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262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和方法,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极和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水质检测系统还包括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第一泵和第二容器;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容器和计量单元;第二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计量单元选择性地连通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第三容器、检测池和第二泵设置在循环流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活化效率高等优点。活化效率高等优点。活化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特别涉及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性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单位为毫克/升。其值越高,表明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越多,污染越严重。生化需氧量能相对的表示出微生物可分解有机污染物的量,符合水体自净化的实际情况,因而在水质监测和评价方面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在线监测仪,由于成本低、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快速方便等特点,是未来应对水质重金属快速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0003]目前,国外已经有不少开发成商品的BOD微生物传感器出售。自1983年日本将BOD传感器开发成商品,从而使BOD生物传感器走上了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轨道。如今国内也有不少的微微生物膜法BOD分析仪问世,沈阳分析仪器厂生产过SXI

V型快速BOD测定仪,天津赛普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BOD

220型分析仪等。随着水质在线监测需求的增加,微微生物膜法BOD在线分析仪也得到一定发展。200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刘长宇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传感器式生化需氧量在线监测仪(CN 101000341 A),在实验室BOD分析设备基础上增加采样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2015年,该研究团队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升级改造,专利技术了另外一种在线生化需氧量检测方法及装置(CN105116031A),对整个流程进行简化处理。然而,微微生物膜法BOD实验室或在线分析仪在应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微微生物膜需要提前在实验室活化好带到现场更换,操作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极和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水质检测系统还包括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包括:
[0008]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第一泵和第二容器;
[0009]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容器和计量单元;
[0010]第二切换模块,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计量单元选择性地连通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
[0011]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所述第三容器、检测池和第二泵设置在循环流路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方法,该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3]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方法,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膜现场活化阶段和检测阶段,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阶段包括步骤:
[0014](A1)第一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第一容器内的活化液依次经过第一泵和第一切换模块后进入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的微生物膜活化;
[0015](A2)排出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活化液;取出所述微生物膜,并安装在检测单元内;
[0016](A3)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活化液依次经过第一泵、第一切换模块、计量单元和第二切换模块后进入第三容器;
[0017](A4)第二泵工作,所述第三容器内的活化液在所述检测单元、第二泵和第三容器组成的回路内循环流动,所述检测单元内的微生物膜活化;
[0018](A5)停止循环,排出所述回路内的活化液;
[0019](A6)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第四容器内的缓冲液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和计量单元;
[0020](A7)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所述计量单元内的缓冲液经过第二切换模块后进入第三容器;
[0021](A8)第二泵工作,所述第三容器内的缓冲液在所述检测单元、第二泵和第三容器组成的回路内循环流动;
[0022](A9)停止循环,排出所述回路内的缓冲液。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使得微生物膜的活化和水样检测同步进行,且在在用的微生物膜的使用寿命之前提前在现场在线活化,做到检测池内微生物膜的无缝衔接;
[0025]1.自动化活化;
[0026]微生物膜的活化池活化、上机活化和信号恢复均自动化进行,降低了活化难度;
[0027]2.水样检测和微生物膜的现场活化池活化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0028]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2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生物膜现场活化阶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

2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成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
[0034]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极和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具有进口和出口;
[0035]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包括:
[0036]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所述第一容器11的出口依次连接第一泵21和第二容器12;
[0037]第一切换模块31,所述第一切换模块31用于使所述第一泵21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容器12和计量单元41;
[0038]第二切换模块32,所述第二切换模块32用于使所述计量单元41选择性地连通第三容器13和第四容器14;
[0039]第三容器13和第四容器14,所述第三容器13、检测池51和第二泵22设置在循环流路上。
[0040]为了实现自动化排废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还包括:
[0041]第三切换模块33,所述第三切换模块33用于使所述第一泵21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容器11和第五容器15;所述第一泵21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切换模块33和第二容器12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极和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具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系统还包括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第一泵和第二容器;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容器和计量单元;第二切换模块,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计量单元选择性地连通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所述第三容器、检测池和第二泵设置在循环流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还包括:第三切换模块,所述第三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五容器;所述第一泵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切换模块和第二容器间液体的流动;第五容器,所述第五容器连通所述第三切换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还包括:第四切换模块,所述第四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检测池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三容器和第五容器;所述第二泵用于实现所述第四切换模块和第三容器间液体的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装置还包括:第五切换模块,所述第五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二泵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三容器和第四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池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盲孔,所述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盲孔,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盲孔内。6.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方法,所述基于微生物膜现场活化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膜现场活化阶段和检测阶段,所述微生物膜现场活化阶段包括步骤:(A1)第一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第一容器内的活化液依次经过第一泵和第一切换模块后进入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的微生物膜活化;(A2)排出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活化液;取出所述微生物膜,并安装在检测单元内;(A3)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切换,第一泵工作,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活化液依次经过第一泵、第一切换模块、计量单元和第二切换模块后进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郭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