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锻件锻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刹车泵的转子锻造生产加工中,其主要包括锻造、热处理、抛丸、分选、裂纹检测、浸料防锈六个步骤,生产工艺受设备的因素限制能够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因此,合理的设备设计与选择,关乎整套锻造生产流程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及高质量性。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锻件加工质量与效率,适于规模化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锻件加工质量与效率,适于规模化推广。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包括闭式锻造装置、热处理装置、抛丸装置、涡流分选装置、磁粉探伤装置和防锈处理装置,该生产工艺应用于汽车刹车系统真空泵的转子,具体步骤如下:
[0005]步骤S1:利用闭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式锻造装置(a)、热处理装置(b)、抛丸装置(c)、涡流分选装置(d)、磁粉探伤装置(e)和防锈处理装置(f),该生产工艺应用于汽车刹车系统真空泵的转子(100),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利用闭式锻造装置(a)将锻件坯料加工成转子(100);步骤S2:利用热处理装置(b)对转子(100)进行热处理,先进行正火去应力处理,细化晶粒度,提高力学性能,减小开裂风险,然后进行保温调质处理,保证转子(100)的硬度、强度具有一致性;步骤S3:利用抛丸装置(c)对转子(100)进行抛丸作业,保证抛丸后表面质量的一致性,去除氧化皮,提高表面光洁度;步骤S4:利用涡流分选装置(d)对转子(100)进行分选,识别出锻后、正火、淬火、回火不同热处理状态的转子(100),防止混料导致力学性能不合格的零件流入后道工序;步骤S5:利用磁粉探伤装置(e)对转子(100)进行探伤检测,识别出因折叠、热处理具有开裂的转子(100),防止缺陷件流出;步骤S6:利用防锈处理装置(f)对转子进行浸料处理,在转子表面形成一层防锈膜,保护转子(100),延长使用寿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锻造装置(a)包括冲头(1a)、凹模(2a)、耐热顶料杆(3a)和同步顶料驱动机构(4a);所述冲头(1a)与凹模(2a)对应,所述冲头(1a)的底面与凹模(2a)的型腔(21a)配合形成的锻造腔的形状适配转子(100)的结构形状,所述型腔(21a)的开口呈向外扩张的倒角结构(210a);从底部导通所述凹模(2a)的型腔(21a)设置有三个顶料孔(211a),每个所述顶料孔(211a)内均对应从底部滑移配合插入一根所述耐热顶料杆(3a),三个所述耐热顶料杆(3aa)呈三角形阵列分布;所述同步顶料驱动机构(4a)与耐热顶料杆(3a)驱动连接,所述同步顶料驱动机构(4a)驱动各耐热顶料杆(3a)同步上移执行顶料动作;所述耐热顶料杆(3a)包括从上到下固定连接的耐热顶料杆(31a)和连接杆(32a),所述耐热顶料杆(31a)、连接杆(32a)及顶料孔(211a)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多边形,且耐热顶料杆(31a)和连接杆(32a)均与顶料孔(211a)滑移配合,其中,所述耐热顶料杆(31a)采用耐热温度高于转子(100)锻造最高温度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同步顶料驱动机构(4a)还包括一一对应连接在连接杆(32a)底端的螺杆(41a)、一一对应螺纹连接在螺杆(41a)上的从动齿轮(42a)、位于三个从动齿轮(42a)之间并啮合的主动齿轮(43a)、与主动齿轮(43a)驱动连接的伺服电机(44a)以及将伺服电机(44a)安装在凹模(2a)底部的支架(45a);所述主动齿轮(43a)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向从动齿轮(42a)平伸以轴向限位各从动齿轮(42a)的限位挡板(46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装置(b)包括加热炉(1b)、输送网带(2b)和推料机构(3b);所述加热炉(1b)包括正火作业段(10b)、温差过度段(11b)和保温调质作业段(12b),所述正火作业段(10b)的输出端通过温差过度段(11b)与保温调质作业段(12b)的输入端对接,所述输送网带(2b)依次横穿正火作业段(10b)、温差过度段(11)及保温调质作业段(12b);所述推料机构(3b)安装于加热炉(1b)上,用于推动转子(100)相对输送网带(2b)挪动位置;所述推料机构(3b)对应安装于所述正火作业段(10b)及所述保温调质作业段(12b);所
述推料机构(3b)包括推板(31b)、螺杆(32b)、导向杆(33b)及伺服电机(34b);所述螺杆(32b)与导向杆(33b)平行并横跨设置于加热炉(1b)的内壁上;所述推板(31b)竖向设置,所述螺杆(32b)与推板(31b)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33b)与推板(31b)滑移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b)与螺杆(32b)驱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过度段(11b)内的温度范围处于保温调质作业段(12b)内的温度与正火作业段(10b)内的温度之间;所述温差过度段(11b)与正火作业段(10b)及保温调质作业段(12b)之间均密封衔接;所述温差过度段(11b)的长度均小于正火作业段(10b)的长度及保温调质作业段(12b)的长度;所述保温调质作业段(12b)的长度大于正火作业段(10b)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高力学性能锻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装置(c)包括产品定位台(1c)和抛丸机(2c);所述产品定位台(1c)包括护台和设置于护台内的定位器(16c),所述定位器(16c)用于定位转子(100)并在抛丸机(2c)抛丸过程中带动转子(100)做周向旋转及竖向升降运动;所述护台包括基台(11c)、接料锥体(12c)、支撑架(13c)和护板(15c);所述基台(11c)的外围轮廓呈圆形结构,所述定位器(16c)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器(16c)呈圆周阵列设置于基台(11c)顶面;所述基台(11c)的底部为掏空结构,所述基台(11c)的侧面均布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并与掏空结构导通的漏料孔(111c),所述接料锥体(12c)的大端口对接所述基台(11c)的掏空结构的开口,且接料锥体(12c)通过所述支撑架(13c)支撑;所述基台(11c)的顶面形状呈正锥面状;所述接料锥体(12c)的小端口安装有放料阀(14c);所述护板(15c)同心设置于基台(11c)外围,所述护板(15c)的下端呈收缩状并与基台(11c)的底边缘衔接,各所述定位器(16c)均处于护板(15c)内;所述定位器(16c)包括固定在基台(11c)的顶面的安装座(161c),所述定位器(16c)还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电机(162c)、电动推杆(163c)和定位头(164c),所述电机(162c)竖向安装在安装座(161c)上,所述转子(100)置于所述定位头(164c)上;所述定位头(164c)包括支撑体(1641c)、同心连接于支撑体(1641c)顶端的定位轴(1642c)以及连接于支撑体(1641c)侧面的定位插杆(1643c),所述支撑体(1641c)支撑所述转子(100),所述定位轴(1642c)插入转子(100)的轴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浩淼,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西模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