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61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有通式(Ⅰ)所示的、优选在4位具有基团A和B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5或6的环烷基的苯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子功能材料,更详细地说,特别涉及含有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的、反复氧化还原的稳定性优良、因此可适用于例如含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空穴输送剂等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
技术介绍
例如,如日本特开平06-00197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07-090256号公报所记载,近年来,将具有光电转换功能和可逆的氧化还原功能的、且其本身可形成非晶形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电子功能材料,如作为空穴输送剂使用的发光元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或半导体等各种电子设备备受瞩目。为了得到含有这种有机化合物的非晶形膜,已知例如下述方法如日本特开平11-174707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将聚碳酸酯等粘合剂树脂和该有机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涂布、干燥而形成非晶形膜的方法;或者据日本特开平08-291115号公报记载,当其本身可形成非晶形膜的所谓被称作“星爆形”分子的含氮多核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时,将其蒸镀在基板上,形成非晶形膜的方法等。如果是用这些方法中使用粘合剂树脂的方法形成的非晶形膜,则由于该有机化合物在被粘合剂树脂稀释的同时受其影响,因此不能充分地发挥电子功能材料本来的功能。并且,即便借助于粘合剂树脂形成了常温下稳定的非晶形膜,该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本身的玻璃化温度低、耐热性差,在非晶形膜的稳定性或寿命上也有问题。被称作“星爆形”分子的含氮多核芳香族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大致分为3组,即三苯基胺骨架者(三苯胺类)、三氨基苯骨架者(三氨基苯类)和三苯基苯骨架者(三苯基苯类)。作为三苯基胺类,据日本特开平01-224353号公报记载,已知4,4’,4”-三(N,N-二苯基氨基)三苯基胺(TDATA)、4,4’,4”-三(N-苯基-N-间甲苯基氨基)三苯基胺(间-MTDATA);进一步,据日本特开平08-291115号公报记载,还已知4,4’,4”-三(N-(2-萘基)-N-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等。这些三苯基胺类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可通过蒸镀法形成非晶形膜,但TDATA、间-MTDATA不易具有耐热性,而TNATA由于具有110℃左右的玻璃化温度,虽然耐热性优良,但容易结晶,因此在非晶形膜的稳定性上有问题。作为三苯基苯类,据《バンド一·テクニカル·レポ一ト》、第2号、第9~18页(1998年)记载,已知1,3,5-三(4-N,N-二苯基氨基苯基)苯(TDAPB)、1,3,5-三(4-(N-甲苯基-N-苯基氨基苯基)苯(MTDAPB)。这些三苯基苯类形成非晶形膜、具有0.6~0.7V的氧化电位,但由于氧化还原为不可逆的,因此缺乏作为空穴输送剂之类的电子功能材料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作为三氨基苯类已知有1,3,5-三(N-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MTDAB)。它们的氧化电位为0.6~0.7V,但由于氧化还原为不可逆的,因此,同样缺乏作为有机电子功能材料的实用性。另外,作为氧化还原可逆的、氧化电位在0.5~0.7V的范围、耐热性优良、利用蒸镀可形成非晶形膜的有机化合物,日本特开2004-155754号公报提出了1,3,5-三(N-(对-甲基苯基)-N-(1-萘基))氨基苯(对-MTPNAB)、1,3,5-三(N-(对-甲基苯基)-N-(4-联苯基)氨基)苯(对-MTPBAB)。这些对-MTPNAB或对-MTPBAB虽然氧化还原是可逆的,氧化电位也高,玻璃化温度分别高达87℃和98℃,但反复进行氧化还原时,氧化曲线的峰电流有降低的倾向,因此有作为有机电子功能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充分的可能。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有机电子功能材料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光电转换功能、氧化还原为可逆的、其本身可形成非晶形膜、玻璃化温度高,而且即便在反复的氧化还原中,峰电流值的变化也小,因此稳定性优良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这种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可适用于例如含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空穴输送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 (式中,A和B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可相同也可不同。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5或6的环烷基,n为0、1、2或3。))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在循环伏安图中,扫描速度20mV/秒时的50次循环曲线的峰电流偏差在峰电流平均值±10%以内。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含有上述有机电子功能材料的空穴输送剂、和具有含有这种空穴输送剂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附图说明图1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之一例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有机电子功能材料1,3,5-三(4-(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苯(对-DMTDAPB)的示差扫描热量测定(DSC)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有机电子功能材料1,3,5-三(4-(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苯(对-DMTDAPB)的循环伏安图。图4为比较例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1,3,5-三(对-(N-苯基-N-间甲苯基)-氨基苯基)苯(间-MTDAPB)的示差扫描热量测定(DSC)曲线。图5为比较例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1,3,5-三(对-N-苯基-N-间甲苯基)-苯基)苯(间-MTDAPB)的循环伏安图。图6为显示具有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时间-辉度特性(实施例2),所述空穴输送层以含有本专利技术的1,3,5-三(4-(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苯(对-DMTDAPB)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作为空穴输送剂;以及作为比较例的、具有以1,3,5-三(对-N-苯基-N-间甲苯基)-苯基)苯(间-MTDAPB)作为空穴输送剂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时间-辉度特性(比较例2)的图。图7为显示具备含有铜酞菁的空穴注入层和含有本专利技术有机电子功能材料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实施例2)、具备含有2-TNATA的空穴注入层和含有本专利技术的对-DMTDAPB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实施3)、具备含有2-TNATA的空穴注入层和含有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α-NPD)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比较例3)以及具备含有铜酞菁的空穴注入层和含有α-NPD的空穴输送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比较例4)的各自电压-辉度特性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含有通式(I) (式中,A和B为通式(II)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5或6的环烷基,n为0、1、2或3)所示的基团,可相同也可不同。)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因此,在上述通式(I)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中,基团A和B为具有上述烷基或环烷基的苯基、末端苯基上具有上述烷基或环烷基的联苯基,优选为对联苯基、末端苯基上具有上述烷基或环烷基的三(ter)联苯基,优选为对三联苯基、或末端苯基上具有上述烷基或环烷基的四(quater)联苯基,优选为对四联苯基、基团A和B可相互相同也可互不相同。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通式(I)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基团A和B优选在4位(对位)具有上述烷基或环烷基的苯基,含有这种1,3,5-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Ⅰ)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在循环伏安图中,扫描速度20mV/秒时的50次循环曲线的峰电流偏差在峰电流平均值±10%以内,    ***  (Ⅰ)    式中,A和B为通式(Ⅱ)所示的基团,可相同也可不同,    ***  (Ⅱ)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5或6的环烷基,n为0、1、2或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1-5 322782/20041.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所示的1,3,5-三(4-(N,N-二芳基氨基)苯基)苯类,在循环伏安图中,扫描速度20mV/秒时的50次循环曲线的峰电流偏差在峰电流平均值±10%以内, 式中,A和B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可相同也可不同,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5或6的环烷基,n为0、1、2或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子功能材料,其含有基团A和B为在4位具有碳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司信隆稻山香织稻田宏城田靖彦
申请(专利权)人:坂东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