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28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使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连接的一个端表面;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的引出部;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上并且具有在垂直于所述一个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个区域和另一区域;外电极,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一个区域和所述另一区域之间以连接到所述引出部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延伸部;以及第二绝缘层,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上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连接部。一绝缘层和所述连接部。一绝缘层和所述连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1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0

008592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3]电感器(线圈组件)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是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典型的无源电子组件。
[0004]随着电子装置逐渐获得更高的性能并变得更小,在电子装置小型化的同时,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数量增加。
[0005]当使用镀覆工艺形成外电极以使线圈组件小型化时,由于镀覆材料的渗出,外电极可能形成为延伸到除目标形成位置之外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能够降低外电极的镀覆渗出缺陷,同时保持绕组线圈和外电极之间的连接性。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以及使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连接的一个端表面;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的引出部;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上并且具有在垂直于所述一个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个区域和另一区域;外电极,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一个区域和所述另一区域之间以连接到所述引出部的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延伸部;以及第二绝缘层,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上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连接部。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暴露于所述主体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表面;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一对端表面中的每个上,并且设置有沿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形成的缝隙,以使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暴露;以及一对外电极,所述一对外电极中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缝隙中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中的对应的引出部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具有所述缝隙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在0.5至0.917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09]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
更清楚地理解。
[0010]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图。
[0011]图2是线圈组件的沿图1的方向A观察所得的平面示意图。
[0012]图3是线圈组件的沿图1的方向B观察所得的平面示意图。
[0013]图4是沿图1的线I

I'截取的截面图。
[0014]图5是沿图1的线II

II'截取的截面图。
[0015]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图,并且是与沿图1的线I

I'截取的截面图对应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公开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单数术语包括复数形式。本公开的描述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构造为”等用于指示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排除补充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此外,术语“设置在
……
上”、“定位在
……
上”等可指示元件定位在物体上或物体下方,并且不一定意味着元件相对于重力方向定位在物体上方。
[0017]术语“结合到”、“组合到”等不仅可指示元件彼此直接接触且物理接触,而且还包括其中另一元件介于所述元件之间使得元件也与所述另一元件接触的构造。
[0018]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尺寸和厚度被指示为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
[0019]在附图中,L方向是第一方向或长度(纵向)方向,W方向是第二方向或宽度方向,T方向是第三方向或厚度方向。
[002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参照附图,相同或相对应的组件可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0021]在电子装置中,可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组件,并且可在电子组件之间使用各种类型的线圈组件以去除噪声或用于其他目的。
[0022]换句话说,在电子装置中,线圈组件可用作功率电感器、高频(HF)电感器、普通磁珠、高频(GHz)磁珠、共模滤波器等。
[0023]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线圈组件的沿图1的方向A观察所得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线圈组件的沿图1的方向B观察所得的平面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该实施例,省略了第二绝缘层620。图4是沿图1的线I

I'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1的线II

II'截取的截面图。
[0024]参照图1至图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可包括主体100、绕组线圈200、外电极400和500、第一绝缘层610和第二绝缘层620。
[0025]主体100可形成线圈组件1000的整体外观,并且可将绕组线圈200嵌在其中。
[0026]主体100可形成为整体上具有六面体形状。
[0027]在下文中,将在主体100具有六面体形状的假设下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该描述没有将包括形成为具有除六面体形状之外的另一形状的主体的线圈组件从该实施例的范围排除。
[0028]主体100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以及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105和第六表面106。主体100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中的每个可与主体100的使主体100的第五表面105和第六表面106连接的壁表面对应。在下文中,主体100的两个端表面(一个端表面和另一端表面)可分别指主体100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并且主体100的两个侧表面(一个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可分别指主体100的第三表面103和第四表面104。主体100的一个表面可指主体100的第六表面106,并且主体100的另一表面可指主体100的第五表面105。当线圈组件1000安装在诸如印刷电路板等的安装板上时,主体100的一个表面106可设置为面向安装板的安装表面。
[0029]作为示例,主体100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包括稍后将描述的外电极400和500以及绝缘层610和620的线圈组件1000具有约2.0mm的长度、约1.2mm的宽度和约0.65mm的厚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约”表明该术语之后的具体量可能在测量公差和/或制造公差内变化。因此,线圈组件的上述长度、宽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的第一端表面;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的引出部;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上并且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外电极,具有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以连接到所述引出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以及第二绝缘层,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上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的比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在5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在600μm至1100μ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和树脂,并且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暴露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的所述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具有切割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一体地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栽旭申成湜赵晟映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