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23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3
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包括支撑杆;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外;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夹持复位机构,所述夹持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行撬复位机构,所述行撬复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具有操作方便、可以进行组合与拆分,一个工具可以有多个用途,而且进行照明与监控辅助,夹取牢固,不易掉落,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优点。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优点。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骨折复位
,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

技术介绍

[0002]胫骨的近端的干骺端及关节面,骨科上称此解剖位置之为胫骨平台,生活中胫骨平台发生骨折的现象并不少见,多伴随明确创伤暴力史,如车祸、高处坠落等,该类骨折长伴随韧带、半月板损伤,绝大多数的胫骨平台骨折均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0003]最常见的外侧平台劈裂、压缩类骨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病人平卧位,膝前外侧弧形切开后剥离骨膜,显露劈裂压缩的外侧面平台关节面清理骨折端,行撬拨复位,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夹子进行复位,下复位外侧平台劈裂骨块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使用L型内固定装置依次螺钉固定,术中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取出克氏针,冲洗伤口,视情况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0004]传统的复位一般为手动行撬拨复位,需要手动撬起进行复位,人工拿着夹子进行复位,长时间的夹着也容易疲劳,夹取不稳定还容易掉落,这样需要较高的熟练度,影响进程。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可以进行组合与拆分,一个工具可以有多个用途,而且进行照明与监控辅助,夹取牢固,不易掉落,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包括:支撑杆;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外;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夹持复位机构,所述夹持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行撬复位机构,所述行撬复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复位机构包块马达、小齿轮、两个转轴、两个大齿轮和两个弧形夹头,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转轴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大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大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弧形夹头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且两个所述弧形夹头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行撬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槽、螺纹块、撬杆和握把,所述第二安装槽开设在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螺纹块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撬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块的顶部,所述撬杆的顶端为弧形设置,所述握把固定安装在所述撬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和照明灯珠。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蓄电池。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设有防滑把手。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控制按钮。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当需要进行撬拨复位时,可以转动撬杆,便于对缝隙处进行翘起,手握握把进行撬起操作,方便操作;
[0016]当需要对下复位外侧平台劈裂骨块进行复位使,手握防滑把手,启动马达,对骨块进行夹紧,不易掉落,长时间操作较为省力,通过照明灯珠和微型摄像头的辅助,也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0017]该装置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调节长度,进而适用于不同深处操作,组装与拆卸方便,一个工具多种功能,功能较为丰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支撑杆;2、第一安装槽;3、螺纹杆;4、壳体;5、马达;6、小齿轮;7、转轴;8、大齿轮;9、弧形夹头;10、微型摄像头;11、照明灯珠;12、蓄电池;13、第二安装槽;14、螺纹块;15、撬杆;16、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包括:支撑杆1;第一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2开设在在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内,且所述螺纹杆3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2外;壳体4,所述壳体4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3的底端;夹持复位机构,所述夹持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4上;行撬复位机构,所述行撬复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上。
[0025]所述夹持复位机构包块马达5、小齿轮6、两个转轴7、两个大齿轮8和两个弧形夹头9,所述马达5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4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6固定套设在所述马达5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转轴7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4上,两个所述大齿轮8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7上,两个所述大齿轮8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大齿轮8与所述小齿轮6相啮合,两个所述弧形夹头9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7上,且两个所述弧形夹头9对称设置。
[0026]所述行撬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槽13、螺纹块14、撬杆15和握把16,所述第二安装槽13开设在在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所述螺纹块14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所述撬
杆15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块14的顶部,所述撬杆15的顶端为弧形设置,所述握把16固定安装在所述撬杆15上。
[0027]所述壳体4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微型摄像头10和照明灯珠11,起到照明与监测作用,提高手术精准度。
[0028]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蓄电池12,供电使用,马达5、按钮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2连接。
[0029]所述支撑杆1的两侧设有防滑把手,起到防滑效果,不易掉落。
[0030]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控制按钮,用于控制马达5的启动。
[0031]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撬拨复位时,可以转动撬杆15,使螺纹块14与第二安装槽13分离,撬杆15的顶端由于弧形设置,便于对缝隙处进行翘起,手握握把16进行撬起操作,方便操作;
[0033]当需要对下复位外侧平台劈裂骨块进行复位使,手握防滑把手,启动马达5,马达5带动小齿轮6缓慢转动,小齿轮6带动一个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8带动另一个大齿轮8反向转动,两个大齿轮8带动两个转轴7转动,两个转轴7带动两个弧形夹头9相互靠近,对骨块进行夹紧,不易掉落,长时间操作较为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外;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夹持复位机构,所述夹持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行撬复位机构,所述行撬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骨块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复位机构包块马达、小齿轮、两个转轴、两个大齿轮和两个弧形夹头,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转轴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大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大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弧形夹头分别固定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磊杨景帆董玮刘维统陈建琨杨光王燕波周汝寿全俊松马劲松张耀达王崇龙陈俊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