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66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包括壳体和水箱,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水箱;所述壳体的内壁包裹安装有降温夹层,所述水箱的正面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管,所述降温夹层的背面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嵌合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换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箱安装有降温夹层、输送泵、输出管和回流管,装置通电后输送泵对水箱内部的冷水产生吸力,当冷水经由输送泵传导至输出管内部时,输出管将冷水引导至降温夹层的内部,与此同时回流管在负压的作用下将降温夹层内部吸热完成后的冷凝水,排放至水箱的内部再次冷却,从而完成装置整体的的冷却循环,提升装置降温效率。升装置降温效率。升装置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降温设备
,具体为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工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而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同时,现代汽车的拥有量也在逐渐提升,其中现代汽车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因,发动机过热,致使车辆熄火,为应对此种情况的发生,便诞生了降温设备,对降低发动机外表面的温度和对发动机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降温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0004]1.对比文件CN211202103U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降温装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储水箱内部转动安装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上端穿出所述储水箱,所述调节丝杠位于所述储水箱内部的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外侧连接有四根弹性伸缩杆,四根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向所述储水箱的四个内壁延伸且连接有刮板,用于对所述储水箱内壁进行刮清。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储水箱内壁进行刮清,防止水垢影响储水箱的使用寿命,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该降温装置,因其缺少冷水循环部件,致使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循环降温,继而影响装置降温效率。
[0005]2.现有的降温设备,因其缺少温度控制部件,致使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降温所用冷凝水的温度进行控制,进而影响装置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包括壳体和水箱,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水箱;
[0008]所述壳体的内壁包裹安装有降温夹层,所述水箱的正面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尾端延伸至降温夹层的内部,所述降温夹层的背面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尾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0009]所述壳体的顶部嵌合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换气孔。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降温壳,所述降温壳的内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散热片。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制冷片,且制冷片与散热片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位于降温壳的前方,且温度控制器与制冷片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降温壳的内侧安装有换气扇,且换气扇位于散热片的一侧。
[0014]优选的,所述降温壳的内侧安装有拦截网,且拦截网位于换气扇的一侧。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数字温度表,且数字温度表的尾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降温夹层、输送泵、输出管和回流管,装置通电后输送泵对水箱内部的冷水产生吸力并将冷水排放至输出管的内部,输出管连接输送泵的输出端和降温夹层的一侧,当冷水经由输送泵传导至其内部时,输出管在输送泵输出端压力的作用下,将冷水引导至降温夹层的内部,回流管连接降温夹层的一侧和水箱的一侧,当水箱的内部因输送泵输入端的吸力产生负压时,回流管在负压的作用下将降温夹层内部吸热完成后的冷凝水排放至水箱的内部再次冷却,从而完成装置整体的的冷却循环,提升装置降温效率。
[0018]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温度控制器,使用装置前根据待降温装置的实际情况,设定所需冷凝水的温度,装置通电后温度控制器对水箱内部冷凝水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冷凝水温度低于装置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将电能传导至制冷片的内部,为冷凝水降温,当温度高于装置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切断传导至制冷片内部的电能,对冷凝水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装置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水箱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降温壳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2、水箱;3、降温夹层;4、输送泵;5、输出管;6、回流管;7、盖板;8、换气孔;9、降温壳;10、散热片;11、制冷片;12、温度控制器;13、换气扇;14、拦截网;15、数字温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
[0026]实施例一,包括壳体1和水箱2,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水箱2,壳体1为其外表面和内部安装的水箱2、降温夹层3、盖板7和数字温度表15提供固定点,同时为放置在其内部的待降温装置提供收纳空间,水箱2为其内部填充的冷凝水提供收纳空间,同时为其内部安装和外表面安装的输送泵4、降温壳9、制冷片11和温度控制器12提供固定点;壳体1的顶部嵌合连接有盖板7,覆盖在壳体1的顶部,为壳体1的顶部提供遮挡,盖板7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换气孔8,保证在壳体1内部温度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壳体1的内部可与外部环境发生
气体交流,防止因温度剧烈变化,致使壳体1内部的空气发生膨胀或收缩影响装置外形,水箱2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降温壳9,为其内侧安装的散热片10、换气扇13和拦截网14提供固定点,降温壳9的内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散热片10,因散热片10和制冷片11均采用超导体材质制成,当制冷片11通电后在电势差的作用下电能使制冷片11吸收的热量随电能传导至散热片10的内部,水箱2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制冷片11,且制冷片11与散热片10电性连接,当电能经由温度控制器12传导致制冷片11的内部时,因散热片10和制冷片11均采用超导体材质制成,此时制冷片11在电势差的作用下,对外部环境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随电能传导至散热片10的内部,从而对水箱2内部的冷凝水进行降温,降温壳9的内侧安装有换气扇13,且换气扇13位于散热片10的一侧,装置通电后换气扇13转动加速散热片10与外部环境的气体交流,辅助散热片10将热量排放至外部环境中,降温壳9的内侧安装有拦截网14,且拦截网14位于换气扇13的一侧,布置在换气扇13的一侧,防止外部环境中的大颗粒灰尘进入降温壳9的内部,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数字温度表15,且数字温度表15的尾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变换进行检测,并将温度变化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出来,方便使用者对装置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包括壳体(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水箱(2);所述壳体(1)的内壁包裹安装有降温夹层(3),所述水箱(2)的正面安装有输送泵(4),所述输送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管(5),且输出管(5)的尾端延伸至降温夹层(3)的内部,所述降温夹层(3)的背面连接有回流管(6),且回流管(6)的尾端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所述壳体(1)的顶部嵌合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换气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降温壳(9),所述降温壳(9)的内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散热片(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制冷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纳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