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肠道微生态的药物体外筛选方法
[0001][0002][0003]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肠道微生态的药物体外筛选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000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治疗药物的可用性和功效。药物可以在小肠或大肠中被吸收到达体循环最终到达肝脏,或者直接通过门静脉运输到肝脏。即便是非肠道给药途径的药物及其代谢物也可以通过胆汁分泌到达肠道内。通常无论是吸收之前还是吸收后,某些药物都会在人体肠道微生物所在的小肠和大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因此,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即肠道微生态)特别是当其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时是十分重要的。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药物相互作用。其中,间接相互作用包括微生物组衍生的代谢物和药物对同一宿主代谢酶的竞争、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药物分泌的非活性代谢物,可以被微生物重新激活以及微生物对肝脏和肠道中代谢酶水平的总体影响。而直接作用则包括通过微生物衍生的酶将药物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药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图谱直到最近开始提出的主要潜在机制是微生物对药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肠道微生态的药物体外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粪便样品与4倍重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匀浆,经药袋逐级过滤、离心收集沉淀,沉淀按照与无菌生理盐水重量比1∶2重悬,制备成粪菌悬液;粪菌悬液按照体积比1(粪便)∶10(MG培养基质)接入预先分装灭菌肠道菌群培养基质MG的96孔板中,制备成粪菌预培养液;步骤2,制备供筛选药物母液,按照体积比1∶10加入粪菌预培养液,至所述药物终浓度为25
‑
50mM:每种药物至少制备3组处理:(1)药物与患者供体粪菌预培养液共培养(样品);(2)药物溶剂与患者供体粪菌预培养液(阴性对照);(3)相同浓度的药物与无菌MG培养基质共培养(内标);每个样本至少3个重复平板,将所述3组处理及其重复在37℃厌氧环境中培养36h
‑
72h;步骤3,根据疾病诊断的标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树,刘琼明,谷志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