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加氨纶面料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棉加氨纶面料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纺织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包括动物毛纤维、麻纤维、棉纤维等,其中棉纤维作为纺织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天然纤维,其具有舒适柔软、透气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佳等优点,且其与人体皮肤亲近,无静电等不良反应,是一种极为优异的纺织纤维;但棉纤维由于回弹性差,容易缩水等劣势,在很多场合并不适合单独进行纺织。氨纶是一种回弹性极好的功能性纤维,在纺织纤维原料中加入氨纶原料混纺,能够极大的提升面料的弹性。氨纶在混纺过程中,一般作为纱芯,在其外表面包覆棉纤维,形成包缠纱。但由于氨纶纤维与棉纤维相比,其染色性较差,其与棉纤维具有较大的色差。在成布后,在受力弹性变形时,容易露出纱芯,这就导致布料感官上存在色差。同时,氨纶纤维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高,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出现弹力丧失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染色和定型工艺在氨纶混纺面料的加工过程中,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棉加氨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加氨纶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以氨纶纱作为芯纱,棉纱作为包纱,制备成双层包缠纱;将双层包缠纱在针织机上织造为坯布;B、面料染色,包括:B1、前处理:采用浓度为2g/L冰醋酸水溶液对坯布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在浸轧机内进行,浸轧温度维持在70
‑
90℃,轧余率在20%;浸轧完成后在70
‑
8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含水率≤5%;B2、染色:在染色箱内加入经分散机调整好的分散型染料溶液,并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5
‑
6;将坯布转运至染色箱内进行浸泡染色,染色温度维持在80
‑
90℃,染色时长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汇艺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