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40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包括锁体、锁钩、锁舌、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智能控制机构包括电机、拨杆、控制组件、指纹头,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容置腔的注册有指纹信息的线路板,电机的机座部固定于容置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拨杆与锁舌拨动配合;指纹头的触摸部嵌入于锁体的嵌孔内,指纹头的导电部和电机的导电部均分别电连接于线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智能控制机构,无需使用钥匙,亦能实现挂锁、解锁,简化操作,具有智能化强的特点,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解锁、挂锁装置,包括锁体、锁钩、锁舌、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锁体具有容置腔,第一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横向腔壁,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置腔的锁舌配合,锁舌与锁钩的缺口接合配合,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纵向腔壁,另一端与所述锁钩抵接配合。其存在的问题是:用户在使用前述结构进行挂锁、解锁时,使用者需使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方能实现挂锁、解锁,操作过程复杂、繁琐,导致操作的不便捷。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包括锁体、锁钩、锁舌、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锁体具有容置腔,第一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横向腔壁,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置腔的锁舌配合,锁舌与锁钩的缺口接合配合,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纵向腔壁,另一端与所述锁钩抵接配合,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智能控制机构包括电机、拨杆、控制组件、指纹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容置腔的注册有指纹信息的线路板,所述电机的机座部固定于容置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拨杆与锁舌拨动配合;
[0007]所述指纹头的触摸部嵌入于锁体的嵌孔内,指纹头的导电部和电机的导电部均分别电连接于线路板。
[0008]所述的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的基座部固定于所述线路板,所述供电电池的输电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的输电端。
[0009]所述的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指纹头呈圆弧形,所述指纹头的纵向直径线和所述锁钩的弧形杆的纵向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
[0010]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利用上述的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智能控制机构,智能控制机构包括电机、拨杆、控制组件、指纹头,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容置腔的注册有指纹信息的线路板,电机的机座部固定于容置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拨杆与锁舌拨动配合;指纹头的触摸部嵌入于锁体的嵌孔内,指纹头的导电部和电机的导电部均分别电连接于线路板;如此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指纹接触指纹头的接触部,使线路板控制电机使拨杆向右拨动锁舌,使锁舌脱离锁钩的缺口,在第二弹簧作用下
顶开锁钩,以实现解锁;相反的,使用者手指离开指纹头的接触部后,使线路板控制电机使拨杆向左拨动锁舌,且在第一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使锁舌挂上锁钩的缺口,以实现挂锁;此过程无需使用钥匙,亦能实现挂锁、解锁,简化操作,具有智能化强的特点,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2为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0017]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锁体1、锁钩2、锁舌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所述锁体1具有容置腔10,第一弹簧4一端固定于容置腔10的横向腔壁,第一弹簧4另一端与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置腔10的锁舌3配合,锁舌3与锁钩2的缺口(图中未示出,以下均是)接合配合,第二弹簧5一端固定于容置腔10的纵向腔壁,另一端与所述锁钩2抵接配合,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6,智能控制机构6包括电机60、拨杆61、控制组件62、指纹头63,所述控制组件62包括内置于容置腔10的注册有指纹信息的线路板620,所述电机60的机座部固定于容置腔10,电机60的输出轴通过拨杆61与锁舌3拨动配合;
[0019]所述指纹头63的触摸部嵌入于锁体1的嵌孔内,指纹头63的导电部和电机60的导电部均分别电连接于线路板6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智能控制机构6,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指纹接触指纹头63的接触部,使线路板620控制电机60使拨杆61向右拨动锁舌,使锁舌脱离锁钩2的缺口,在第二弹簧5作用下顶开锁钩2,以实现解锁;相反的,使用者手指离开指纹头63的接触部后,使线路板620控制电机60使拨杆61向左拨动锁舌3,且在第一弹簧4的恢复力作用下,使锁舌3挂上锁钩2的缺口,以实现挂锁;此过程无需使用钥匙,亦能实现挂锁、解锁,简化操作,具有智能化强的特点,从而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0020]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62还包括供电电池621,所述供电电池621的基座部固定于所述线路板620,所述供电电池621的输电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620的输电端。
[0021]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头63呈圆弧形,所述指纹头63的纵向直径线和所述锁钩2的弧形杆的纵向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常态下,锁体1内的锁舌3受第一弹簧4的弹力支撑,保持于锁止位置,锁舌3与锁钩2上的缺口接合配合,使整个装置的挂锁处于上锁状态;线路板620上电连接有指纹头63和供电电池621,并线路板620与电机60电连接;当指纹头63的接触部接触使用者的手指指纹,通过线路板620识别到已注册的该使用者的指纹后,使线路板620发出正向电流信号传递至电机60,使电机60带动拨杆61朝向右端且转向最右侧,通过拨杆61将锁舌3推离锁止位置,且在锁钩2在第二弹簧5的作用力下,使锁钩2朝向上弹出,从而使整个装置完成解锁;解锁约一秒后,所述线路板620发出反向电流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挂锁内部解锁结构,包括锁体、锁钩、锁舌、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锁体具有容置腔,第一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横向腔壁,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可滑动的设置于容置腔的锁舌配合,锁舌与锁钩的缺口接合配合,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容置腔的纵向腔壁,另一端与所述锁钩抵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智能控制机构包括电机、拨杆、控制组件、指纹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容置腔的注册有指纹信息的线路板,所述电机的机座部固定于容置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粤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