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46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调节杆上;固定部件,设置于第一调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杆;第二调节装置,其上端设置有一球窝;第二调节杆,其下端设置有一万向球头,可活动或固定地设置于球窝内;支撑垫,设置于第二调节杆的上端,包括支撑板和软垫,支撑板与第二调节杆可拆卸的连接;和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支撑板和软垫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肢支撑支架可根据需求调整高度,以及支撑垫的角度,满足治疗时不同高度和角度的支撑需求;支撑垫设置支撑于患者的小腿下而非膝关节处,支撑效果更佳,且不限制患者下肢的屈伸活动。的屈伸活动。的屈伸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下肢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患者下肢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时,需要对患者的下肢使用支架进行支撑,便于观察;在医院临床手术中,在对患者的膝盖关节或下肢进行手术治疗时,均需要使用支架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支撑固定,以便手术视野的获取以及手术的进行;而在下肢术后的康复以及对下肢进行换药或观察病情时,也需要持续对下肢进行支撑固定。因此,下肢的支撑支架是医院手术室和病房中所广泛使用的辅助医疗器械。
[0003]现有的下肢支撑支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无法调整支撑垫的角度,在需要对下肢进行多角度观察或治疗时,由于下肢的扭转并不像人体其他部分一样灵活,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在病床附近调整位置进行观察或治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效果不佳;一些下肢支撑支架一般支撑于患者的膝关节处,一定程度限定了患者下肢的屈伸角度,容易使患者疲劳,不符合小腿的人体工程学弧度;还有一些下肢支撑支架一般固定于地面,浪费病房空间,不易进行收置归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包括:
[0007]第一调节杆;
[0008]第一调节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调节杆上;第一调节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用以使第一调节装置与第一调节杆相对固定或滑动;
[0009]固定部件,设置于第一调节装置的另一端,用于固定下肢支撑支架;
[0010]连接杆,第一调节杆与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
[0011]第二调节装置,连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其上端设置有一球窝;
[0012]第二调节杆,其下端设置有一万向球头,可活动或固定地设置于球窝内;
[0013]支撑垫,设置于第二调节杆的上端,包括支撑板和软垫,支撑板与第二调节杆可拆卸的连接;和
[0014]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支撑板和软垫之间。
[0015]进一步地,第一锁止部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装置上的通孔以及其内可沿其旋转滑动的第一螺杆。
[0016]进一步地,固定部件所成开口的上底或下底设置有一通孔,其内设置有可沿其旋转滑动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位于开口内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
[0017]进一步地,连接杆与第一调节杆所成夹角为钝角。
[0018]进一步地,第二调节装置内设置有一可沿其旋转移动的活塞,且旋紧时与万向球头接触。
[0019]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杆包括支撑杆和伸缩杆,伸缩杆可在支撑杆内滑动或固定。
[0020]进一步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0021]楔形气囊,设置于支撑板和软垫之间;
[0022]导气管,与楔形气囊连接;
[0023]充气气囊,与导气管连接,使楔形气囊充气或放气;
[0024]其中,导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泄压阀。
[0025]进一步地,软垫的截面为弧形,厚度为2~5cm。
[0026]进一步地,软垫的材质包括海绵。
[002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8]本技术提供的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通过设置为开口状的固定部件,可夹持固定于病床或桌子的边缘,节省病房空间;可在第一调节杆上滑动或固定的第一调节装置,配合可调整长度的第二调节杆,使支撑垫的高度可进行随意调节选择,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调节装置上的球窝和第二调节杆上的万向球头配合角度调节装置,使支撑垫及其上的软垫的角度可调,使医护人员可根据需求调整角度以进行医疗活动;支撑垫整体设置为截面为弧形的形状,支撑于患者的小腿下而非膝关节处,支撑效果更佳,且不限制患者下肢的屈伸活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中调整支撑垫角度时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中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第一调节杆,20

第一调节装置,21

第一锁止部件,211

第一螺杆,22

固定部件,221

第二螺杆,30

连接杆,40

第二调节装置,41

活塞,50

第二调节杆,51

万向球头,52

支撑杆,53

伸缩杆,60

支撑垫,61

支撑板,62

软垫,63

角度调节装置,631

楔形气囊,632

导气管,633

充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4]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杆10、第一调节装置20、连接杆30、第二调节装置40、第二调节杆50和支撑垫60。本技术提供的下肢支撑支架的整体杆部结构为第一调节杆10、第二调节装置40与第二调节杆50被连接杆30连接起来;且第一调节杆10与第二调节杆50平行,第一调节杆10和第二调节杆50分别与连接杆30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钝角,在本技术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夹角的角度为120
°
~160
°

[0035]第一调节装置2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调节杆10上,具体地为第一调节装置20内设置有通孔,第一调节杆10穿过该通孔,第一调节装置20即可沿第一调节杆10滑动。第一调节装置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21,用以使第一调节装置20与第一调节杆10相对固定或滑动;第一锁止部件21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装置20上的通孔以及其内可沿其旋转滑动的第一螺杆211,第一螺杆211在通孔内旋转,与第一调节杆10接触并压紧,即可将第一调节装置20固定于第一调节杆10上。
[0036]在本技术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装置20沿第一调节杆10滑动的设置方式也可为第一调节杆10上设置滑轨,第一调节装置20上设置与滑轨匹配的滑块。
[0037]第一调节装置2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固定部件22,用以将下肢支撑支架固定于病床或桌子的边缘。具体的,固定部件22所成开口的上底或下底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可沿其旋转滑动的第二螺杆221;第二螺杆221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下肢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杆(10);第一调节装置(2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杆(10)上;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21),用以使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0)与所述第一调节杆(10)相对固定或滑动;固定部件(22),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0)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下肢支撑支架;连接杆(30),所述第一调节杆(10)与所述连接杆(3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调节装置(40),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0)的第二端,其上端设置有一球窝;第二调节杆(50),其下端设置有一万向球头(51),可活动或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球窝内;支撑垫(60),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杆(50)的上端,包括支撑板(61)和软垫(62),所述支撑板(61)与所述第二调节杆(50)可拆卸的连接;和角度调节装置(6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61)和所述软垫(6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件(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0)上的通孔以及其内可沿其旋转滑动的第一螺杆(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22)所成开口的上底或下底设置有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保王音薛懿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