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4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模块,包括:壳体;壳盖,所述壳盖设置于所述壳盖设置于壳体的上端;接线套,所述接线套设置于所述壳盖上;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套的上端连接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壳体内,且所述PCB板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三锂电池,三所述锂电池均焊接于所述PCB板的一侧上;胶水,所述胶水灌满所述壳体设置;输入充电线,所述输入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输出供电线,所述输出供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地线,所述地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好,抗震效果好,且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电池模块。且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电池模块。且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电池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电池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车为了确保能为管理者在控制远端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行程等信息,通常采用在相应的工程机械车上安装用于定位的GPS装置,然而对于常见的车载GPS装置很容易发生掉电情况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定位工作,因而,为保证能够向GPS提供稳定的供电,极为需要一种稳定的、可用于车载的电池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模块,包括:
[0004]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上端成型有一敞开口;
[0005]壳盖,所述壳盖设置于所述壳盖设置于壳体的上端,所述壳盖封闭所述敞开口设置;
[0006]接线套,所述接线套设置于所述壳盖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接线套内形成有一接线通道,所述接线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接线通道的下端穿过所述壳盖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设置;
[0007]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形成有一外接通道,所述绝缘套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套的上端连接,所述外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通道的上端连通设置;
[0008]PCB板,所述PCB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PCB板的上端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
[0009]三锂电池,三所述锂电池均焊接于所述PCB板的一侧上,三所述锂电池均呈圆柱状结构,三所述锂电池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三所述锂电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PCB板上,且三所述锂电池串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所述锂电池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
[0010]胶水,所述胶水灌满所述容置空间设置;
[0011]输入充电线,所述输入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入充电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
[0012]输出供电线,所述输出供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出供电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
[0013]地线,所述地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地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
[00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上端的外缘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加强沿结构,所述加强沿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外轮廓环向设置,所述加强沿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壳盖通过若干螺丝由上至下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每一所述螺丝均与一所述螺纹孔相匹配。
[00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盖呈矩形板状结构设置,所述壳盖的上表面的四角处均下凹形成四个台阶面,每一所述台阶面上均设置有一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均正对一所述螺纹孔设置,每一所述螺丝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一所述安装孔和一所述螺纹孔设置,每一所述螺丝的帽部均抵于所述台阶面上。
[00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轮廓的水平截面呈矩形设置。
[001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安装面、一信息面和两侧面,所述安装面、所述信息面和两所述侧面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两所述侧面平行设置,所述信息面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其中,所述信息面上贴设有电池信息标签。
[00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侧面上均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每一所述第一加强筋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面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每一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001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侧面的中部均向外凸出形成有一连接翼,每一所述连接翼上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均平行于一所述侧面设置。
[002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固定条,所述外固定条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固定条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的下端设置,所述外固定条靠近所述PCB板的一侧紧贴于三所述锂电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上。
[002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定位件和两侧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两所述侧定位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上,且一所述侧定位件靠近一所述侧面设置,另一所述侧定位件靠近另一所述侧面设置,两所述侧定位件相正对设置,所述下定位件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第一定位槽,两所述侧定位件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第二定位槽,且两所述第二定位槽相正对设置,所述PCB板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可操作地由上至下插入于两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PCB板的下端由上至下地插入并抵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002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翼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三角加强板,每一所述三角加强板的一边均与所述一连接翼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三角加强板的另一边均与一所述侧面固定连接。
[002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好,抗震效果好,且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电池模块,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电池模块的安装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电池模块的信息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电池模块的内部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电池模块的PCB板示意图。
[0028]附图中:
[0029]1、壳体;2、壳盖;3、接线套;4、绝缘套;5、PCB板;51、第一连接端;52、第二连接端;53、第三连接端;54、锂电池;6、胶水;55、输入充电线;56、输出供电线;57、地线;11、加强沿
结构;12、螺丝;21、台阶面;101、安装面;102、信息面;103、侧面;13、电池信息标签;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连接翼;161、定位孔;58、外固定条;17、下定位件;18、侧定位件;19、三角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车载电池模块,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壳体1的上端成型有一敞开口;壳盖2,壳盖2设置于壳盖2设置于壳体1的上端,壳盖2封闭敞开口设置;接线套3,接线套3设置于壳盖2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接线套3内形成有一接线通道,接线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接线通道的下端穿过壳盖2与容置空间连通设置;绝缘套4,绝缘套4内形成有一外接通道,绝缘套4的一端与接线套3的上端连接,外接通道的一端与接线通道的上端连通设置;PCB板5,PCB板5沿竖直方向设置,PCB板5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PCB板5的上端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51、第二连接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上端成型有一敞开口;壳盖,所述壳盖设置于所述壳盖设置于壳体的上端,所述壳盖封闭所述敞开口设置;接线套,所述接线套设置于所述壳盖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接线套内形成有一接线通道,所述接线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接线通道的下端穿过所述壳盖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设置;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形成有一外接通道,所述绝缘套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套的上端连接,所述外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通道的上端连通设置;PCB板,所述PCB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PCB板的上端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三锂电池,三所述锂电池均焊接于所述PCB板的一侧上,三所述锂电池均呈圆柱状结构,三所述锂电池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三所述锂电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PCB板上,且三所述锂电池串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所述锂电池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胶水,所述胶水灌满所述容置空间设置;输入充电线,所述输入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入充电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输出供电线,所述输出供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出供电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地线,所述地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地线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壳盖、所述接线套和所述绝缘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的外缘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加强沿结构,所述加强沿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外轮廓环向设置,所述加强沿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壳盖通过若干螺丝由上至下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每一所述螺丝均与一所述螺纹孔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呈矩形板状结构设置,所述壳盖的上表面的四角处均下凹形成四个台阶面,每一所述台阶面上均设置有一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均正对一所述螺纹孔设置,每一所述螺丝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一所述安装孔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遥飞韦润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耐司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