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浚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41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浚船,通过设置在排放管下端的调节式支撑装置来进行辅助支撑,以达到分散承载和降低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作用的目的,具体的,调节式支撑装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排放管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节支撑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通过单独升降第一调节部或第二调节部即可实现支撑部的转动调节,通过同时升降调节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并使得两者的升降程度相同即可实现支撑部的整体升降调节,而在同时升降调节并使得两者的升降程度不同时即可实现支撑部的升降调节和转动调节,能够充分满足排放管的支撑需求,有利于充分分散承载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载荷。承载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载荷。承载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浚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疏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疏浚船。

技术介绍

[0002]图5是现有的疏浚船进行淤泥清仓的工作示意图,其中,疏浚船400上设置有抽排系统401、排放管402以及起吊立架403,抽排系统401连接淤泥储存仓并能够将淤泥从中抽出,排放管402转动连接抽排系统401的输出口,起吊立架403设置有连接排放管402的钢缆,起吊立架403通过收卷或放卷钢缆而使得排放管402能够绕排放管402的排放口的中心轴线转动,进一步的,在整个清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依靠钢缆拉紧排放管402而使得其稳定对接运输船500,以保证淤泥清仓作业的稳定进行。
[0003]在实际的清仓作业过程中,由于排放管402容易受管中淤泥冲击作用、船体晃动以及风力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发生摆动,而排放管402又仅由起吊立架403进行承载和转动调节,导致钢缆及起吊立架403所受到应力变幅大,容易出现疲劳损伤而发生钢缆断裂或立架结构形变的现象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疏浚船,通过将排放管的重力分散承载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疏浚船,包括:
[0006]疏浚船本体,设置有能够转动调节的排放管;
[0007]调节式支撑装置,设置有安装座、支撑部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所述疏浚船本体上,所述支撑部能够升降调节和转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适配的凹槽,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能够升降调节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升降端铰接所述支撑部,所述调节机构通过升降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而控制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排放管进行升降调节和/或转动调节。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疏浚船,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09]本技术所提出的疏浚船,通过设置在排放管下端的调节式支撑装置来进行辅助支撑,以达到分散承载和降低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作用的目的,具体的,调节式支撑装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排放管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节支撑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通过单独升降第一调节部或第二调节部即可实现支撑部的转动调节,通过同时升降调节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并使得两者的升降程度相同即可实现支撑部的整体升降调节,而在同时升降调节并使得两者的升降程度不同时即可实现支撑部的升降调节和转动调节,能够充分满足排放管的支撑需求,有利于充分分散承载起吊立架所受的应力载荷。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缓冲结构,这样即可通过缓冲结构实现一定程度的应力吸收,有利于提高整个调节式支撑装缓冲和承载
能力。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结构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立柱,通过弹性立柱的弹性形变即可发挥缓冲作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排放管适配,这样即可使得排放管与凹槽之间为柔性接触,能够在利用缓冲垫发挥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的同时,避免刚性接触对排放管造成损伤。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缓冲垫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以用于提高其耐久度和使用寿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凹槽的内径与排放管的外径相同,而缓冲垫的内径则小于排放管的外径,这样即可实现排放管放置在凹槽内时能够充分压实缓冲垫,进而使得缓冲垫能够充分发挥缓冲作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部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伸缩缸,通过伸缩缸的伸缩即可实现第一调节部的升降调节。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缩缸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缸座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铰接所述支撑部,所述缸座能够移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这样通过移动调节缸座的位置即可实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之间的间距调整,进而能够进一步满足实际的支撑承载需求。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伸缩缸设置有定位板和连接座,所述定位板沿所述伸缩缸的移动调节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定位孔的螺栓或螺钉,所述缸座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显然,这里通过将连接座固定连接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即可实现整个第一调节部的位置调整,进而实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之间的间距调整。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部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能够升降调节的升降杆组件,通过升降杆组件的升降调节即可实现第二调节部的升降调节。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移动杆和套筒,所述套筒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移动杆的一端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部,显然,这里通过调节移动杆伸入或伸出套筒的长度即可实现升降杆组件的升降调节,进而实现整个第二调节部的升降调节。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移动杆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移动杆通过在第二连接孔内穿设连接第一连接孔的螺栓或螺钉而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显然,这里使得第二连接孔对应固定连接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即可实现移动杆的位置移动调整,进而实现整个第二调节部的升降调节。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移动杆的下端对应设置有外螺纹,这样即可使得移动杆螺纹连接套筒,区别于上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螺栓连接方式,这里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即可转动移动杆而使其沿套筒移动,进而快速实现整个第二调节部的升降调节。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倾斜连接套筒的加强杆,以用于提高整个第二调节部的安装稳定性和承载强度。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安装座内设置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可设置若干重量不同的配重块,这样通过调整配重块的位置和数量即可实现安装座的重心调整,能够在提高整个调节式支撑装置在疏浚船上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工作过程的支撑稳定性。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节式支撑装置支撑排放管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浚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浚船本体,设置有能够转动调节的排放管;调节式支撑装置,设置有安装座、支撑部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所述疏浚船本体上,所述支撑部能够升降调节和转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排放管适配的凹槽,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能够升降调节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升降端铰接所述支撑部,所述调节机构通过升降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而控制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排放管进行升降调节和/或转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缓冲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弹性立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排放管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堃吴立群林荣卓尹成国黎峻玮刘玉兰林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