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反应堆内构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644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一种核反应堆内构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在原材料上划十字中心线并标记角度,对饼形锻件的中心点进行钻点孔定位,采用套料钻对打点处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板厚的一半,已经完成一半的孔内打入木楔,将锻件翻转并进行找正并进行打孔定位,将钻孔套穿并将孔内余料芯棒吊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套料钻的加工方式并优化加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加工成本,加工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工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工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反应堆内构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内构件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内构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堆内构件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除燃料组件及其相关组件以外的所有其他构件,是核电厂核岛的核心主设备,特殊的作用决定了堆内构件的结构复杂,有堆芯上板、上支承板、堆芯下板、堆芯支承板、格架板等各类板类零件,该类零件上均开有大尺寸通孔;同时,为了满足特殊工况要求,堆内构件原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加工工艺性差,断屑差且排屑困难。
[0003]对于φ225,深368大直径深孔加工,传统工艺为钻—扩—镗加工;1、钻加工通常采用φ80钻头钻穿。选用普通麻花钻,切削参数为S=150~200r/min,F=10~15mm/min,钻头长径比较大约4.6倍,加工到深处切削参数有所下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多次进行抬刀并手动排屑;2、扩加工选用扩孔钻,切削参数为S=80~150r/min,F=10

12mm/min,同样也存在刚性较差,多次抬刀排屑的问题;3、镗加工选用双边镗刀,切深单边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内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待加工的饼形锻件上划十字中心线,并用振动笔在饼形锻件上标记角度,并将标记线引至外圆;步骤二、在饼形锻件的中心点进行钻点孔,确定饼形锻件上其余孔的位置,并在孔心位置进行打点步骤三、孔位确定无误后,采用套料钻对打点处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板厚的一半,钻孔时需要采用已经验证好的套料刀和钻孔方案,加工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排屑是否正常;步骤四、在已经完成一半的孔内打入木楔,母木楔采用锥形并进行固定于孔内;步骤五、木楔固定牢固后,将饼形锻件进行翻转,以十字中心线为基准进行找正,重复步骤二的工作并在饼形锻件的反面进行打孔定位;步骤六、重复步骤三的工作,将钻孔套穿;步骤七、对孔内余料芯棒进行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华安王永佳周承操董明亮朱斌张少威唐炼郝磊王盛魏煌臻李莹卢柯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