢架外缘设导向管,钢管与钢架焊接牢固。
[0008]优选的,在步骤S107大管棚施工中,钻孔时先钻单号孔,钻一孔,灌注一孔;待单号孔全部完后,再钻双号孔,钻一孔,灌注一孔;注浆结束后,用M7.5水泥砂浆充填钢管,增强管棚强度。
[0009]优选的,在步骤S02洞身开挖方案中,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线

液压破碎锤就位分台阶开挖

出渣

复测

修理开挖面

安装工字钢拱架

打锁脚锚杆

打系统锚杆

安装钢筋网片

喷射混凝土

下一循环。
[0010]优选的,在步骤S02洞身开挖中,包括以下步骤:S201,上台阶开挖:上台阶的长度控制在4~5米,高度控制在4~5米,每次开挖为一榀,进尺0.5米;S202,下台阶开挖:进行下台阶开挖时,左右两侧采用错步开挖法;根据现场情况,哪侧围岩差,就先开挖哪侧,进尺为两榀钢拱架;后开挖侧落后三榀钢拱架,进尺为两榀钢拱架;S203,仰拱开挖:仰拱开挖在上台阶、下台阶之后进行。
[0011]优选的,在步骤S02洞身开挖方案中,还包括: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以上台阶的开挖进尺作为主要指标,对下台阶进尺进行指导,下台阶的左右侧共同推进;控制左右错一的距离:避免同一榀拱架左右两脚同时悬空;异常处理:当围岩破碎时,减少进尺。
[0012]优选的,在步骤S03隧道支护及防水施工中,还包括:混凝土初喷厚度为3~5厘米;钢架之间采用纵向钢筋连接,施作锁脚锚管;纵向连接筋和钢筋网片预留搭接长度;系统锚杆梅花型布置;设环向排水孔,间距3~5米,视渗水情况进行加密布置;基岩内造孔设透水管,环向布置环向盲沟,布置于喷锚衬砌临空面,排水孔透水管与环向盲沟联结,环向盲沟纵向间距5米。
[0013]优选的,在步骤S03隧道支护及防水施工中,还包括:对向下伏的深度比较浅的软岩,先将部分或全部软土挖掉,采用护拱的方法逐步
前进;采用超前锚杆的办法稳定围岩;如覆盖层比较薄,围岩松散破碎时,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
[0014]优选的,在步骤S0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预报周期如下:

隧道每掘进100米,使用TSP进行一次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每60米,使用SIR

20型地质雷达结合40MHz天线进行一次超前地质预报;

每20米,使用SIR

20型地质雷达结合100MHz天线进行一次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钻孔,不良地质带每20~30米一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洞口施工采用“封闭掌子面、打超前管棚、施作明拱套拱、注浆固结围岩”,浅埋段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进洞内2米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解决浅埋偏压软岩隧道进口安全进洞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锤和液压反铲相结合、人工镐钎为辅进行软岩开挖,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快速成洞,解决岩体软弱、不适合爆破,人工工效低、人员安全的问题。
[0017]3、本专利技术,在围岩变形膨胀比较明显、渗水较为严重的位置,把系统锚杆改成注浆小导管,进行径向注浆,形成稳定的胶结结构,既起到了防水作用,又减少了围岩的膨胀压力。
[0018]4、本专利技术,隧道采用工程地质宏观预测预报、中长距离TSP预报、短距离表面雷达预报、超前钻孔等预报方法进行综合预报,对整个隧道围岩级别判断的准确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洞口施工:洞口浅埋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进洞内2米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S02,洞身开挖:洞身段采用微台阶法,进行全断面的上中下三层开挖,主要为上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开挖;采用液压锤和液压反铲相结合、人工镐钎为辅进行开挖;S03,隧道支护及防水施工:隧道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支撑、钢筋网片;在围岩变形膨胀比较明显、渗水较为严重的位置,将系统锚杆改为注浆小导管;设置辅助泄水导孔;采用超前锚杆稳定围岩;S0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工程地质宏观预测预报、中长距离TSP预报、短距离表面雷达预报、超前钻孔进行综合预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1洞口施工中,包括以下步骤:S101,洞口排水:洞口施工前,设置截、排水沟,做洞口排水工作;S102,控制隧道边仰坡:进行边坡开挖刷坡卸载,尽量“无仰坡”开挖进洞;S103,开挖偏压明洞段:顺层清坡、自上而下逐级开挖,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局部进行地表注浆;S104,设置观测:洞口浅埋地段设置至少两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若干个测点,严格观测边坡及围岩变形情况;S105,超前小导管加固:针对洞口段的地下水、地表水比较丰富的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S106,超前地质预报:利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S107,大管棚施工:施作大管棚,作超前支护;S108,地质复核:根据钻孔所得芯样,做钻孔地质记录,与地质雷达的探测成果进行地质复核;S109,开挖进洞: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进洞,进洞后采取上下台阶开挖法,下台阶增设临时仰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7大管棚施工中,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线

安装钢架

安装导向墙模板

制作安装导向钢钢筋及导向管

浇筑导向墙混凝土

搭设管棚施工作业平台

钻机就位、定位

钻孔、下管

注浆

结束;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环向长度加深到衬砌拱墙脚位置;导向墙内设2榀工字钢钢架,钢架外缘设导向管,钢管与钢架焊接牢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7大管棚施工中,钻孔时先钻单号孔,钻一孔,灌注一孔;待单号孔全部完后,再钻双号孔,钻一孔,灌注一孔;注浆结束后,用M7.5水泥砂浆充填钢管,增强管棚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富水较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2洞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艳萍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