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28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包括进管平台、用于管材定位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带动管材转动的转管机构和倒角机构,定位机构、转管机构和倒角机构均安装于进管平台上;倒角机构包括安装架、摆动刀座、安装于摆动刀座上的刀刃部和驱动摆动刀座摆动的推动装置;摆动刀座的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刀刃部固定连接;刀刃部设置有用于卡合管材内边缘的刃口。本装置能够自动进行管材内倒角的加工,解决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时的废品增多和密封漏水的问题;同时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动作可靠。动作可靠。动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VC排水管材在挤出后会用线上切割机切割成相应的长度,端面与管轴线垂直,切口内外边锋利,存在崩边、错位现象。切口的崩边、错位会造成管材与密封圈过渡圆弧面接触时卡顿,管材因此不能顺畅地内置密封圈,导致管材被挤压和折皱,变成废品,降低生产效率、合格率,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锋利的切口也会造成密封圈被割伤,伤口在连接时被插口牵扯而扩大,影响PVC排水管材的密封性能。
[0003]公开号为“CN212600764U”,公开日为2021年2月26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管材端部外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径向定位机构、轴向定位机构、转管机构、打磨件、调整机构以及升降机构;径向定位机构用于对管材径向定位;轴向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管材轴向定位;转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管材绕轴转动;打磨件设置于所述轴向定位机构的下方,打磨面用于与所述管材的端面成锐角设置,用于打磨所述管材的端部外倒角;调整机构与所述打磨件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打磨件的打磨面与所述管材的端面之前的夹角,以打磨不同角度的外部倒角;升降机构与所述打磨件连接,用于升降所述打磨件。
[0004]上述的中的打磨件、调整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构成的机构只能够加工管材的外倒角,但是其结构无法进行管材的内倒角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能进行内倒角加工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在管材端口出加工内倒角。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包括进管平台、用于管材定位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带动管材转动的转管机构和倒角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所述转管机构和倒角机构均安装于所述进管平台上;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安装架、摆动刀座、安装于所述摆动刀座上的刀刃部和驱动所述摆动刀座摆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摆动刀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刀刃部固定连接;所述刀刃部设置有用于卡合管材内边缘的刃口。
[000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定位机构、转管机构和倒角机构均设置于进管平台的加工端,管材从进管平台的进入端进入至进管平台上,经过进管平台的传送到达定位机构处,定位机构对管材进行定位后,转管机构夹紧管材,倒角机构的推动装置推动摆动刀座转动,使得刀刃部与管材内壁抵接,其中刃口卡合在管材内边缘,转管机构带动管材转动,使得管材相对于刃口相对运动,刃口完成管材的内倒角加工。
[0008]优选的,所述刃口为U形,刃口的其中一侧内壁与管材内边缘抵接,形成锐角的切削角度,可以确保每次切削管材内壁的切削量较为轻微,能加工出细小的过渡性内倒角,避
免了管材扩口在20℃冷水,冷却成型时,因壁厚不均引起端面收缩不均,造成产品端面开裂的问题。而产生的碎屑则可以通过U形刃口的另一侧流出,具有便于排出碎屑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刀座远离所述推动装置的一侧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弹力拉动所述摆动刀座向远离所述推动装置的方向摆动。在进行倒角加工的时候,刀刃部容易受力发生晃动,影响加工的效果。而利用弹性部的弹力确保刀刃部式中保持压在管材内壁上,提高加工的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部的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摆动刀座和所述安装架均设置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挂钩和连接部进行连接固定,其中连接部可以为连接耳,只需要将挂钩装入连接部的安装孔内即可完成安装连接,同样也能方便对弹性部机进行拆卸更换。
[0011]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等动力源件,优选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摆动刀座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推管板、驱动所述推管板移动的驱动装置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进管平台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推管板位于所述倒角机构的一侧。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进管平台将管材向定位机构的一侧输送,当管材的末端触碰推管板,进管平台就停止管材的输送,此时推管板推动管材往回走,直至到达驱动装置的行程极限,该行程极限的位置就是管材的加工位置。感应器开关可以是红外感应开关,当管材前端经过红外感应开关时,继电器工作开始计时(继电器计时时间为管材前端经过红外感应开关至其到达推板后静止的时间),时间到了红外感应开关启动倒角机构和转动机构自动运转,实现倒角加工。
[0013]优选的,所述转管机构包括安装于进管平台上的两个下滚轮、驱动所述下滚轮转动的电机和用于夹紧管材的夹紧滚轮机构;所述夹紧滚轮机构包括用于与管材抵接的上滚轮和驱动所述上滚轮压紧管材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固定在上方的吊臂或者顶板等位置上,升降装置驱动上滚轮压紧管材后,电机驱动下滚轮转动并同时带动管材转动。为了防止材转动时轴向摆动,在下滚轮的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排与所述管材抵接的从动轮。其中升降装置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丝杆手轮结构,通过转动手轮,使得丝杆带动下滚轮压紧管材。
[0014]优选的,所述刀刃部套装于所述摆动刀座内,可沿所述摆动刀座前后移动,使得刀刃部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管材的倒内角加工。
[0015]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倒角机构一侧的吹屑气枪,吹走切削管材的碎屑,防止扩口成型时,在承口管内壁上形成压痕。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自动进行管材内倒角的加工,解决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时的废品增多和密封漏水的问题;同时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动作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刃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弹性部与摆动刀座及安装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推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下滚轮和夹紧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的加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包括进管平台(1)、用于管材定位的定位机构(2)和用于带动管材转动的转管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2)和所述转管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进管平台(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进管平台(1)上的倒角机构(4);所述倒角机构(4)包括安装架(401)、摆动刀座(402)、安装于所述摆动刀座(402)上的刀刃部(403)和驱动所述摆动刀座(402)摆动的推动装置(404);所述摆动刀座(40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4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刀刃部(403)固定连接;所述刀刃部(403)设置有用于卡合管材内边缘的刃口(40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4031)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1)上安装有弹性部(405),所述弹性部(405)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刀座(402)远离所述推动装置(404)的一侧连接,所述弹性部(405)的弹力拉动所述摆动刀座(402)向远离所述推动装置(404)的方向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405)为压缩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密封圈管材扩口机的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405)的两端设置有挂钩(4051),所述摆动刀座(402)和所述安装架(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冠锋梅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