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73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泡发生器,包括:支座;振荡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回旋振荡通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旋振荡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振荡器在气流作用下做机械振动;弹簧振子,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振荡器的壳体之间;起泡件,采用微孔材料并固定于所述出气口、用于发生微泡。所述微泡发生器的结构简单,利用回旋振荡通道实现气体和液体的振荡混合,并通过弹簧振子的简单机械振动剪切振荡器产生的气泡,形成大量的微气泡,以满足气浮作业的需求。以满足气浮作业的需求。以满足气浮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泡发生器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泡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水指油田、炼厂、日用化工及其他工业活动产生的含脂肪、油脂、油类(FOG)污水。含油污水中油分主要以浮油、分散油、溶解油以及油

固体物等形式赋存在水体中。油水分离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目前,处理该类污水的方法主要有沉降法和气浮法,其中,沉降法能够去除含油污水粒径较大的浮油,而气浮法是使气体呈微气泡状混入含油及各种杂质的污水中,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与水中微小固体颗粒及微油滴粘附在一起,并上浮至水面,从而达到浮选的目的。
[0003]微气泡发生器是气浮法的关键部件,发生微气泡的方法主要有微孔发泡、加压溶解发泡等。现有微泡发生器的结构复杂,往往需要动力系统驱动发泡,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泡发生器,发泡过程中无需辅助机械转动,运行的能耗较低,且能够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以满足气浮作业的要求。
[0005]本技术的微泡发生器,包括:
[0006]支座;
[0007]振荡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回旋振荡通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旋振荡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振荡器在气流作用下做机械振动;
[0008]弹簧振子,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振荡器的壳体之间;
[0009]起泡件,采用微孔材料并固定于所述出气口、用于发生微泡。
[0010]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1]可选的,所述回旋振荡通道包括:
[0012]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13]两条切换通道,各切换通道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出端,各切换通道的另一端彼此发散布置;
[0014]漩涡腔,所述两条切换通道彼此发散地连通至所述漩涡腔的不同部位,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漩涡腔连通;
[0015]反馈流道,连通于所述漩涡腔与所述射流通道之间,且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连通部位邻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出端。
[0016]可选的,所述漩涡腔具有沿径向的两端,所述反馈流道包括分别与所述两端相切的两条直流道、以及绕置在所述射流通道外侧的环形道。
[0017]可选的,所述壳体为扁平结构,具有一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回旋
振荡通道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
[0018]可选的,沿厚度方向的视角,所述漩涡腔为圆形或椭圆形,且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漩涡腔的中心区域。
[0019]可选的,在长度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在厚度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
[0020]可选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弹簧振子;每组至少含有两个弹簧振子。
[0021]可选的,同组中的各弹簧振子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
[0022]可选的,所述起泡件为片状结构,且镶嵌于所述出气口。
[0023]可选的,所述微孔材料为陶瓷微孔膜,所述陶瓷微孔膜的孔径为0.2~0.5μm。
[0024]可选的,述陶瓷微孔膜的孔径为0.2μm。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微泡发生器采用振荡器和弹簧振子联动配合,输入的气体在振荡器形成射流并产生振荡效果,使弹簧振子产生一定的振动频率,在该振动条件下,起泡件上的微孔将从漩涡腔冲出的气体切割成微气泡。所述微泡发生器应用于气浮作业中,产生的微气泡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浮选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微泡发生器的结构爆炸图;
[0027]图2为一视角下微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另一视角下微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微泡发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10、振荡器;11、壳体;111、第一部件;112、第二部件;113、进气口;114、出气口;12、回旋振荡通道;121、射流通道;1211、输入端;1212、输出端;122、第一切换通道;123、第二切换通道;124、涡旋腔;125、反馈流道;1251、第一直流道;1252、第二直流道;1253、环形道;
[0032]20、弹簧振子;
[0033]30、起泡件;31、陶瓷微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
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微泡指水中直径为50μm以下的微小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存在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净水技术、水体增氧和气泡减阻等领域。微泡发生器为产微泡的常见设备,具有多种发泡机制,例如溶气法,气孔法和电解法等,但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气泡生成过程中能耗较高、运行噪音较大等问题。
[0038]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泡发生器,包括:支座、振荡器10、弹簧振子20、起泡件30,参见图1~3;其中,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支座可作多样的结构变化,本实施例中并未限定其具体的样式;振荡器10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内设置有回旋振荡通道12,在壳体11上开设有与回旋振荡通道12连通的进气口113和出气口114;弹簧振子20连接并支撑在支座和振荡器10的壳体11之间;起泡件30采用微孔材料并固定于出气口114、用于发生微泡;组装状态下,出气口114被起泡件30所遮挡。
[0039]气浮作业时,从进气口113导入的气体在回旋振荡通道12中形成射流,并在出气口114对应的位置产生振荡效果,而部分气体从出气口114冲出;内部振荡导致振荡器10和弹簧振子20一起作机械振动,振动过程中,起泡件30上的微孔结构切割出气口114的气流或气泡,细化形成大量微气泡,且振动频率的大小影响产生微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振荡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回旋振荡通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旋振荡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振荡器在气流作用下做机械振动;弹簧振子,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振荡器的壳体之间;起泡件,采用微孔材料并固定于所述出气口、用于发生微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振荡通道包括: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两条切换通道,各切换通道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出端,各切换通道的另一端彼此发散布置;漩涡腔,所述两条切换通道彼此发散地连通至所述漩涡腔的不同部位,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漩涡腔连通;反馈流道,连通于所述漩涡腔与所述射流通道之间,且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连通部位邻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涡腔具有沿径向的两端,所述反馈流道包括分别与所述两端相切的两条直流道、以及绕置在所述射流通道外侧的环形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泡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征周陈辉王兆阳王国庆陈雷张勇渭孙淑兰陆彬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