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65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将质量1:1的功能涤纶短纤维和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浸泡25min~35min,浴比为1:10;染色:使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对纤维进行常温常压染色,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2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染色浴比1:40,用冰醋酸将PH控制在4~6,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染色工艺简单,节约资源的优点并且还消除了两种纤维存在染色竞染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改性功能性涤纶是在常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成聚酯中引入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和第四单体聚乙二醇。改性功能性涤纶的大分子含有磺酸基,它能与阳离子染料以离子键结合。引入聚乙二醇用来改善分子链的柔顺性和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降低纤维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从而实现常压下阳离子染色。阳离子染料是腈纶的专用染料。腈纶在90℃上染率快速上升,改性涤纶则在80℃上染率快速上升,这与各纤维的玻璃化转化温度是一致的。将改性功能性涤纶纤维与腈纶纤维同浴染色时,改性功能性涤纶的上染速率比腈纶快,因此会引起改性涤纶和腈纶纤维的色差,相关研究者已大范围的研究改性涤纶与腈纶纤维共浴染色工艺。改性功能性涤纶纤维降低了纤维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当80℃左右,纤维无定形区链段运动达一定程度时,分子链间形成瞬间孔穴大于染料分子,分散染料通过扩散,使改性功能性涤纶纤维常温常压上染。现有的改性功能性涤纶纤维/腈纶纤维为分浴染色,程序较为复杂,浪费资源,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在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将改性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下同浴染色,且两纤维染色接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浸泡:改性液采用1%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

3%非离子低温抱合剂,0.01%

0.05%分散螯合剂,0.05%

0.1%乳化剂含有一种或多种试剂和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将质量1:1的功能涤纶短纤维和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浸泡25min~35min,浴比为1:10;
[0010]染色:将低温分散染料黄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05

1%o.w.f;将阳离子金黄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04

1%o.w.f,将阳离子蓝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18

2%o.w.f。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2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染色浴比1:40,用冰醋酸将PH控制在4~6,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
水洗烘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具有染色工艺简单,节约资源,实现了改性功能性涤纶纤维与腈纶纤维同浴常温染色,并解决了两种纤维存在染色竞染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06g用去离子水配成20ml溶液,将1g功能涤纶短纤维和1g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浸泡25min~35min;染色:将低温分散染料黄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9%o.w.f,阳离子金黄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1%o.w.f,阳离子蓝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18%o.w.f。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控制染色浴比1:40,用已配的1g/L冰醋酸调节PH为4.5,染色工艺结束后,水温降至60℃左右取出,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最终,得到了冬驼黄的改性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无明显颜色差别。实施例2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04g用去离子水配成20ml溶液,将1g功能涤纶短纤维和1g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浸泡25min~35min;
[0023]染色:将低温分散染料黄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05%o.w.f,阳离子金黄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04%o.w.f,阳离子蓝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2%o.w.f。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控制染色浴比1:40,用已配的1g/L冰醋酸调节PH为4.5,染色工艺结束后,水温降至60℃左右取出,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最终,得到了古奇蓝的改性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无明显颜色差别。实施例3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04g用去离子水配成20ml溶液,将1g
功能涤纶短纤维和1g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浸泡25min~35min;
[0029]染色:将低温分散染料蓝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3%o.w.f,阳离子黄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84%o.w.f,阳离子蓝染料配成1g/L溶液,在上述浸泡纤维的锥形瓶中加入0.5%o.w.f。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控制染色浴比1:40,用已配的1g/L冰醋酸调节PH为4.5,染色工艺结束后,水温降至60℃左右取出,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最终,得到了云翠绿的改性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无明显颜色差别。尽管己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将质量1:1的功能涤纶短纤维和腈纶短纤维置于所述改性液中浸泡25min~35min,浴比为1:10;染色:使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对纤维进行常温常压染色,先升温至80℃,升温速度为3℃/min,保温10min~20min,后升温至100℃,升温速率1℃/min,保温60min,其中染色浴比1:40,PH控制在4~6,将染色后的短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短纤维置于5g/L的皂洗液中,在60℃搅拌保温3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功能性涤纶/腈纶短纤维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采用1%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

3%非离子低温抱合剂,0.01%

0.05%分散螯合剂,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根徐亚兰戴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