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组件、车载充电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02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组组件、车载充电器及车辆,绕组组件为集成绕组结构,绕组组件具有多个引脚端子,绕组组件包括:第一电感绕组,至少一个引脚端子与第一电感绕组电连接;变压器绕组,变压器绕组与第一电感绕组串联且电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通过将第一电感绕组和变压器绕组集成为一个独立部件,由此可以减少车载充电器的零部件个数,一方面易于使车载充电器实现小型化、高功率密度设计;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外接引脚的数量,从而可以节省生产成本。从而可以节省生产成本。从而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组组件、车载充电器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组组件、车载充电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载充电器(OBC)的高压回路中包括谐振电感L1,主变压器T1和谐振电感L2。其中,L1,T1和L2为彼此相互独立的器件。这种方式:整个电源系统体积增大,无法满足车载电子小型化、集成化、高功率密度的趋势;而且每个器件的材料无法共用,引脚需做额外的连接结构,造成器件的材料及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所述绕组组件为集成绕组结构,所述绕组组件具有多个引脚端子,所述绕组组件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组件为集成绕组结构,所述绕组组件具有多个引脚端子,所述绕组组件包括:第一电感绕组,至少一个所述引脚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感绕组电连接;变压器绕组,所述变压器绕组与所述第一电感绕组串联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骨架,所述第一电感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电感骨架;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一电感骨架连接,所述第一磁芯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电感绕组内;变压器绕线骨架,所述变压器绕组绕设于所述变压器绕线骨架,所述变压器绕线骨架与所述第一电感骨架连接;第一磁路件,所述第一磁路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感绕组和所述变压器绕组之间,所述第一磁路件具有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穿设于所述变压器绕组绕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骨架的外周壁具有绕线槽,所述第一电感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骨架具有两个间隔开的连接挂耳和两个间隔开的过线通道,所述连接挂耳设于所述绕线槽的一个侧壁,所述过线通道设于所述绕线槽的另一个侧壁,每个所述连接挂耳设有过线孔,所述引脚端子依次穿设于所述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变压器绕组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变压器绕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构造出L型结构,所述连接部夹设于所述变压器绕组和所述第一电感绕组之间,所述第二磁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变压器绕组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保川吴斌梁树林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