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66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配匀染剂添加到包含毛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载体、分散剂、元明粉、pH值调节剂的染液中,染液的pH值为4.5~5;织物入染,升温至95~100℃,保温上染,然后降温水洗;按质量百分比计,复配匀染剂的主要组成为1%~7%的移染修补剂、4%~20%毛用酸性匀染剂、0.5%~8%的渗透消泡剂和70%~93%的水。染液中的复配匀染剂不仅能提高涤纶在低温条件下的上染率,改善上染过程中分散染料沾色羊毛纤维的现象,还能在染色不匀时起到移染作用,降低色花产生的几率;毛涤混纺织物染色产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到4级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染色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毛/涤混纺织物一般采用酸性/分散染料二浴法染色:首先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毛涤混纺织物,织物水洗后再采用酸性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二浴法染色效果好,但是工艺路线长,对纤维损伤大。
[0003]改进的技术方案如《毛纺科技》2009年5月第37卷第5《毛涤织物一浴染色工艺的影响因素》所公开的酸性/分散染料低温载体一浴法,通过优选对羊毛沾色少的载体PEW、分散剂NNO以及染液pH值确定优化的染色工艺,减少沾色,提高染色牢度。
[0004]上述工艺的缺陷在于:虽然试验中采用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同浴的方式,但与混纺织物相比,存在于不同织物中的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并非缠结接触状态,染色试样布面上无法充分显示上染过程中分散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沾色结果。实际生产中,上染过程中的沾色会导致布面产生深浅不一的色花、染色不匀问题,特别是浅色品种的混纺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染色方法,采用复配的匀染剂降低分散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沾色,提高分散染料的低温上染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配匀染剂添加到包含毛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载体、分散剂、元明粉、pH值调节剂的染液中,所述染液的pH值为4.5~5;织物入染,升温至95~100℃,保温上染,然后降温水洗;
[0007]按质量百分比计,复配匀染剂的主要组成为1%~7%的移染修补剂、4%~20%毛用酸性匀染剂、0.5%~8%的渗透消泡剂和70%~93%的水。
[0008]进一步的,配置染液前包括配置复配匀染剂的步骤。与将复配匀染剂的组分单独加入染液相比,复配匀染剂以混合物形式加入,有助于毛涤混纺织物的色牢度。进一步的,染液的pH值为4.5~5。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按质量百分比计,主要组成为2%~4%的移染修补剂、8%~15%毛用酸性匀染剂、2%~5%的渗透消泡剂和78%~87%的水,所述染液中复配匀染剂的浓度为6~10g/L。进一步的,染液中复配匀染剂的浓度为7.4~9.3g/L。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染修补剂为选自联盛修补剂LE、传化修补剂TF

202、传化修色剂TF

204、传化修补剂TF

21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移染修补剂为传化修补剂TF

202。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毛用酸性匀染剂为选自阿白格SET、阿白格B、阿白格PLUS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毛用酸性匀染剂为阿白格SET。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渗透消泡剂为选自汽巴福禄FFW、汽巴福禄FFA中的一种
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渗透消泡剂为汽巴福禄FFW。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载体为载体PEW,所述染液中分散染料的浓度为0.15~1%o.w.f,所述载体PEW的浓度为1.1~2g/L。进一步的,分散染料的浓度为0.15~1%o.w.f,添加复配匀染剂的染液中载体PEW的浓度为1.3~1.7g/L。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NNO,所述染液中分散剂NNO的浓度为1.7~2.3g/L。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染修补剂为传化修补剂TF

202,所述毛用酸性匀染剂为阿白格SET,所述渗透消泡剂为汽巴福禄FFW。采用该复配匀染剂优选的组合,毛涤混纺织物的色差更小,布面颜色均匀。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染液中元明粉的浓度为6~10%。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保温上染时长为1~1.5h,降温至60℃水洗,所述毛用活性染料为纳兰洒脱染料。
[0018]更进一步的,包含毛涤混纺织物的染液先升温至65~75℃,保温反应预定时间后,以0.8~1.2℃/min的升温速度升至95~100℃,再保温上染。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0]该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染色方法的染液中包含复配匀染剂,不仅能提高涤纶在低温条件下的上染率,改善上染过程中分散染料沾色羊毛纤维的现象,还能在染色不匀时起到移染作用,降低色花产生的几率;
[0021]一浴染色制得的毛涤混纺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待染织物:50/50毛涤混纺织物(尺寸为50cm*50cm)
[0024]实施例1的染色工艺过程:
[0025]S1、按照下表分别配置三种浅色染液:
[0026][0027][0028]按质量百分比计,复配匀染剂采用4%的传化修补剂TF

202,11.5%的毛用酸性匀染剂阿白格SET,3.5%渗透消泡剂汽巴福禄FFW和81%的水,常温混合搅拌,直至体系变成无色透明液体。
[0029]S2:室温下将50/50毛涤混纺织物加入染液中,浴比1:15,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98℃,保温染色1h,以2℃/min的速率降温至60℃清洗,再降至室温。
[0030]染色织物的检测:
[0031]1、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按照GB3921

1997标准评定,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按AATCC8

1996标准评定;
[0032]2、采用电脑测色配色仪Datacolor650随机测定染色织物中2个不同点位置,重复测试10次:测试点之间的ΔE≤1的计为合格,ΔE>1的计为不合格。
[0033]实施例1染色织物的检测结果:
[0034]1、50/50毛涤混纺织物的色牢度
[0035][0036][0037]2、50/50毛涤混纺织物的色差评价结果
[0038]色差良率测试次数均为20次,实施例1测试结果:浅黄、嫩绿和粉红染料染色的50/50毛涤混纺织物色差合格次数均为20次。
[0039]实施例2
[0040]2.1复配匀染剂是否预先复配对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染色的影响
[0041]实施例2

1中染液的组成、染色工艺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复配匀染剂中的组分按照以下浓度直接加入染液中,0.32g/L的传化修补剂TF

202,0.92g/L的毛用酸性匀染剂阿白格SET,0.28g/L渗透消泡剂汽巴福禄FFW和6.48g/L的水。
[0042]实施例2

1染色织物的检测结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复配匀染剂添加到包含毛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载体、分散剂、元明粉、pH值调节剂的染液中,所述染液的pH值为4.5~5;织物入染,升温至95~100℃,保温上染,然后降温水洗;按质量百分比计,复配匀染剂的主要组成为1%~7%的移染修补剂、4%~20%毛用酸性匀染剂、0.5%~8%的渗透消泡剂和70%~93%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复配匀染剂的主要组成为2%~4%的移染修补剂、8%~15%毛用酸性匀染剂、2%~5%的渗透消泡剂和78%~87%的水,所述染液中复配匀染剂的浓度为6~10 g/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染修补剂为选自联盛修补剂LE、传化修补剂TF

202、传化修色剂TF

204、传化修补剂TF

21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涤混纺织物的一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用酸性匀染剂为选自阿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明何良陶雅芸杨强丁巧英侯莉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