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84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一体机,包括顶部具有排气口的内胆,还包括排气板和驱动腔,驱动腔中穿设有推杆,推杆的第一端外露于驱动腔而第二端上固定有隔板,隔板隔设在驱动腔中而将驱动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复位弹簧,而隔板能沿轴向在上述驱动腔中移动,推杆的第一端与排气板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初始状态下,排气板遮蔽排气口,烹饪状态下,第二腔体的内压增大,隔板朝驱动腔第一端方向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而使隔板具有朝驱动腔第二端方向移动的趋势,排气板与排气口相互错开,排气口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初始状态下关闭排气口,且能通过内胆的温度变化而实现对排气口的自动启闭。过内胆的温度变化而实现对排气口的自动启闭。过内胆的温度变化而实现对排气口的自动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蒸烤一体机等蒸烤烹饪设备是一种同时具有蒸功能和烤功能的复合型的烹饪设备,例如:专利号为ZL201820707442.3(授权公告号为CN20928491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821449282.3(授权公告号为CN209031991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公开的蒸烤一体机结构。
[0003]现有的蒸烤烹饪设备蒸功能和烤功能共用一个内胆,且该内胆上仅开设有一个排气口,蒸功能和烤功能下均通过该排气口外排气体。然而,蒸功能和烤功能对排气口大小要求不同,其中,蒸功能要求排气口不能太大,若排气口太大会导致排气速度过快,这样不仅会影响水箱的续航能力,同时也会使厨房环境湿度过大,而烤功能则需要开口较大的排气口,以便于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湿气能快速外排,尤其在烘烤蛋糕等对湿度要求较高的食物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口可启闭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口可自适应启闭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不同烹饪模式下排气速度可调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不同烹饪模式下排气速度自适应可调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br/>[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蒸烤烹饪内胆结构的蒸烤一体机。
[0009]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包括顶部具有排气口的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在上述排气口上并能相对于该排气口水平移动的排气板和管状的驱动腔,该驱动腔中沿其中心轴方向穿设有推杆,该推杆的第一端外露于驱动腔而第二端上固定有隔板,该隔板沿径向隔设在上述驱动腔中而将该驱动腔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中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设在上述推杆上并被限位在驱动腔的第一端的内端面与上述隔板之间,上述第二腔体能与上述内胆发生热传递而第一腔体的内压始终等于大气压,而该隔板能沿轴向在上述驱动腔中移动,并且,上述推杆的第一端与上述排气板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初始状态下,上述排气板遮蔽上述排气口,上述复位弹簧处于未受力状态,烹饪状态下,上述第二腔体的内压增大,上述隔板朝驱动腔第一端方向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而使
上述隔板具有朝驱动腔第二端方向移动的趋势,上述排气板与排气口相互错开,排气口开启。
[0010]进一步,所述排气板的形状呈圆形并与排气口上下正对设置,且该排气板包括至少二块与其同心的扇形的排气支板,当各排气支板拼合成上述排气板时,该排气板遮蔽上述排气口,而当各排气支板沿径向同步朝外移动时,上述排气口开启。通过将排气板设计成由多块排气支板拼合而成的结构能更好地控制对排气口的启闭,并且不同烹饪模式下(例如蒸模式、烤模式等)内胆内部温度不同,则第二腔体的温升不同,推杆驱动各排气支板的移动距离不同,则排气板与排气口之间的相互错位程度不同,排气口的实际排气面积不同,可见,本技术能根据不同烹饪模式来调节排气口的实际排气面积的大小,进而实现对排气速度的调节。
[0011]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第一传动齿轮、与各排气支板一一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传动齿圈以及传动齿条,其中,上述传动齿圈水平围设在上述排气板的外周并与该排气板同心设置,且上述传动齿圈具有沿周向设置的传动内齿面,上述蜗杆沿径向设置在上述传动齿圈的上方且该蜗杆的延伸方向与上述推杆相互垂直,上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该蜗杆的第一端上而上述推杆的第一端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该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外齿面,上述蜗轮以及各第二传动齿轮均水平设置在该传动齿圈中并分别与该传动齿圈的传动内齿面相啮合,而上述蜗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该蜗轮相啮合的螺旋齿面,上述传动齿条与上述排气支板一一对应且各传动齿条分别沿径向固定在对应排气支板的弧形端缘上,且各传动齿条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推杆移动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蜗杆转动,转动的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通过蜗轮带动传动齿圈转动,进而实现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各传动齿条在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的带动下沿径向前后同步移动,最终实现各排气支板的沿径向的同步移动,实现排气板对排气口的遮蔽和暴露。
