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59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涉及通风系统领域,包括风箱,风箱的底部贯穿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主体,外壳的两侧均连接有防尘网,风箱的内部设置有隔音组件,风箱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阻尼器、支撑座、限位块、弹簧、扭簧和密封套,在需要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保养时首先将限位块转动结束对支撑座的限位,之后滑动支撑座使安装架失去支撑点向下掉落,之后通过液压阻尼器减缓安装架的下降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对结构造成损伤,安装架向下移动后使风机主体从风箱中移出从而便于维护保养,方便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方便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方便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工厂在使用风机时通常需要通过固定结构将风机固定在风箱的内部。
[0003]现有的风机固定结构通常采用螺栓将风机固定在风箱的内部,导致工作人员在对风机进行维护时需要通过爬梯攀爬至风箱的上方打开风箱或通过风箱入口钻入风箱内对风机进行维护,不便于维护保养,且现有的风机固定结构通常厚度单薄而风机在工作时由于功率较大会有较多的噪音,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员情绪波动,隔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以解决不便于维护和隔音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包括风箱,所述风箱的底部贯穿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主体,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风箱的内部设置有隔音组件,所述风箱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通过将限位块转动结束对支撑座的限位,之后滑动支撑座使安装架失去支撑点向下掉落,之后通过液压阻尼器减缓安装架的下降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对结构造成损伤,安装架向下移动后使风机主体从风箱中移出从而便于维护保养,隔音组件通过吸音棉将风机主体发出的大部分噪音进行吸收,使风机主体所散发出的噪音减少从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风箱外表面两侧和背部两侧的四个液压阻尼器、安装于风箱内部下方的滑轨、连接于风箱内壁的密封套和连接于风箱底部的转动架,且四个所述液压阻尼器的一端均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滑轨的底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转动架的内部安装有扭簧,所述转动架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保养时首先将限位块转动结束对支撑座的限位,之后滑动支撑座使安装架失去支撑点向下掉落,之后通过液压阻尼器减缓安装架的下降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对结构造成损伤,安装架向下移动后使风机主体从风
箱中移出从而便于维护保养。
[0009]进一步的,所述隔音组件包括连接于风箱内部的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底部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底部连接有散热鳍片。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吸音棉将风机主体发出的大部分噪音进行吸收,使风机主体所散发出的噪音减少从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吸音棉吸收大量噪音后内部温度会升高,吸音棉温度升高后通过导热块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内,避免吸音棉温度升高吸音效果被减弱,之后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风箱的内部,之后通过风机主体吹出的风将热量吹走,同时由于散热鳍片呈波浪形使散热鳍片周围的气流相对不稳定,从而使气流与散热鳍片的表面碰撞,避免灰尘粘连在散热鳍片的表面影响散热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通过螺栓与外壳拆卸连接,且所述外壳通过螺栓与安装架拆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向下移动后使风机主体从风箱中移出从而便于维护保养,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拧松螺栓将防尘网、外壳和风机主体从安装架上拆卸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防尘网、外壳和风机主体装回安装架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呈“L”字形,且所述支撑座和支撑块均通过滑块和滑轨与风箱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通过转动架与风箱转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和风机主体进入风箱内后工作人员停止拉动支撑座使弹簧失去压力驱动支撑座复位对安装架进行支撑,支撑座移动后扭簧失去压力驱动限位块复位对支撑座进行限位,防止支撑座受到压力产生位移导致安装架掉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均呈波浪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风箱的内部,之后通过风机主体吹出的风将热量吹走,同时由于散热鳍片呈波浪形使散热鳍片周围的气流相对不稳定,从而使气流与散热鳍片的表面碰撞,避免灰尘粘连在散热鳍片的表面影响散热效果。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液压阻尼器、支撑座、限位块、弹簧、扭簧和密封套,在需要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保养时首先将限位块转动结束对支撑座的限位,之后滑动支撑座使安装架失去支撑点向下掉落,之后通过液压阻尼器减缓安装架的下降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对结构造成损伤,安装架向下移动后使风机主体从风箱中移出从而便于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结束后先转动限位块结束对支撑座的限位,限位块转动的同时向扭簧施加压力使扭簧转动蓄力,之后滑动支撑座使支撑座移动将弹簧压缩,同时支撑座对限位块进行限位防止限位块复位,之后向上抬起安装架使安装架携带风机主体进入风箱内部,同时液压阻尼器缩回,安装架和风机主体进入风箱内时通过密封套增加结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安装架和风机主体进入风箱内后停止拉动支撑座使弹簧失去压力驱动支撑座复位对安装架进行支撑,支撑座移动后扭簧失去压力驱动限位块复位对支撑座进行限位,防止支撑座受到压力产生位移导致安装架掉落,方便对风机主体进行维护;
[0019]2、本技术通过吸音棉、导热块、散热鳍片,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吸音棉将风机主体发出的大部分噪音进行吸收,使风机主体所散发出的噪音减少从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吸音棉吸收大量噪音后内部温度会升高,吸音棉温度升高后通过导热块将热量传递至
散热鳍片内,避免吸音棉温度升高吸音效果被减弱,之后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风箱的内部,之后通过风机主体吹出的风将热量吹走,同时由于散热鳍片呈波浪形使散热鳍片周围的气流相对不稳定,从而使气流与散热鳍片的表面碰撞,避免灰尘粘连在散热鳍片的表面影响散热效果,减少噪音的散发。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导热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风箱;2、调节组件;201、液压阻尼器;202、安装架;203、支撑座;204、限位块;205、转动架;206、支撑块;207、滑块;208、滑轨;209、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包括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1)的底部贯穿有安装架(202),所述安装架(202)的内部连接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主体(5),所述外壳(4)的两侧均连接有防尘网(6),所述风箱(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组件(3),所述风箱(1)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密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分别安装于风箱(1)外表面两侧和背部两侧的四个液压阻尼器(201)、安装于风箱(1)内部下方的滑轨(208)、连接于风箱(1)内壁的密封套(211)和连接于风箱(1)底部的转动架(205),且四个所述液压阻尼器(201)的一端均与安装架(202)相连接,所述滑轨(208)的底部连接有滑块(207),所述滑块(207)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206),所述支撑块(206)的一侧连接有弹簧(209),所述支撑块(206)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203),所述转动架(205)的内部安装有扭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照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强鑫环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