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78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把手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每个所述压簧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均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块,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端与凹槽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插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起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活塞杆、按块、压簧、通槽、顶起杆、吸液室、通孔、直管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配合设置,减少血液对医生操作视觉上的影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间接或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通过免疫学、药理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虽有这些方式参与,但只起辅助的作用。
[0003]胫骨的骨折往往伴有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会使用胫骨平台复位装置对胫骨平台进行复位,然而,装置在接触胫骨的过程中,会有血液的出现,影响操作医生的视觉,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把手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每个所述压簧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均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块,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端与凹槽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插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起杆,所述顶起杆的内壁开设有吸液室,所述吸液室与通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顶起杆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的底面卡接有集液盒,所述把手的内部镶嵌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与凹槽的内部相连通,且直管的下端延伸至集液盒的内部,所述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按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橡胶颗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插杆与把手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背面开设有一组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盒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活塞杆、按块、压簧、通槽、顶起杆、吸液室、通孔、直管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配合设置,可通过不断按压按块,使得顶起杆表面血液依次通过通孔、吸液室、通
槽、凹槽、直管和第二单向阀流至集液盒的内部,减少血液对医生操作视觉上的影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把手;2、插杆;3、通槽;4、凹槽;5、活塞杆;6、压簧;7、按块;8、第一单向阀;9、顶起杆;10、吸液室;11、通孔;12、集液盒;13、直管;14、第二单向阀;15、橡胶颗粒;16、加强筋;17、弧形槽;18、橡胶层;19、橡胶块;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包括把手1,把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2,把手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6,每个压簧6远离活塞杆5的一端均与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塞杆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块7,插杆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底端与凹槽4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8,插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起杆9,顶起杆9的内壁开设有吸液室10,吸液室10与通槽3的内部相连通,顶起杆9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1,把手1的底面卡接有集液盒12,把手1的内部镶嵌有直管13,直管13的上端与凹槽4的内部相连通,且直管13的下端延伸至集液盒12的内部,直管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4,第一单向阀8的进液端与吸液室10的内部相连通,第一单向阀8的出液端和第二单向阀14的进液端均与凹槽4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二单向阀14的出液端与集液盒12的内部相连通。
[0022]进一步的,按块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橡胶颗粒15。橡胶颗粒15的设置增大了按块7正面的摩擦力,有利于操作人员下压按块7。
[0023]进一步的,插杆2与把手1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的设置使得插杆2的结构更加稳定,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的,把手1的背面开设有一组弧形槽17,每个弧形槽1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8。弧形槽17的设置有利于操作人员手握把手1,橡胶层18的设置增大了弧形槽17内壁的摩擦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的作用。
[0025]进一步的,集液盒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9。橡胶块19的设置减缓集液盒12掉落至地面时的冲击力。
[0026]进一步的,集液盒12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20。观察窗20的设置便于观察集液盒12内部的血液。
[0027]工作原理:医生将胫骨一侧开设一个连接洞,将插杆2插入至胫骨中,使得顶起杆9
顶起胫骨平台的骨折处,将骨折处顶起,达到修复塌陷的效果,插入的过程中,可通过不断按压按块7,使得顶起杆9表面血液依次通过通孔11、吸液室10、通槽3、凹槽4、直管13和第二单向阀14流至集液盒12的内部,减少血液对医生操作视觉上的影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术中用复位装置,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2),所述把手(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压簧(6),每个所述压簧(6)远离活塞杆(5)的一端均与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块(7),所述插杆(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底端与凹槽(4)的内部相连通,且通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8),所述插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起杆(9),所述顶起杆(9)的内壁开设有吸液室(10),所述吸液室(10)与通槽(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顶起杆(9)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1),所述把手(1)的底面卡接有集液盒(12),所述把手(1)的内部镶嵌有直管(13),所述直管(13)的上端与凹槽(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昌文龙洪亮李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