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91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涉及排水管技术领域,包括:排水管本体和底面部,排水管本体与底面部连接形成第一管状结构,底面部为平板状,底面部在排水管本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翼板;第二翼板,设置在第一翼板的上方,第二翼板的一端连接在排水管本体上;多个通水孔,沿第一管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开设在排水管本体上,多个通水孔设置在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第一管接口,设置于排水管本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管状结构连通,用于连接管路;该排水管在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之间形成水通道,保证水流的流畅性,第二翼板能够与排水板搭接,形成防塌陷的结构,具有第一管接口,方便与虹吸变径管或其他管路的连接。方便与虹吸变径管或其他管路的连接。方便与虹吸变径管或其他管路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


[0001]本技术属于排水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绿色环境要求的提高,种植屋面及种植顶板应用越发普遍,而在应用中由于种植土厚度有限,入渗的雨水不能快速排出,容易造成内涝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普遍的解决办法为铺设排(蓄)水板并在其上部设置过滤层进行排水,但这种做法需要在四周铺设盲沟,盲沟的质量及后期可能的沉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排水效果,且这种排水属于无组织排水,排水效率较慢。所以需要一种有效、有组织的排水方式解决此排水问题,可以采用专用的排水管配合排水板进行分区域的有组织排水,但现有的排水管(或排水槽)与排水板搭接部位容易发生塌陷,影响整体排水效果,并且现有的排水管由于通水孔的上下两侧缺乏遮挡,容易造成通水孔的堵塞;并且,现有的排水管使用时接口单一,在虹吸排水系统中虹吸变径管的连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该排水管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通水孔在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之间形成水通道,保证水流的流畅性,第二翼板能够与排水板搭接,形成防塌陷的结构,保证整体排水效果,并且该排水管适合于虹吸排水系统靠近基层边缘处的排水管布置,具有第一管接口,方便与虹吸变径管或其他管路的连接。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包括:
[0005]排水管本体和设置于排水管本体的底部的底面部,所述排水管本体与所述底面部连接形成第一管状结构,所述底面部为平板状,所述底面部在所述排水管本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翼板;
[0006]第二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翼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水管本体上;
[0007]多个通水孔,沿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排水管本体上,多个所述通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
[0008]第一管接口,设置于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连通,用于连接管路。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翼板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边缘的外侧。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翼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翼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排水板的厚度。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将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通水道,每个所述通水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水孔。
[0012]可选地,所述排水管本体包括顶面部、两个斜面部和两个立面部,两个所述斜面部分别处于所述顶面部的两侧并与所述顶面部形成夹角,所述斜面部的一端与所述顶面部连接,所述斜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立面部连接;所述通水孔为矩形孔或所述通水孔为上端为半圆形下端为矩形的拱形孔。
[0013]可选地,所述排水管本体上开设有气孔。
[0014]可选地,所述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功能虹吸排水管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水管本体一端的至少两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外壁的外周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水管本体另一端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与所述排水管本体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排水管本体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凸起部插接配合。
[0017]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管接口,所述第二管接口设置在所述排水管本体的所述一侧,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连通,所述第二管接口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管本体连接,所述管体部与所述第一翼板连接形成第二管状结构,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轴线垂直,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的第三连接结构。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9]1、该排水管平板状的底面部易于施工,方便其与基层的固定,提高施工效率;
[0020]2、该排水管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通水孔在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之间形成水通道,在通水孔的上下两侧形成遮挡,避免通水孔堵塞,保证水流的流畅性;
[0021]3、该排水管的第二翼板能够与排水板搭接,形成防塌陷的结构,保证整体排水效果;
[0022]4、该排水管与排水板配合使用时,第一翼板与排水板对接,第二翼板与排水板搭接,不仅能够避免排水管与排水板连接部位的塌陷,还能够在多个通水道的作用下避免排水板直接接触通水孔造成通水不畅;
[0023]5、该排水管相比于现有排水管更适合于虹吸排水系统靠近基层边缘处的排水管布置,在该排水管的一侧具有第一管接口,方便与虹吸变径管或其他管路的连接;
[0024]6、该排水管在具有通水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管接口,第二管接口能够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其他排水管端部的第一连接结构或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扩展了该排水管的适用范围,还可以节省排水管的连接件。
[002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排水管本体;2、底面部;3、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通水孔;6、第一管接口;7、支撑筋;8、气孔;9、第一连接结构;10、第二连接结构;11、凸起部;12、插接槽;13、插接部;14、容纳槽;15、第二管接口;16、管体部;17、第三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包括:
[0036]排水管本体和底面部,排水管本体与底面部连接形成第一管状结构,底面部为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管包括:排水管本体和设置于排水管本体的底部的底面部,所述排水管本体与所述底面部连接形成第一管状结构,所述底面部为平板状,所述底面部在所述排水管本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翼板;第二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翼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水管本体上;多个通水孔,沿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排水管本体上,多个所述通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第一管接口,设置于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连通,用于连接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边缘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翼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排水板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将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通水道,每个所述通水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虹吸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本体包括顶面部、两个斜面部和两个立面部,两个所述斜面部分别处于所述顶面部的两侧并与所述顶面部形成夹角,所述斜面部的一端与所述顶面部连接,所述斜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立面部连接;所述通水孔为矩形孔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磊林宏伟王派林涛初正杰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