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32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包括截面呈直角梯形的主体;主体包括:盒盖其内设置有一导管回收腔;和盒体,其内设置有一利器回收腔;其中,导管回收腔和利器回收腔靠近主体所成直角梯形的下底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导管回收腔包括:多个导管回收组件,每个导管回收组件包括多个导管卷筒和贯穿导管卷筒的驱动杆;驱动组件,设置于导管回收腔的左侧/右侧靠近开口的一端,使导管卷筒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其内同时设置利器回收腔和导管回收腔,实现回收盒的多功能使用;利器回收腔内设置有防刺穿层和缓震层,避免利器损坏回收盒且能降低利器投入时的噪音;导管回收腔内设置有导管回收组件,可妥善回收处理导管。善回收处理导管。善回收处理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


[0001]本技术涉及废弃医疗器械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

技术介绍

[0002]在介入导管室的临床治疗中,常会使用到一些较为特殊的利器,例如植入骨水泥的利器等,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利器盒一般为桶状,高度大约为20cm,但是临床中使用的植入骨水泥的设备长度可达40cm,因此目前的利器盒不能满足使用。现有的利器盒在使用过程中,功能较为单一,在投入利器时若力度过大或利器质量过大,容易导致利器盒的损坏。
[0003]在导管室的临床治疗中还会使用到导线和溶栓导管等管状设备,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一般为手工将导管盘结在回收盒中进行回收,容易导致导管错综复杂,打结等问题,且导管自身具有一定的韧性,难以进行剪切分段回收。
[0004]因此,目前的导管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妥善回收利器和导管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时妥善回收利器和导管,且能防止利器损坏盒体的回收盒。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包括截面呈直角梯形的主体;主体包括:
[0008]盒盖,截面呈矩形,其内设置有一导管回收腔;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合部件,用以使导管回收腔与外界连通或密闭;和
[0009]盒体,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内设置有一利器回收腔;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合部件,用以使利器回收腔与外界连通或密闭;
[0010]其中,导管回收腔和利器回收腔靠近主体所成直角梯形的下底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利器回收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自动开关部件;
[0011]导管回收腔包括:
[0012]多个导管回收组件,每个导管回收组件包括多个导管卷筒和贯穿导管卷筒的驱动杆;导管卷筒表面设置有粘接部件;导管回收组件可在导管回收腔内滑动或固定;和
[0013]驱动组件,设置于导管回收腔的左侧/右侧靠近开口的一端,与靠近开口一端的一导管回收组件的驱动杆连接,使导管卷筒旋转。
[0014]进一步地,自动开关部件包括一端铰接连接于盒盖下表面的开关门。
[0015]进一步地,利器回收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缓震层。
[0016]进一步地,利器回收腔内远离自动开关部件处的一面上设置有一防刺穿层。
[0017]进一步地,防刺穿层的厚度为0.5~2cm。
[0018]进一步地,盒盖上两侧对应驱动杆的位置设置有一滑槽;滑槽一旁的盒盖侧壁上
设置有锁止部件,用以使驱动杆相对于盒盖固定或滑动。
[0019]进一步地,导管卷筒设置有一贯穿的、呈六边形或梅花形的通孔;驱动杆的形状与通孔的形状匹配。
[0020]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
[0021]驱动马达,其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一与通孔形状匹配的凹槽;和
[0022]电源,用以为驱动马达提供电源;
[0023]盒盖上设置有一电源开关,用以控制电源。
[0024]进一步地,第一开合部件为一端铰接于盒盖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盒盖上表面的盖体;第二开合部件为一端铰接于盒体下表面,另一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盒体下表面的盖体。
[0025]进一步地,盒盖对应靠近导管回收腔开口一端部分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0026]进一步地,利器回收腔内还设置一弹簧片,固定于利器回收腔靠近自动开关部件的内侧。
[0027]进一步地,利器回收腔的长度为40~60cm。
[0028]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在截面呈直角梯形的主体内同时设置利器回收腔和导管回收腔,实现回收盒的多功能使用;利器回收腔内设置有防刺穿层和缓震层,避免利器损坏回收盒且能降低利器投入时的噪音;导管回收腔内设置有可回收导管的导管卷筒,可妥善回收处理导管,且导管卷筒可拆卸更换,方便实用;利器回收腔开口处均设置有自动开关门,在需要投入回收利器或导管时可自动打开开口,使回收盒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的主视剖视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不包括锁止部件)的主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的主视图;
[003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的俯视剖视图;
[0034]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盒盖,11

第一开合部件,20

盒体,21

第二开合部件,30

导管回收腔,31

导管回收组件,311

导管卷筒,312

驱动杆,32

驱动组件,321

驱动马达,322

电源,323

电源开关,33

滑槽,331

锁止部件,40

利器回收腔,41

自动开关部件,42

缓震层,43

防刺穿层,44

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包括截面呈直角梯形的主体;主体包括盒盖10和盒体20;盒盖10的截面呈矩形,其内设置有一导管回收腔30;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合部件11,第一开合部件11为一端铰接于盒盖10上表面,另一端通过
固定部件固定于盒盖10上表面的盖体;用以使导管回收腔30与外界连通或密闭。
[0037]盒体20,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内设置有一利器回收腔40;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合部件21,第二开合部件21为一端铰接于盒体20下表面,另一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盒体20下表面的盖体,用以使利器回收腔40与外界连通或密闭。
[0038]其中,导管回收腔30和利器回收腔40靠近主体所成直角梯形的下底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导管回收腔30通过开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利器回收腔40的开口处设置有一自动开关部件41;自动开关部件41包括一端铰接连接于盒盖10下表面的开关门,该开关门的下端不设置固定部件,在需要向利器回收腔40内投入利器时,由于自动开关部件41的上端铰接,利器会自动撞开自动开关部件41,然后投入利器回收腔40,使用较为方便。
[0039]导管回收腔30的内部包括多个导管回收组件31和驱动组件32;每个导管回收组件31包括多个导管卷筒311和贯穿导管卷筒311的驱动杆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直角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盒盖(10),截面呈矩形,其内设置有一导管回收腔(30);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合部件(11),用以使所述导管回收腔(30)与外界连通或密闭;和盒体(20),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内设置有一利器回收腔(40);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合部件(21),用以使所述利器回收腔(40)与外界连通或密闭;其中,所述导管回收腔(30)和所述利器回收腔(40)靠近所述主体所成直角梯形的下底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利器回收腔(40)的开口处设置有一自动开关部件(41);所述导管回收腔(30)包括:多个导管回收组件(31),每个所述导管回收组件(31)包括多个导管卷筒(311)和贯穿所述导管卷筒(311)的驱动杆(312);所述导管卷筒(311)表面设置有粘接部件;所述导管回收组件(31)可在所述导管回收腔(30)内滑动或固定;和驱动组件(32),设置于所述导管回收腔(30)的左侧/右侧靠近开口的一端,与靠近开口一端的一所述导管回收组件(31)的驱动杆(312)连接,使所述导管卷筒(311)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部件(41)包括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盒盖(10)下表面的开关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器回收腔(40)的底部设置有一缓震层(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废弃利器导管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器回收腔(40)内远离所述自动开关部件(41)处的一面上设置有一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凌陈洁徐文琦杨嘉怡郁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