[0012]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在内胆的顶面上的排气座,该排气座的外形呈圆筒状且底端封口,该排气座的底壁的中心处开设有与上述排气口上下正对且相匹配的通孔,上述排气板和传动机构均设置在该排气座中,而上述蜗杆穿设在该排气座的侧壁上且该蜗杆的第二端位于该排气座中。从而能使排气板和传动机构的安装更加稳固,传动机构能更加稳定地将动力由推杆传动至各排气支板上,进而保证各排气支板的稳定动作。
[0013]进一步,所述排气口打开状态下,各传动齿条的自由端分别与排气座的内周面相抵。从而能使各排气支板能被限位在排气口打开状态,保证排气口的顺畅排气。
[0014]进一步,所述排气座的内底面上朝下凹陷而形成以上述通孔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的外槽壁沿周向径向朝外凹陷而形成用于安装上述传动齿圈的环槽,上述蜗轮以及各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安装在该安装凹槽中。一方面实现传动齿圈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能使传动齿圈与蜗轮以及各第二传动齿轮稳定地相啮合。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从而能保证第一腔体的内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同时也能避免因第一腔体的温度升高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0016]进一步,还包括水平设置在上述内胆的顶面上的驱动管,该驱动管的内腔构成上述驱动腔,且该驱动管的第二端朝下弯折而其端部形成贴附在内胆的顶面的导热端,通过该导热端能更好地将内胆的热量传递至第二腔体中。
[0017]进一步,所述内胆的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该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与上述内胆的顶面之间形成上下安装间隙,该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板,该导风板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围成排气通道,且该排气通道具有设置在上述上安装板上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与上述排气口上下相对,上述排气座竖向安装在上述安装间隙中,且该排气座的顶缘沿周向固定在上述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上并围设在进气口的外周。从而能使蒸烤烹饪内胆结构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能使内胆内的热气能更加顺畅地通过排气口以及进气口而进入排气通道中外排。
[0018]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初始状态下(未烹饪状态下)通过排气板遮蔽排气口,从而能避免脏东西通过排气口进入内胆中,保证内胆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包括顶部具有排气口(11)的内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在上述排气口(11)上并能相对于该排气口(11)水平移动的排气板(4)和管状的驱动腔(50),该驱动腔(50)中沿其中心轴方向穿设有推杆(51),该推杆(51)的第一端外露于驱动腔(50)而第二端上固定有隔板(52),该隔板(52)沿径向隔设在上述驱动腔(50)中而将该驱动腔(50)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501)和第二腔体(502),其中,第一腔体(501)中设置有复位弹簧(8),该复位弹簧(8)套设在上述推杆(51)上并被限位在驱动腔(50)的第一端的内端面与上述隔板(52)之间,上述第二腔体(502)能与上述内胆(1)发生热传递而第一腔体(501)的内压始终等于大气压,而该隔板(52)能沿轴向在上述驱动腔(50)中移动,并且,上述推杆(51)的第一端与上述排气板(4)通过传动机构(6)联动,初始状态下,上述排气板(4)遮蔽上述排气口(11),上述复位弹簧(8)处于未受力状态,烹饪状态下,上述第二腔体(502)的内压增大,上述隔板(52)朝驱动腔(50)的第一端方向移动,复位弹簧(8)被压缩而使上述隔板(52)具有朝驱动腔(50)的第二端方向移动的趋势,上述排气板(4)与排气口(11)相互错开,排气口(11)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板(4)的形状呈圆形并与排气口(11)上下正对设置,且该排气板(4)包括至少二块与其同心的扇形的排气支板(41),当各排气支板(41)拼合成上述排气板(4)时,该排气板(4)遮蔽上述排气口(11),而当各排气支板(41)沿径向同步朝外移动时,上述排气口(11)开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蜗杆(61)、蜗轮(64)、第一传动齿轮(62)、与各排气支板(41)一一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63)、传动齿圈(65)以及传动齿条(66),其中,上述传动齿圈(65)水平围设在上述排气板(4)的外周并与该排气板(4)同心设置,且上述传动齿圈(65)具有沿周向设置的传动内齿面,上述蜗杆(61)沿径向设置在上述传动齿圈(65)的上方且该蜗杆(61)的延伸方向与上述推杆(51)相互垂直,上述第一传动齿轮(62)安装在该蜗杆(61)的第一端上而上述推杆(51)的第一端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该第一传动齿轮(62)相啮合的传动外齿面(511),上述蜗轮(64)以及各第二传动齿轮(63)均水平设置在该传动齿圈(65)中并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厚李一顺付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