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57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部和手指固定部,手指固定部包括拇指部、示指部、中指部、环指部、和小指部,拇指部、示指部、中指部、环指部、和小指部的表面均设有凹槽,5个凹槽两侧的顶端均设有固定带,手指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手腕部,手腕部和凹槽的内部嵌有按压块,按压部底端固定设有弹簧部,弹簧部底端设有压筒部,压筒部底端连接有可动铁芯,可动铁芯靠近底部一端设有静铁芯,静铁芯底端连接有固定柱,可动铁芯和静铁芯的外壁包围有线圈,线圈外壁设有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手指的动态可调节康复,有利于缩短手指康复周期,提高手指康复效果。提高手指康复效果。提高手指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外伤是指由各种意外原因导致的手部损伤。手外伤是骨科创伤中一类十分常见的外科损伤,发病几率占创伤总数的三分之一,包括指骨骨折、肌腱断裂、皮肤软组织损伤等。手外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手术治疗和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手术治疗是将骨折断端固定,缝合断裂肌腱。然而,受软组织损伤以及手术原因的影响,手外伤患者容易出现肌腱粘连、挛缩、关节僵硬、瘢痕形成,肌肉萎缩等情况,进而引起手部功能障碍。因此,术后手指的功能康复锻炼对于预防肌腱粘连、避免肌肉萎缩,恢复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重建手部功能至关重要。对于无肌腱损伤的手外伤,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肌腱粘连。对于合并肌腱损伤的手外伤,术后6周左右开始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对于手外伤患者,及时的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但现有的手指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且不能调节手指功能锻炼时的模式和强度档位,影响患者手指在锻炼时的效果。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手指小幅伸展锻炼、抓握锻炼和被动锻炼等不同模式和档位的锻炼,有助于适应手指康复早、中、后等不同期的锻炼需求,满足不同的锻炼强度要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骨科用手指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不能调节锻炼强度档位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指康复锻炼的质量,恢复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重建手指功能。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部和与底座部活动连接的手指固定部,所述手指固定部包括小指部、环指部、中指部、示指部和拇指部,所述小指部、环指部、中指部、示指部和拇指部的表面均设有可供手指放置的凹槽,5个所述凹槽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数量均为9个,且所述固定带与手指关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指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手腕部,所述手腕部两侧连接有弹性带;所述手腕部和凹槽的内部嵌设有按压块。
[0007]所述按压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部;所述弹簧部底端连接有压筒部;所述压筒部底端连接有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靠近底部一端设有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底端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可动铁芯和静铁芯的外壁包围有线圈;所述线圈外壁设有壳体;所述底座部内设有电流调节器和控制器,所述底座部外壁设有档位开关和模式开关,所述线圈与电流调节器相连,所述电流调节器、档位开关和模式开关与控制器相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座部,有助于放置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便于
使用;利用手指固定部,有助于将手指进行固定,便于手指的康复锻炼的进行;利用小指部、环指部、中指部、示指部和拇指部,分别对应人的小指、环指、中指、示指和拇指,便于对5根手指进行固定,并能够对受伤的手指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利用凹槽,有助于手指的放置和固定,能够提高康复训练装置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利用固定带,有助于固定手指,并且可根据手指的粗细程度不同调节固定带的松紧;利用手腕部和弹性带,有助于固定手腕,便于康复锻炼的进行。
[0009]当康复者进行锻炼时,通过对按压部进行按压施力,并通过弹簧部将力传递至压筒部,然后由压筒部传递至可动铁芯,由于可动铁芯和静铁芯能够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从而能够使可动铁芯和静铁芯的之间的行程发生改变,进而可通过通电和断电的方式,使可动铁芯以一定频率相对于手指做相向方向或相背方向的运动,能够进行相互施力,从而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利用档位开关,有助于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档位;利用模式开关,有助于选择康复锻炼的主动锻炼模式或者被动锻炼模式;利用电流调节器和控制器,有助于调节经过通电线圈的电流大小,从而能够调节可动铁芯的行程大小和推力大小,便于进行不同档位和模式的康复锻炼。
[0010]采用本方案能够实现手指小幅伸展锻炼、抓握锻炼和被动锻炼等不同模式和档位的锻炼,有助于适应手指康复早、中、后等不同期的锻炼需求,满足不同的锻炼强度要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骨科用手指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不能调节锻炼强度档位的问题,有助于保证患者手指康复锻炼的效果,恢复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重建手指功能。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动铁芯的行程范围为0.5cm

6c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动铁芯的行程范围为0.5cm

6cm,有助于满足康复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所需的不同档位强度的锻炼需求,能够有效促进手指功能重建。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部和手指固定部的材料为EVA塑料,且所述底座部和手指固定部的壁面设有多个开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座部和手指固定部的材料为EVA塑料,有助于使手指康复锻炼装置在具有良好柔韧性和弹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阻燃特性,有助于使手指康复锻炼装置既能够保持伸展状态,也能够成为卷曲状态,能够协助实现康复锻炼中的手术伸展锻炼和抓握力锻炼;利用开孔,有助于协助实现装置内部的散热,有助于实现手指康复锻炼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部两侧壁间连接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材质为TPE材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抓握力锻炼时,装置需要发生卷曲,TPE材料具有高弹性,能够实现卷曲操作,并能够有效促进手指的康复锻炼。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带包括相互粘接的带体一和带体二,所述带体一的端面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带体二的端面设有与魔术贴毛面相匹配的魔术贴粘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互贴合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粘面,有助于根据手指的粗细程度调节固定带的松紧,便于手指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部的底端设有多个吸盘。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将手指康复锻炼装置置于水平面或竖直平面时,吸盘均可对表面进行吸附,保持手指康复锻炼装置的稳定,便于在各种地点进行手指康复锻
炼。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装置能够实现手指小幅伸展锻炼、抓握锻炼和被动锻炼等不同模式和档位的锻炼,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手外伤术后功能锻炼,有助于适应手指康复早、中、后等不同时期的康复锻炼需求,满足不同的康复锻炼强度要求,提高患者手指康复锻炼的质量。
[0023]2.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骨科用手指锻炼装置功能单一、且不能调节锻炼强度档位的问题,可以有效预防肌腱粘连、避免肌肉萎缩,恢复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重建手部功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B部的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手指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部(1)和与底座部活动连接的手指固定部(2),所述手指固定部(2)包括小指部(3)、环指部(4)、中指部(5)、示指部(6)和拇指部(7),所述小指部(3)、环指部(4)、中指部(5)、示指部(6)和拇指部(7)的表面均设有可供手指放置的凹槽(8),5个所述凹槽(8)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固定带(9),所述固定带(9)的数量均为9个,且所述固定带(9)与手指关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指固定部(2)的一端设有手腕部(25),所述手腕部(25)两侧连接有弹性带(26);所述手腕部(25)和凹槽(8)的内部嵌设有按压块(10);所述按压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部(11);所述弹簧部(11)底端连接有压筒部(12);所述压筒部(12)底端连接有可动铁芯(13);所述可动铁芯(13)靠近底部一端设有静铁芯(14);所述静铁芯(14)底端连接有固定柱(27);所述可动铁芯(13)和静铁芯(14)的外壁包围有线圈(15);所述线圈(15)外壁设有壳体(16);所述底座部(1)内设有电流调节器(17)和控制器(18),所述底座部(1)外壁设有档位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