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68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涉及直升机气动噪声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尾部主体,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一端固定设置有尾部支架连接平板,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所述右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右垂尾,所述左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左垂尾;所述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的长度及角度均能够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能够对同一种机身更换外形进行多次试验。能够对同一种机身更换外形进行多次试验。能够对同一种机身更换外形进行多次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气动噪声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直升机的快速发展,现代直升机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使得各种环境下的直升机低噪声要求日益提升,安静型直升机的需求越发迫切。而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作为目前发展的重要构型,其气动噪声源以双旋翼旋翼、推力桨的耦合噪声为主,研究表明推力桨噪声在全机噪声中所占比重较大,产生的噪声剧烈,同时机尾部平、垂尾会对推力桨噪声源形成的声压产生明显的散射干扰作用。因此推力桨噪声研究中,需要考虑机身散射的影响。机身散射的影响研究主要分为四种不同的方面:(1)平、垂尾外形对测试的影响;(2)平尾的长度对测试的影响;(3)平、垂尾的材料对测试的影响;(4)平尾的迎角对测试的影响。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试验时,需要生成不同的机身外形,而传统的试验模型为通过模具一体成型,该模式存在重量大、加工工时长、不可变化外形及材料的缺点。这些缺点导致试验成本高、试验周期长的问题,很难对同一种机身更换外形进行多次试验,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针对某直升机机身的可重复试验的平、垂尾模块化组装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同一种机身更换外形进行多次试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将机身尾部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了一套应用于消声室环境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模式,实现了实验室环境中快速试验的能力,具体的,其结构包括机身尾部主体,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一端固定设置有尾部支架连接平板,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所述右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右垂尾,所述左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左垂尾,垂尾安装完毕后,使用螺母、螺母垫片在主梁上固定各平尾段的水平位置;所述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的长度及角度均能够调节,平尾段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测量时更换平尾段以快速对比材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垂尾具有不同形状的三种类型,测量时更换垂尾以快速对比形状对测量的影响。
[0006]可选的,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主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右主梁,所述左平尾段和左垂尾依次穿设于所述左主梁上,所述右平尾段和右垂尾依次穿设于所述右主梁上;所述左平尾段能够在所述左主梁上转动,所述右平尾段能够在所述右主梁上转动。
[0007]可选的,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定位孔,每组所述定位孔均分别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每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孔和
第二定位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左主梁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连接位置处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多组定位孔所在直线分别呈角度设置;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右侧的每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右主梁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连接位置处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右侧的多组定位孔所在直线分别呈角度设置;所述左平尾段靠近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和所述右平尾段靠近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一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以模块化处理机身尾部为基础,以改变定位孔安装位置的方式,实现平垂尾的变迎角能力,满足测量时所需的外形快速变换的需求。
[0008]可选的,所述左平尾段包括通过定位销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左平尾段、第二左平尾段和第三左平尾段,所述第一左平尾段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左平尾段、第三左平尾段或左垂尾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定位凸台;所述右平尾段包括通过定位销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右平尾段、第二右平尾段和第三右平尾段,所述第一右平尾段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右平尾段、第三右平尾段或右垂尾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机身尾部主体右侧的定位凸台;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平尾段数量变化的方式,实现机身尾部长度的快速变换,以满足试验时的平尾长度需求,还可以通过表面材料、平尾段的排列组合,实现表面材料的快速变换,以满足测量时不同的包裹材料需求。
[0009]可选的,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三组定位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其中一组定位孔所在直线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水平轴线夹角为0
°
,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另两组定位孔所在直线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水平轴线夹角分别为正30
°
和负30
°

[001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可以降低实验材料的加工成本。进行机尾加工时,仅需对尾部主体部分进行开模加工,以确保主体部分在安装后的承载能力以及结构稳定性。平尾段、垂尾段均可按需求进行3D打印。通过主梁为主要承载件的模块化组装模式,能够实现各模块的快速安装,相比于传统的一体化机身模型,该组装模式具有轻量化、安装便捷化的优势。通过机尾主体部分的定位安装孔,以主梁为轴,能够实现平、垂尾的迎角变化。通过平、垂尾段的排列组合,能够实现长度、材料的快速切换。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化机身模型,该组装模式有着可变外形、按需求灵活变换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的轴测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侧视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实施例一定位孔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8]图6为定位凸台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9]图7为实施例一局部剖视图;
[0020]图8为实施例一整体示意图;
[0021]图9为实施例二定位孔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2]图10为实施例二整体示意图;
[0023]图11为实施例三定位孔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4]图12为实施例三整体示意图;
[0025]图13为平尾段第一种长度示意图;
[0026]图14为平尾段第二种长度示意图;
[0027]图15为平尾段第三种长度示意图;
[0028]其中,100为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1为尾部支架连接平板、2为机身尾部主体、3为第一右平尾段、4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尾部主体,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一端固定设置有尾部支架连接平板,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所述右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右垂尾,所述左平尾段远离所述机身尾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左垂尾;所述右平尾段和左平尾段的长度及角度均能够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主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右主梁,所述左平尾段和左垂尾依次穿设于所述左主梁上,所述右平尾段和右垂尾依次穿设于所述右主梁上;所述左平尾段能够在所述左主梁上转动,所述右平尾段能够在所述右主梁上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消声室环境测量的机身尾部模块化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定位孔,每组所述定位孔均分别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每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左主梁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连接位置处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左侧的多组定位孔所在直线分别呈角度设置;位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右侧的每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右主梁与所述机身尾部主体连接位置处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机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启军鲍为成陈希孙大智赵国庆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