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发生器及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58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及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包括:中空的转轴;多个径向凸出于所述转轴的转盘,所述转盘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与所述转轴的内腔连通,且侧壁设置有出气孔;转换接头,具有进气口,且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驱使所述转轴和转盘发生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发泡过程易于控制;应用于水处理装置中,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脂肪、油类、油脂以及悬浮物。以及悬浮物。以及悬浮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气泡发生器及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微气泡发生器及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气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采矿等领域的两相之间热交换和质量传递过程,以及环境工程中污水的净化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在水处理方面广泛应用的气浮技术,对气泡的性能要求更高。根据微气泡产生方式,可分为射流阀、机械分散法、超声波空化法和电解法等。
[0003]传统微气泡发生器是基于气体溶解原理以实现微气泡的产生,即将气体通入并溶入液体中,但由于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有限,一般会采用加压方式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效果,使得气体得以大量溶入液体中,并释压后气体排出液体外而形成无数小气泡,该过程中往往需要气体回收装置。此外,对于含有大量脂肪、油类和油脂(FOG)和悬浮物(TSS)的水体,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度很难提高,导致传统微气泡发生器的产气泡能力较差,影响气浮池中污染物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微气泡发生器及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发泡过程易于控制;应用于水处理装置中,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脂肪、油类、脂肪以及悬浮物。
[0005]本技术的微气泡发生器,包括:
[0006]中空的转轴;
[0007]多个径向凸出于所述转轴的转盘,所述转盘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与所述转轴的内腔连通,且侧壁设置有出气孔;
[0008]转换接头,具有进气口,且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
[0009]驱动装置,驱使所述转轴和转盘发生转动。
[0010]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1]可选的,所述转盘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
[0012]可选的,所述转盘沿所述转轴的轴线依次等间距布置。
[0013]可选的,所述转盘的至少一侧面为网面结构,网孔构成所述出气孔。
[0014]可选的,所述出气孔的孔径为0.1~0.2μm。
[0015]可选的,所述出气口的孔径为0.1μm。
[0016]可选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出气孔的总面积占所在侧面面积的60~70%。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机。
[00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微气泡发生
器,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处理池的外部,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其他部件位于处理池的内部。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之一:
[0020]本技术的微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简单,多个转盘可产生40~60μm的微气泡云,发泡过程易于控制;
[0021]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应用于水处理装置中,通过控制气体流量调控气浮作业污水的保留时间,可大幅度提升浮选效果,有效去除脂肪、油类、油脂以及悬浮物等,且无需配置水力循环设备,大大降低设置投入成本以及节约污水处理能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微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0、转轴;
[0025]20、转盘;21、出气孔;
[0026]30、转换接头;31、进气口;
[0027]4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石油化工废水、采矿废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等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脂肪、油脂、油脂(FOG)以及悬浮物(TSS),常规的处理方法为气浮法,即利用微气泡技术实现固液分离。现有的微气泡发生器一般采用溶气法去除FOG和TSS,即通过气体压缩机将气体压溶入需气浮作业的污水中,释压后溶解在污水中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释放,释放的气泡能够吸附FOG和TSS,并上升到污水表面,完成气浮的工作引程,但该过程中需配置复杂的水力循环系统控制水流速度以提供气泡浮选所需的水力停留时间,由于污水含悬浮物多、硬度大,导致气泡浮选的效果一般,且极易损害溶气设备。
[0032]针对现有技术问题,参加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发生器,包括:中空的转轴10、多个径向凸出于转轴10的转盘20、转换接头30以及驱动装置40。其中,转盘20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与转轴10的内腔连通,且侧壁设置有出气孔21。转换接头30为一种可
360
°
旋转输送气体介质的密闭旋转连接器,其具有进气口31,且与转轴10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转动密封可通过复合材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来实现,保证微气泡发生器在转动状态下仍能实现气体的稳定输送。驱动装置40与转轴10的另一端连接,起到驱使转轴10和转盘20发生转动的作用。
[0033]当进行污水处理作业时,气体从转换接头30的进气口31进入转轴10的内腔中,由于驱动装置40驱使转轴10和转盘20发生转动,使转轴10和各转盘20的内腔处于相对负压的环境,有助于促使气体快速进入转轴10,且不断注入各转盘20中;在转动离心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气体从出气口释放并被剪切,产生大量微气泡,且随着微气泡数量的增多,可聚集形成微气泡云。
[0034]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技术的微气泡发生器基于气体直接诱导产生微气泡原理,无需考量气体在水体中溶解度,从而达到微气泡浮选的目的。微气泡浮选是根据不同物质的表面性能差异,通过不同物质对液体和气体的作用不同而实现分选的。对于含有不同污染物的水体需不同粒径和不同数量的微气泡,因此如何产生合适于分离污水中FOG和TSS的微气泡,是本技术的关键技术。
[0035]一实施例中,转盘20垂直于转轴10设置。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转盘20在水流环境中受到的阻力,使转盘20能够快速转动而剪切出气口产生的气泡,将其细化形成大量的微气泡。
[0036]为了保证形成均一的微气泡云,一实施例中,转盘20沿转轴10的轴线依次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转轴;多个径向凸出于所述转轴的转盘,所述转盘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与所述转轴的内腔连通,且侧壁设置有出气孔;转换接头,具有进气口,且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驱使所述转轴和转盘发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沿所述转轴的轴线依次等间距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至少一侧面为网面结构,网孔构成所述出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征周陈辉王兆阳王国庆陈雷张勇渭孙淑兰陆彬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