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161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吲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1

苄基

1H

吲唑
‑3‑
基)甲氧基]‑2‑
甲基丙酸又名宾达利(BIN),是一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有效预防炎症的慢性化,减少炎症在体内潜在的毒副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急性胰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此外,宾达利还可抑制白介素

6的分泌,在治疗肿瘤和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等疾病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宾达利的临床研究非常深入,但关于其合成方法的报道却寥寥无几。
[0003]现有技术中宾达利的合成主要有:以3

溴吲唑为原料依次通过苄基化反应、格氏反应、氯代反应、成醚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而成,总收率较低,只有13.2%。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步骤少,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吲唑
‑3‑
羧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
[0007]将所述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苄溴进行苄基化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
[0008]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甲醇;
[0009]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丙酮和氯仿混合,进行缩合水解反应,得到宾达利。
[0010]优选地,所述吲唑
‑3‑
羧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75~90。
[0011]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3~4h。
[0012]优选地,所述吲唑
‑3‑
羧酸甲酯和苄溴的摩尔比为1:(1.3~2.2)。
[0013]优选地,所述苄基化反应的温度为55~65℃,反应时间为1.5~2.5h。
[0014]优选地,所述还原剂为包括金属还原剂和甲醇的混合物;所述金属还原剂包括硼氢化钠、氢化铝锂和红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0.5~1.5h。
[0016]优选地,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和氯仿的摩尔比为1:(4~6)。
[0017]优选地,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和丙酮的摩尔比为1:60~90。
[0018]优选地,所述缩合水解反应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2.5~3.5h。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吲唑
‑3‑
羧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将所述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苄溴进行苄基化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甲醇;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和丙酮、氯仿混合,进行缩合水解反应,得到宾达利。本专利技术所述宾达利的合成方法,以吲唑
‑3‑
羧酸、甲醇、苄溴、丙酮、氯仿为原料,原料廉价易得;
且通过酯化反应、苄基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缩合水解反应即可得到宾达利,合成步骤少,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0020]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宾达利的收率可达38.4%。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宾达利的核磁氢谱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苄基化反应产物的核磁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将吲唑
‑3‑
羧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
[0025]将所述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苄溴进行苄基化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
[0026]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甲醇;
[0027]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丙酮和氯仿混合,进行缩合水解反应,得到宾达利。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优选为市售产品。
[0029]本专利技术将吲唑
‑3‑
羧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吲唑
‑3‑
羧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75~90,进一步优选为1:80~8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酯化反应优选在脱水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脱水剂优选包括浓硫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脱水剂和甲醇的体积比优选为(90~100):1,进一步优选为100:1。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方式优选为加热回流;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60~70℃,进一步优选为65℃;时间优选为3~4h,进一步优选为3.5h。
[003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酯化反应优选在三口反应瓶进行。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流程如如式I所示:
[0034][0035]所述酯化反应后,本专利技术优选还包括将酯化反应所得料液依次进行冷却、浓缩,得到固体;将所述固体复溶于乙酸乙酯,然后用洗涤剂进行洗涤,得到乙酸乙酯相;将所述乙酸乙酯相依次进行干燥剂干燥、旋蒸浓缩,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
[003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酯化反应所得料液冷却的目标温度优选为20~25℃,所述冷却的时间优选为1~2h。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浓缩的操作不作具体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操作能够去除溶剂得到固体即可,具体地,如旋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洗涤优选包括依次进行蒸馏水洗涤、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所述蒸馏水洗涤、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和饱和氯化钠洗涤的次数独立地优选为2~3次。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剂优选为无水硫酸钠。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宾达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吲唑
‑3‑
羧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吲唑
‑3‑
羧酸甲酯;将所述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苄溴进行苄基化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羧酸甲酯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

苄基吲唑
‑3‑
甲醇;将所述1

苄基吲唑
‑3‑
甲醇、丙酮和氯仿混合,进行缩合水解反应,得到宾达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吲唑
‑3‑
羧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75~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3~4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锋刘亭亭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