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25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含第一基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元件下方设置垫高层、或有激电机发光元件设置于凹槽,以适于产生高度差,减少显示像素暗点的产生,并提升产品成品率;其中垫高层的厚度约可大于0.5微米,该凹槽可具有约0.1微米至约100微米的深度,以达到该控制元件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表面间,具有约大于2微米或约等于2微米的高度差,以达到优选的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特别是一种可明显减少暗点产生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OELD)显示器的基本显示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条信号线形成于基板上,信号线最常见者由多个条扫描线(scan line)15及数据线(data line)17所组成,以在基板上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10,且每一像素区域10上皆有薄膜晶体管(TFT)11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通过多个条扫描线15及数据线17来控制该多个像素区域10的显示。相较于液晶显示器,由于OEL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模块,其具备自发光、高对比、省电、广视角、轻薄、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更符合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故已被视为下一世代最有潜力的显示器技术之一。然而,轻薄的OELD显示器仍存在制作上的失败风险;举例而言,由于其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通常称为“盖板(cover substrate)”)距离很近,若因制造过程的操作外力或基板本身重力,使其弯曲,第一、第二基板很容易相互接触,倘若期间夹杂微小粒子(particles),即非常容易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含: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具有发光区域及非发光区域,且该非发光区域与该发光区域相邻;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发光区域上;以及至少一控制元件,设置于该非发光区域上,并与该有机电 致发光元件呈电连接;其中,该控制元件的上表面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实质上大于或等于2微米的高度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含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具有发光区域及非发光区域,且该非发光区域与该发光区域相邻;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发光区域上;以及至少一控制元件,设置于该非发光区域上,并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呈电连接;其中,该控制元件的上表面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实质上大于或等于2微米的高度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凹槽,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发光区域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凹槽,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发光区域及非发光区域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垫高层,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非发光区域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垫高层,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非发光区域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垫高层,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非发光区域上。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该垫高层包含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或上述组合。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该凹槽的深度介于实质上0.1微米至100微米间。9.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该垫高层的厚度实质上大于0.5微米。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各像素区域还包括连接区域,连接该发光区域与非发光区域。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连接元件,设于该第一基板像素区域的连接区域上,连接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该控制元件。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信号线,设置于该非发光区域上。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基板及该第一基板之间,以框胶接合。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含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具有发光区域及非发光区域,且该非发光区域与该发光区域相邻;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设于该发光区域上;以及至少一控制元件,设置于该非发光区域上,并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呈电连接;其中,该发光区域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上表面与该非发光区域的上表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铨李重君胡闵杰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