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及油箱加工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36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及油箱加工生产线,其中,装置包括:限位工作台及切割机构,限位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切割机构包括:把手、主轴、旋转轴、切割刀及泵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利用多限位柱及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手工切割油箱泵口时的压力实现油箱的全方位定位,防止油箱在切割泵口时晃动,保证加工精度;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油箱泵口安装油泵需要锁扣的结构特点,通过设置有多个凸台的泵环与锁扣的配合,将切割机构与油箱快速锁紧,提高加工效率;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把手与主轴相对位置的变化,使切割刀的刀尖在穿透油箱壁部与悬空在油箱上方两种状态之间迅速切换,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及油箱加工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对具有一定柔性的元件、零件、部件、配件或附件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及油箱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规则及体型较小的实体进行开孔,一般是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但是对于空心的薄壳实体比如油箱而言,自动化设备需要精确控制固定力度,否则容易造成开孔物体的损坏。
[0003]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67435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液压油箱开孔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塑料液压油箱开孔装置包括:底板1、顶板2、螺杆3、顶端伺服电机4、移动块5、电机6、电控伸缩杆7、开孔器8、控制板9、底端伺服电机11、输出齿轮12、转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齿轮15、电动伸缩杆16及压板17;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将塑料液压油箱放置到底板1的顶端,通过电动伸缩杆16推动压板17对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固定处理,压力传感器和防滑层对塑料液压油箱的压力进行一定的控制,且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通过顶端伺服电机4带动电控轮,对电控伸缩杆7进行一定的纵向移动,通过顶端伺服电机4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啮合带动移动块5移动,对电控伸缩杆7进行一定的横向移动,电控伸缩杆7底端安装有摄像头定位,可对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定位处理,从而通过电机6带动电控伸缩杆7旋转,且电控伸缩杆7向下运动,从而对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开孔处理,且可通过对开孔器8的更换,从而对不同要求的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开孔处理,可通过底端伺服电机11带动电动伸缩杆16的转动,从而对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翻转开孔处理。
[0004]上述技术专利所提供的塑料液压油箱开孔装置虽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塑料液压油箱进行一定的保护,但对于自动开口设备零配件的生产精度、装配精度及程序内坐标配置精度皆要求极高,否则要么油箱。
[0005]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具有一定柔性的元件、零件、部件、配件或附件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及油箱加工生产线。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工作台及切割机构,所述限位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油箱在限位工作台上的侧方位移动;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把手、主轴、旋转轴、切割刀及泵环,所述主轴可转动设置,所述把手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切割刀连接在主轴的下端,且刀尖偏离主轴轴心线的距离等于油箱泵口的半径;所述泵环上设置有多个凸台,用于适配油箱泵口处的多个锁扣以锁定所述切割机构与油箱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切割机构锁定于油箱,且所述把
手垂直于主轴的状态下,所述切割刀的刀尖穿透油箱的壁部。
[0009]本技术所提供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预先嵌入有锁扣的油箱放置在限位工作台上(多个限位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已预先设置好,只需将重量较小的油箱放置进去即可,所花费时间极少);其次将切割机构中泵环的凸台对准锁扣之间的间隙放置下去,然后旋转切割机构即可完成切割机构与油箱的快速锁定;再次旋转把手,使把手垂直于主轴,并使刀尖穿透油箱壁部;最后旋转把手,使把手带动切割刀切割油箱壁,直至油箱泵口形成即可。
[0010]现有的自动开口设备一则需要利用压力传感器小心控制压板对于油箱壁的压力,二则需要设置防滑层以防止压板无法压紧油箱,三则需要通过顶端伺服电机、电控轮、电控伸缩杆、螺杆、移动块及电机6对油箱进行一定的定位处理,不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对于自动开口设备零配件的生产精度、装配精度及程序内坐标配置精度皆要求极高,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得到高精度泵口的油箱。
[0011]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本技术一方面利用多限位柱的限位工作台对油箱的前后左右下五个方位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利用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手工切割油箱泵口时的压力锁定油箱上方位的相对位置,以此来通过极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油箱的全方位定位,防止油箱在切割泵口时晃动,保证加工精度;再一方面本技术利用油箱泵口安装油泵需要锁扣的结构特点,通过设置有多个凸台的泵环与锁扣的配合,将切割机构与油箱快速锁紧,提高加工效率;又一方面本技术利用把手与主轴相对位置的变化,使切割刀的刀尖在穿透油箱壁部与悬空在油箱上方两种状态之间迅速切换,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0012]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主轴的中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极限位置保持不变,下极限位置随主轴的下移而下移。
[0013]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弹簧的作用在于,其可以始终保持对主轴的向下顶持力,保证主轴上下移动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刀尖插入并穿透油箱壁时油箱壁对刀尖产生的反作用力不会导致主轴向上移动,减小了在刀尖插入并穿透油箱壁时需要对主轴施加的手动下压力,提高了易操作性。
[0014]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端与泵环固定连接,上端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缘。
[0015]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支架一方面可以将泵环与主轴连接在一起(此处指的是横向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即切割机构本身不会晃动),另一方面可以为主轴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
[0016]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主轴的外缘,下端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支架之间,且下端面与所述弹簧相抵接。
[0017]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主轴安装在轴套上,可旋转及轴向运动,相当于滑动旋转副连接;相对于主轴直接安装在支架上端内侧而言,轴套的设置一则可以在简化支架结构的同时,增加主轴的移动导向高度(该高度即是轴套上端的高度);二则在轴套磨损的情况下,无需更换整个支架,操作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
[0018]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泵环的下端面贴合有泵圈,所述泵圈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用于在切割油箱泵口时向下顶持油箱表面,同时向上顶持泵环。
[0019]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在没有泵圈的情况下,泵环与锁扣的连接需要过渡配合来保证泵环与锁扣的连接稳定性,但这种情况下,泵环与锁扣之间仍然保留有一定的间隙,会产生轻微的晃动,从而影响油箱泵口的加工精度;而在设置有泵圈的情况下,泵环与油箱表面皆受到泵圈的顶持,没有间隙,二者相对位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也不会产生晃动的问题,因此,泵圈的设置提高了油箱泵口的加工精度。
[0020]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动轮及滚轮轴,所述滚轮轴设置在所述把手面向主轴一端,所述滚动轮套设在滚轮轴外缘,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滚动轮分别位于把手的左右两侧,所述滚动轮用于在与主轴平行状态的把手相对主轴旋转时减小摩擦力。
[0021]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若要通过旋转把手使主轴上下移动,使主轴在需要切割泵口时下移,在泵口切割完成后上移,且把手在切割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工作台及切割机构,所述限位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油箱在限位工作台上的侧方位移动;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把手、主轴、旋转轴、切割刀及泵环,所述主轴可转动设置,所述把手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切割刀连接在主轴的下端,且刀尖偏离主轴轴心线的距离等于油箱泵口的半径;所述泵环上设置有多个凸台,用于适配油箱泵口处的多个锁扣以锁定所述切割机构与油箱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切割机构锁定于油箱,且所述把手垂直于主轴的状态下,所述切割刀的刀尖穿透油箱的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中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极限位置保持不变,下极限位置随主轴的下移而下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端与泵环固定连接,上端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主轴的外缘,下端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支架之间,且下端面与所述弹簧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油箱开口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环的下端面贴合有泵圈,所述泵圈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用于在切割油箱泵口时向下顶持油箱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周旋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特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