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52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熟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包括:分解炉、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预热解炉、回转窑和多级预热器,其中:所述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分别设置在分解炉侧壁上的下部、上部;所述预热解炉与分解炉侧壁连通,且该连通处位于下三次风管的下方;所述回转窑的窑尾与多级预热器的下料口连接,所述多级预热器还与分解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泥窑炉通过预热解炉将分解炉所需的燃料(煤粉)在分解炉外先进行加热,预热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还原能力,其进入分解炉后、回转窑后可将窑头燃烧器产生的大部分氮氧化物消除掉,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熟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水泥生产线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其中,水泥窑炉是煅烧水泥熟料的主要设备,生料在分解炉经过分解后进入回转窑中进一步煅烧成水泥熟料。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分解炉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分解炉所需的煤粉在一次风的作用下,以常温的状态直接通过送粉管道或简易的燃烧器送入分解炉,低氮燃烧能力不足,仅靠低氮燃烧实现不了超低排放。(2)需要采用SNCR或SCR等脱硝工艺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浓度,但需要大量的还原剂,导致运行费用高。(3)SNCR或SCR等脱硝工艺采用的还原剂主要为氨气,在脱销过程中容易造成一部分未反应的氨逃逸出气,浪费了还原剂的同时,还导致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其在燃料煤粉进入分解炉之前先进行预分解,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包括:分解炉、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预热解炉、回转窑和多级预热器,其中:所述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分别设置在分解炉侧壁上的下部、上部。所述预热解炉与分解炉侧壁连通,且该连通处位于下三次风管的下方。所述回转窑的窑尾与多级预热器的下料口连接,所述多级预热器还与分解炉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预热解炉包括外壳、引燃腔管、点火器和二次风管,其中:所述外壳的尾端固定在分解炉的侧壁上,且与分解炉炉腔连通,所述引燃腔管密封连接在外壳的头端,所述点火器插入在引燃腔管中,所述二次风管固定在外壳的尾端侧壁上且两者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燃腔管中还设置有火检。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窑头中设置有燃烧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多级预热器包括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三级预热器、四级预热器和五级预热器,其中,所述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三级预热器、四级预热器、分解炉的进料口依次连接,所述五级预热器的下料口与回转窑的窑尾连接,且五级预热器与分解炉的出气口和四级预热器均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三次风管与窑头连接,所述燃尽风管与下三次风管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预热器与生料回收装置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生料回收装置与换热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与烟气净化装置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解炉的侧壁上还连接有水蒸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泥窑炉通过预热解炉将分解炉所需的燃料(煤粉)在分解炉外先进行加热,以便于析出煤粉中的挥发分,然后对煤粉进行初步燃烧,最后进入分解炉中继续燃烧,由于预热解过程中不产生氮氧化物或氮氧化物的浓度非常低,同时预热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还原能力,其进入分解炉后、回转窑后可将窑头燃烧器产生的大部分氮氧化物消除掉。经上述处理后,水泥窑炉的氮氧化物可以实现超低排放,无须再投入SNCR或SCR等脱硝工艺。另外,本技术的这种水泥窑炉不需要对窑头燃烧器进行变动,不影响回转窑的正常运行,对现有水泥生产装置的改动小,易于快速投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代表:1

分解炉、2

下三次风管、3

燃尽风管、4

预热解炉、4.1

外壳、4.2

引燃腔管、4.3

点火器、4.4

二次风管、5

回转窑、5.1

窑尾、5.2

窑头、6

燃烧器、7

一级预热器、8

二级预热器、9

三级预热器、10

四级预热器、11

五级预热器、12

水蒸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进一步说明。
[0022]参考图1,示例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包括:分解炉1、下三次风管2、燃尽风管3、预热解炉4、回转窑5和多级预热器,其中:
[0023]所述下三次风管2、燃尽风管3分别设置在分解炉1侧壁上的下部、上部。
[0024]所述预热解炉4包括外壳4.1、引燃腔管4.2、点火器4.3和二次风管4.4,其中:所述外壳4.1的尾端固定在分解炉1的侧壁上,且与分解炉1炉腔连通,该连通处位于下三次风管2的下方。所述引燃腔管4.2密封连接在外壳4.1的头端,所述点火器4.3插入在引燃腔管4.2中,所述二次风管4.4固定在外壳4.1的尾端侧壁上且两者连通。
[0025]所述多级预热器包括一级预热器7、二级预热器8、三级预热器9、四级预热器10和五级预热器11,其中,所述一级预热器7、二级预热器8、三级预热器9、四级预热器10、分解炉1的进料口依次连接。所述五级预热器11的下料口与回转窑5的窑尾5.1连接,且五级预热器11与分解炉1的出气口和四级预热器10均连接,烟气携带物料一起进入五级预热器11中,物料落入窑尾5.1中,二烟气依次经过五级预热器11、四级预热器10、三级预热器9、二级预热器8、一级预热器7后排出。所述回转窑5的窑头5.2中设置有燃烧器6,以便于点燃进入回转窑中的煤粉染料,对生料分解的产物进一步煅烧得到水泥熟料。所述下三次风管2与窑头5.2连接,所述燃尽风管3与下三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炉、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预热解炉、回转窑和多级预热器,其中:所述下三次风管、燃尽风管分别设置在分解炉侧壁上的下部、上部;所述预热解炉与分解炉侧壁连通,且该连通处位于下三次风管的下方;所述回转窑的窑尾与多级预热器的下料口连接,所述多级预热器还与分解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解炉包括外壳、引燃腔管、点火器和二次风管,其中:所述外壳的尾端固定在分解炉的侧壁上且两者连通,所述引燃腔管密封连接在外壳的头端,所述点火器插入在引燃腔管中,所述二次风管固定在外壳的尾端侧壁上且两者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腔管中还设置有火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水泥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窑头中设置有燃烧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张玉斌蒋海涛李刚林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然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