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0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9
一种快速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和穿设在壳体中的导体;壳体包括容置有激励源和动力装置的第一壳体、供导体断开部分滑落的第二壳体,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产生驱动力,可驱动动力装置断开导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导体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并通过限位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快速开关,零部件少,组装简单方便,绝缘性能好,重量轻,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开关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控制和电动汽车领域,具体属于电路保护及控制用开关器件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控制和电动汽车保护器件除了传统的热熔熔断器,已经存在一种快速切断电路的开关,该开关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有效的保护器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快速开关为激励保护装置,即短时间内利用激励源驱动绝缘的动力装置断开与电路连接的导体形成物理断口,从而断开电路。常规的快速开关基础结构组成为绝缘壳体以及依次穿设在壳体中的激励源、动力装置和导体,动力装置位于激励源和导体之间。激励源目前多采用电触发式烟火气体发生器,烟火气体发生器被触发后,产生高压的火药气体驱动动力装置断开导体。
[0003]专利文件CN201921590330.5描述了上述类型的外部驱动型快速开关结构,其中所描述的结构包括上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激励源和活塞(即动力装置)、以及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导电板(即导体),在第二壳体容置腔底部单独设置了垫块,垫块作用为吸收动力装置运动完毕的残余冲击能量和对导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此结构的缺点在于:垫块在吸收残余能量的同时可能自身碎裂导致碎裂小块从第二壳体容置腔底部的排气通道掉出,对使用空间中周围其他器件产生影响;垫块结构较复杂,相对壳体来说体积较小,不易装配,且极易漏装导致产品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第二壳体对导体的限位并不充分,可能使导体在旋转180度后还能装配在第二壳体上,也可能使导体与第二壳体组装完毕后导体还能晃动,从而降低快速开关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快速开关结构,零部件少,装配简单快速,重量轻,体积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和穿设在壳体中的导体;壳体包括容置有激励源和动力装置的第一壳体、供导体断开部分滑落的第二壳体,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产生驱动力,可驱动动力装置断开导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导体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并通过限位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导体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导体相对两侧边处间隔开设有定位用缺口。
[0007]优选地,在相对导体所述缺口位置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端面处分别设置对导体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
[0008]优选地,在供动力装置穿过的空腔相对两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柱和固定孔;第一壳体上的定位柱与第二壳体上的固定孔对接,固定孔与第二壳体的定位柱对接;在所述导体对应所述定位柱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定位
柱穿过导体的通孔与固定孔对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定位柱形状不同。
[0009]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组安装固定孔;每组安装固定孔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壳体上,另一个位于第二壳体对应位置处;每组安装固定孔中,一个为台阶孔,另一个为与台阶孔相配合的凸台孔。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排气通道、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一端开口与第二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另一开口与设置在第一壳体空腔腔壁上的排气凹槽连通;第二排气通道与壳体外部连通;在动力装置初始位置及导体断开前,所述排气凹槽与位于动力装置与激励源间的空腔不连通。
[0011]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内设置有过滤栅格。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数道加强筋。
[0013]优选地,在第二壳体空腔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有呈网格状排布的数个第三排气通道,在第三排气通道一侧的空腔底部设置有吸能筋。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三排气通道的高度从导体断开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
[0015]优选地,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空腔相对两侧上设置有相连接的滑槽,在第一壳体滑槽靠近导体一端设置有对动力装置进行初始位置限定的限位缺口,在第二壳体滑槽上设置有限制动力装置死点位置的限位台阶,所述第二壳体滑槽的尺寸沿着动力装置运动的方向连续缩小。
[0016]优选地,第二壳体空腔靠近导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台阶,位于空腔处的导体部分折弯呈凹型结构容置于所述限位台阶处。
[0017]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处的空腔相对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加长密封距离的弧形凸棱。
[0018]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开关壳体结构,通过注塑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激励源、动力装置、压盖及导体组装形成快速开关。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处的凹凸结构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定位、密封及导体的定位,避免了使用密封装置;通过导体的U型结构使导体断开处位于第二壳体的空腔中,通过压紧凸棱压紧导体与第二壳体空腔中,进一步实现对导体断开处的密封,防止电弧飞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通过导体缺口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导体缺口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实现导体的定位;通过在第二壳体底部一体成型吸能筋,避免了额外使用缓冲垫;通过连接固定孔的凸台孔和台阶孔嵌套设计,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固定时绝缘性能;通过第一壳体上设置的加强筋结构和第二壳体底部外设置的多个工艺孔,降低了快速开关的整体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开关,零部件少,组装简单方便,绝缘性能好,重量轻,体积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快速开关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快速开关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导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第二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接触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图8中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8中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图示进行具体说明。
[0030]参看图1至图2,快速开关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导体3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对接,导体30穿设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接触面间,导体30的两端位于壳体外部。
[0031]壳体,包括相对接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为注塑成型,材质为绝缘材质。参看图3至图5,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空腔101。在空腔101远离第二壳体一端内设置为台阶孔,在台阶孔内安装有激励源40,激励源40与空腔密封接触。密封接触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接触面间设置密封件实现。
[0032]在激励源外部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盖板112,用于压紧激励源40将其固定在空腔101中。激励源40接收激励信号一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和穿设在壳体中的导体;壳体包括容置有激励源和动力装置的第一壳体、供导体断开部分滑落的第二壳体,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产生驱动力,可驱动动力装置断开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导体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并通过限位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导体相对两侧边处间隔开设有定位用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对导体所述缺口位置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端面处分别设置对导体进行定位的限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供动力装置穿过的空腔相对两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柱和固定孔;第一壳体上的定位柱与第二壳体上的固定孔对接,固定孔与第二壳体的定位柱对接;在所述导体对应所述定位柱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定位柱穿过导体的通孔与固定孔对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定位柱形状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组安装固定孔;每组安装固定孔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壳体上,另一个位于第二壳体对应位置处;每组安装固定孔中,一个为台阶孔,另一个为与台阶孔相配合的凸台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少波王欣石晓光戈西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