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93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包括:高弹护肘本体,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里层与皮肤接触;可伸缩发热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温度控制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控制可伸缩发热模块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吸汗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里层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上;以及固定部件,设置于表层上,用以将高弹护肘本体环绕并固定于肘关节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解决了其他肘部加热理疗产品在关节活动时发热材料拉伸困难问题,且石墨烯加热细丝的加热功能更加优异;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有效防止理疗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问题;吸汗部件可解决理疗过程中汗液问题,使石墨烯理疗护肘的使用更为舒适。用更为舒适。用更为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

技术介绍

[0002]肘关节劳损是一种骨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以非急性损伤引起的肘关节酸胀疼痛为特点。其病理主要包括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滑囊炎等,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长期姿势不当,肘关节使用过度,撞击等外部损伤。该疾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封闭针注射与后续的理疗康复。其中,持续性的理疗尤为重要,其拥有非侵入性、非创伤性、疗效有持续性且可预防肘关节劳损复发的优势。所以,人们对肘关节慢性损伤的理疗越加重视。为理疗劳损的肘关节,通常需要在肘部佩戴护肘,然而现有护肘主要为运动保护和劳动保护而设计,未有具有理疗功能的护肘。患者一般使用传统理疗仪以替代,然而,传统理疗仪并非为肘关节理疗而设计,佩戴体验较差,而且传统理疗仪器一般使用发热电阻丝,其发热效果不佳,且难以做到智能温控。另外,由理疗产生的汗液也会影响理疗仪的使用体验。
[0003]石墨烯发热原理是基于单层石墨烯的特性,首先石墨烯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其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同时加上特殊的石墨烯材料的超导性,保证发热性能稳定。目前市场中已有石墨烯发热垫等产品,其使用石墨烯代替传统电阻丝进行发热,更为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包括:
[0007]高弹护肘本体,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里层与皮肤接触;
[0008]可伸缩发热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
[0009]温度控制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控制可伸缩发热模块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
[0010]吸汗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里层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上;以及
[0011]固定部件,设置于表层上,用以将高弹护肘本体环绕并固定于肘关节处;
[0012]其中,可伸缩发热模块包括:
[0013]多个石墨烯加热细丝,用以进行加热理疗;
[0014]多个弹力部件,石墨烯加热细丝环绕设置于弹力部件上,可随着弹力部件伸缩;
[0015]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多个石墨烯加热细丝和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石墨烯加热细丝启动或关闭;以及
[0016]第一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和石墨烯加热细丝。
[0017]进一步地,弹力部件为超细弹簧金属丝,且以“Z”形盘曲,可伸缩拉长。
[0018]进一步地,石墨烯加热细丝弯曲环绕伴行于超细弹簧金属丝周围;石墨烯加热细丝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点,固定点处粘接固定于超细弹簧金属丝所成“Z”形的折角间中点。
[0019]进一步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
[0020]多个温度检测部件,用以检测石墨烯理疗护肘内的温度信息并发送;
[0021]模数转换单元,连接多个温度检测部件,接收温度信息转化成信号,并发送;
[0022]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模数转换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接收信号,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控制单元;以及
[0023]第二电源,连接多个温度检测部件、模数转换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0024]进一步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远程控制单元,连接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电源,用以远程调整温度区间。
[0025]进一步地,温度检测部件为温度传感器,材质为石墨烯。
[0026]进一步地,表层和里层由聚氨酯纳米纤维立体编织而成,具有弹性。
[0027]进一步地,聚氨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以四氢呋喃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溶解聚氨酯,配制成聚氨酯溶液,再匀速搅拌制成混合均匀的悬浊液;
[0029]步骤二,进行静电纺丝,制备成聚氨酯纳米纤维膜;
[0030]步骤三,将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剪成碎片,加入叔丁醇,旋转搅拌将碎片打碎溶解制成溶液,然后将溶液冻干;
[0031]步骤四,冻干后泡于戊二醛中进行交联,交联完毕后继续冻干,制得聚氨酯纳米纤维。
[0032]进一步地,吸汗部件为可更换吸汗贴片。
[0033]进一步地,吸汗贴片由棉和氨纶的混纺纤维制成。
[0034]进一步地,固定部件包括:
[0035]固定带,设置于表层的一侧;以及
[0036]固定环,设置于表层的另一侧;
[0037]高弹护肘本体环绕于肘部,固定带穿过固定环将高弹护肘本体固定于肘部。
[0038]进一步地,中层内包括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分别设置有一石墨烯加热细丝、一弹力部件和一温度检测部件。
[003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0]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由高弹护肘本体制成连接的表层和里层,其间形成一中层,中层内设置有可伸缩发热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里层上设置有可更换吸汗贴片。由高弹性聚氨酯纳米纤维3D编织而成的高弹护肘本体可方便肘关节活动,适于佩戴;可伸缩发热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其他肘部加热理疗产品由于关节活动带来的发热材料拉伸困难问题,无论护肘如何伸缩,发热模块均可随之伸缩变形,不影响加热功能的进行,且石墨烯加热细丝的加热功能较传统的电阻片更加优异,导热快,温度稳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有效防止理疗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问题;可更换吸汗贴片可解决理疗过程中汗液积聚问题,使石墨烯理疗护肘的使用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佩戴时示意图;
[004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中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中可伸缩加热模块的示意图;
[004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理疗护肘中温度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0046]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高弹护肘本体,11

表层,12

里层,13

中层,14

固定部件,141

固定带,142

固定环,15

吸汗部件,20

可伸缩发热模块,21

石墨烯加热细丝,22

弹力部件,23

第一控制单元,24

第一电源,30

温度控制模块,31

温度检测部件,32

模数转换单元,33

第二控制单元,34

第二电源,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弹护肘本体(10),包括表层(11)、中层(13)和里层(12);所述里层(12)与皮肤接触;可伸缩发热模块(20),设置于所述中层(13)内,用以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温度控制模块(30),设置于所述中层(13)内,用以控制所述可伸缩发热模块(20)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吸汗部件(15),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里层(12)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上;以及固定部件(14),设置于所述表层(11)上,用以将所述高弹护肘本体(10)环绕并固定于肘关节处;其中,所述可伸缩发热模块(20)包括:多个石墨烯加热细丝(21),用以进行加热理疗;多个弹力部件(22),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环绕设置于所述弹力部件(22)上,可随着所述弹力部件(22)伸缩;第一控制单元(23),连接多个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30),控制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启动或关闭;以及第一电源(24),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3)和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理疗护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部件(22)为超细弹簧金属丝,且以“Z”形盘曲,可伸缩拉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理疗护肘,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弯曲环绕伴行于所述超细弹簧金属丝周围;所述石墨烯加热细丝(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点,所述固定点处粘接固定于所述超细弹簧金属丝所成“Z”形的折角间中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理疗护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存义钱运严至文宋家林王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