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5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座,穿刺针设置在穿刺针座头端上;绝缘止血套,为绝缘材质,套设于穿刺针上;和心室电极,为一导线;穿刺针、穿刺针座和绝缘止血套均为空心结构,心室电极穿过穿刺针和穿刺针座的空心部分;心室电极在穿刺针外的部分还设置有一固定部件,用以穿刺完成后,将心室电极固定于心肌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心室电极装置能够简易方便的将心室电极植入动物心肌内,心室电极不会从动物心脏内脱出,设置的绝缘止血套可使心室电极只对所需位置进行电刺激,且能防止穿刺处出血影响实验操作。影响实验操作。影响实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心脏医学实验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之一。超过半数的心源性死亡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临床上多表现为突发心动过速、心悸,晕厥,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0003]目前临床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多停留在治疗层面,有效药物较少。而针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必须采用动物模型,即在体心脏电生理检查。常用的室性心律失常实验除多导心电图记录仪外,仍需要心室内电极导管。该导管造价高,且无国内购入渠道,极大的限制了相关实验的开展。少数实验单位选择自制电极导线缝在心脏外膜,但多有与心肌接触不良、容易脱落且使用不便的缺点。
[0004]现有技术中尚未有通用性较强的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包括:
[0008]穿刺针;
[0009]穿刺针座,穿刺针设置在穿刺针座头端上;
[0010]绝缘止血套,为绝缘材质,套设于穿刺针上;和
[0011]心室电极,为一导线;穿刺针、穿刺针座和绝缘止血套均为空心结构,心室电极穿过穿刺针和穿刺针座的空心部分;
[0012]心室电极在穿刺针外的部分还设置有一固定部件,用以穿刺完成后,将心室电极固定于心肌内。
[0013]进一步地,心室电极装置还包括为穿刺把手,穿刺把手可拆卸地设置于穿刺针座的尾端,并通过连接部件与穿刺针座连接;
[0014]穿刺把手为空心结构,心室电极穿过穿刺把手的空心部分。
[0015]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穿刺针座尾部的凹槽和设置在穿刺把手上的卡块;
[0016]卡块和凹槽可连接形成过盈配合。
[0017]进一步地,心室电极的材质为铜。
[0018]进一步地,绝缘止血套靠近穿刺针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固定环,固定环的直径大于绝缘止血套上其他部分的直径。
[0019]进一步地,固定部件为设置在心室电极头端上的一倒钩。
[0020]进一步地,心室电极伸出穿刺针座的部分的长度为30~80mm。
[0021]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将心室电极导丝穿入穿刺针中,且导丝前端设置有倒钩,穿刺针上套设有绝缘止血套;在心室电极随着穿刺针进入动物心肌后,退出穿刺针,倒钩使心室电极保留在动物心肌内,且绝缘止血套的头端留存按压在动物心壁穿刺处,可避免心室电极接触胸壁及周围组织,从而控制电流沿心室电极进入心肌内并刺激需要的部位,绝缘止血套还可防止穿刺处出血影响实验操作。本技术提供的心室电极装置植入方便,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动物心脏生理电刺激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进行穿刺时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中心室电极植入完成后的示意图;
[0026]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穿刺针,20

穿刺针座,30

绝缘止血套,31

固定环,40

心室电极,41

固定部件,50

穿刺把手,51

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包括穿刺针10、穿刺针座20、绝缘止血套30和心室电极40。穿刺针10、穿刺针座20和绝缘止血套30均为空心结构,且穿刺针10、穿刺针座20和绝缘止血套30同轴设置。
[0029]穿刺针10设置在穿刺针座20的头端上。绝缘止血套30为绝缘材质,且套设于穿刺针10上。心室电极40为一导线,并穿过穿刺针10和穿刺针座20的空心部分,心室电极40的头端伸出穿刺针10,尾端伸出穿刺针座20,且尾端伸出穿刺针座20的部分的长度为30~80mm,优选为50mm。心室电极40在穿刺针10外的部分还设置有一固定部件41,用以穿刺完成后,将心室电极40固定于心肌上。
[0030]心室电极40的材质为铜,即其为一根细的铜导线,固定部件41为设置在心室电极40头端上的一倒钩,倒钩可防止心室电极40从穿刺针10内滑出而从尾端脱落,使心室电极40相对于穿刺针10只能向前端运动。而在穿刺完成后,倒钩可使心室电极40类似鱼钩式的固定于心肌上,避免实验过程中心室电极40脱落,影响实验进程。
[0031]固定部件41也可设置为其他形式,能够满足随着穿刺针10和穿刺针座20进行穿刺,且退出穿刺针10和穿刺针座20时使心室电极40能够留存在心室内即可。
[0032]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心室电极装置还包括穿刺把手50,其可拆卸地设置于穿刺针座20的尾端,并通过连接部件51与穿刺针座20连接。穿刺把手50为空心结构,心室电极40穿过穿刺把手50的空心部分,即心室电极40穿过穿刺针10、穿刺针座20和穿刺把手50形成的连接结构的空心部分,心室电极40的尾端伸出穿刺把手50。在进行穿刺的
过程中,可通过穿刺把手50控制穿刺针座20和穿刺针10,便于穿刺进行。穿刺把手50的直径和长度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
[0033]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51包括设置在穿刺针座20尾部的凹槽和设置在穿刺把手50上的卡块。当穿刺针座20和穿刺把手50连接后,卡块和凹槽可连接形成过盈配合。连接部件也可设置为现有技术中其它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或它们的结合,例如,穿刺针座20尾部和穿刺把手50的头部可设置有匹配的螺纹,使其通过螺纹连接。
[0034]如图2和图3所示,以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为例,本技术提供的心室电极装置的使用方法为:穿刺针10的头端尖锐,通过穿刺把手50控制穿刺针座20使穿刺针10穿刺进入大鼠心肌后,且注意不可刺穿心内膜(控制绝缘止血套30头端到穿刺针10针尖的距离能有效防止刺穿心内膜),固定绝缘止血套30和心室电极40,退出穿刺把手50、穿刺针10和穿刺针座20,即可使心室电极40通过固定部件31固定于心肌内,且绝缘止血套30留存按压在心肌的穿刺处,可防止穿刺伤口出血影响实验操作,且在后续对大鼠心室进行生理电刺激的过程中,由于绝缘止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物心脏实验的心室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0);穿刺针座(20),所述穿刺针(10)设置在所述穿刺针座(20)头端上;绝缘止血套(30),为绝缘材质,套设于所述穿刺针(10)上;和心室电极(40),为一导线;所述穿刺针(10)、所述穿刺针座(20)和所述绝缘止血套(30)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心室电极(40)穿过所述穿刺针(10)和所述穿刺针座(20)的空心部分;所述心室电极(40)在所述穿刺针(10)外的部分还设置有一固定部件(41),用以穿刺完成后,将所述心室电极(40)固定于心肌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穿刺把手(50),所述穿刺把手(5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穿刺针座(20)的尾端,并通过连接部件(51)与所述穿刺针座(20)连接;所述穿刺把手(50)为空心结构,所述心室电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马健李京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