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的制造成型
,具体为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的装焊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核电厂中主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其作用是把一种介质的热量传给另一种介质。换热器的数量众多、型号各异,比如有蒸汽发生器,低压、高压加热器,冷凝器和冷却器等,而无论是哪一种型号的换热器都是由换热元件组成的。其中,对于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来说,现有的制造工艺是采用整体机加工成形的方法,采用专用设备对蜂窝状内孔进行深孔钻削。然而,这种加工工艺经常受到加工长度的限制,无法完成较长换热元件的加工,且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加工方法对于本领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与现有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采用整体加工工艺不同,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是把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分割成若干形状相同的外齿板,然后将这些外齿板和若干内管在装焊装置上拼接焊接成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机构、第一压紧机构以及第二压紧机构,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换热元件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底座长度方向断开布置,所述凹槽的断开部分为焊接空位,所述焊接空位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以方便进行焊接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套设在所述换热元件的两端,所述定位机构上设有多个第一调整螺杆,调节多个所述第一调整螺杆可实现对换热元件的压紧定位;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每个凹槽所在的底座部位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压紧机构;所述第二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的内表面,其数量与第一压紧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的内表面与所述换热元件的外表面相抵接,穿过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设有多个第二调整螺杆,调节所述第二调整螺杆可压紧第二压紧机构,从而压紧所述换热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构成与所述换热元件外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与所述换热元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之间的距离由所述凹槽的槽口侧向其槽底侧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为平面,多个所述凹槽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分别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换热元件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为六角套,所述六角套的内表面形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陈浩浩,周迎平,陈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