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603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包括预制短柱、底板和暗梁,预制短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空腔,预制短柱的上端预埋有轨道预埋件,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穿接有第一钢筋;底板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沿轨道纵向间隔布置的预制柱底区域、预埋在预制柱底区域上且能伸入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的第二钢筋以及预埋在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的第三钢筋;预制短柱安装在预制柱底区域上,预制短柱的空腔内浇注有连接第一、第二钢筋的混凝土;暗梁浇注在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暗梁内设有连接第一、第三钢筋的钢筋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该检修坑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标准化程度高、连接强度高、整体精度高的优点。体精度高的优点。体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列车检修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柱式检修坑是城市轨道交通场段中必需的一种列车检修设施。目前,现浇柱式检修坑是国内使用范围最广的柱式检修坑施工形式。
[0003]传统现浇柱式检修坑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
[0004]首先浇筑检查坑底板及暗梁,并预留检查坑短柱钢筋。短柱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在沿轨道方向架设一条定位钢轨,将检查坑短柱顶的轨道预埋件扣于定位钢轨上,再在短柱预留钢筋四周支模浇筑混凝土,让轨道预埋件与短柱浇筑在一起,待短柱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及定位钢轨。
[0005]传统现浇柱式检查坑数量多,因此需要分次浇筑,多次预留,施工步骤繁琐,而且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在过往项目中暴露出以下缺点:
[0006](1)短柱内钢筋密集,且短柱与短柱之间的间距较小,现场作业空间受限制,导致现场钢筋绑扎较困难,施工不方便。
[0007](2)由于短柱尺寸较小,需使用金属模板施工,因此容易产生跑模现象,导致混凝土形成蜂窝、露石等,影响工程质量。
[0008](3)由于上部需铺设轨道,对短柱的平面定位和高度定位要求极高,而底板与短柱的预留纵向钢筋平面定位难度大,容易出现定位偏差,导致需要重新植筋以解决偏差问题。
[0009](4)由于短柱施工精度控制难度大,易发生钢筋长度不够现象,使柱顶混凝土保护层过厚,进而导致使用期间轨道预埋件下柱头劈裂。/>[0010](5)柱顶扣件辅助埋板下混凝土难以浇筑密实,容易出现空鼓,需要二次修补方可保证扣件与短柱的连接强度。
[0011](6)施工工序繁琐,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期短、标准化程度高、连接强度高、整体精度高的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及其施工方法。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其包括预制短柱、底板和暗梁,所述预制短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空腔,所述预制短柱的上端预埋有轨道预埋件,所述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穿接有第一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沿轨道纵向从所述预制短柱相对的两个侧面伸出;所述底板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沿轨道纵向间隔布置的预制柱底区域、预埋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上且能伸入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的第二钢筋、以及预埋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的第三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和所述第三钢筋均沿垂直于轨道方向从所述底板的表面伸出;所述预制短柱垂直地安装在所
述预制柱底区域上,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内浇注有连接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的混凝土;所述暗梁浇注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所述暗梁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三钢筋相连。
[0014]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设有多个可供所述第一钢筋穿接的穿筋孔,所述穿筋孔与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连通。
[0015]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侧壁设有可供混凝土浇注至预制短柱空腔内的浇注孔。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1,制作预制短柱,所述预制短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空腔,在预制短柱的上端预埋轨道预埋件,并在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预留多个可供所述第一钢筋穿接的穿筋孔;
[0018]步骤2,在检修坑区域内浇注底板,并根据预制短柱的分布位置,在底板的横向两侧划分多个沿轨道纵向间隔布置的预制柱底区域,同时以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为暗梁浇注区域,且在预制柱底区域上预埋能伸入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的第二钢筋,在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预埋第三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均沿垂直于轨道方向从底板的顶部伸出;
[0019]步骤3,测量及修整底板预制柱底区域的平整度,将预制短柱吊装至预制柱底区域的正上方,预制短柱落下时,保证底板上预埋的第二钢筋伸入预制短柱的空腔内;
[0020]步骤4,通过柱头标高调平装置,将多根预制短柱的柱头标高调整至同一高度上进行定位;预制短柱定位后,在预制短柱与底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向该间隙浇注坐浆层,保证预制短柱与底板之间连接密实;
[0021]步骤5,在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穿接第一钢筋,第一钢筋沿轨道纵向从预制短柱相对的两个侧面伸出;在暗梁浇注区域上绑扎钢筋笼,使钢筋笼分别第一钢筋和第三钢筋相连;
[0022]步骤6,向预制短柱的空腔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分别与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相连,使预制短柱与底板相连;
[0023]步骤7,安装暗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暗梁,使暗梁、底板、预制短柱形成一个整体。
[0024]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预制短柱的横向两侧同一高度上分别预埋第一定位角钢。
[0025]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柱头标高调平装置包括第二定位角钢和顶升驱动单元,所述第二定位角钢沿轨道纵向布置,所述第二定位角钢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顶升驱动单元;
[0026]使用所述柱头标高调平装置对多根预制短柱进行柱头标高调整时,在多根纵向同列的预制短柱的横向两侧的第一定位角钢的下方位置分别水平架设一根第二定位角钢,并通过顶升驱动单元驱动第二定位角钢与第一定位角钢贴合,同时带动多根预制短柱升降来实现柱头标高调整。
[0027]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顶升驱动单元为手动千斤顶、电动千斤顶或液压千斤顶。
[0028]作为上述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在预制短柱与底板之间至少预留20mm的间隙。
[0029]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0](1)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现浇暗梁+预制短柱的柱式检修坑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现浇做法,降低了柱式检修坑的施工难度,提高了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工厂预制的方式制作的预制短柱,可以大大提高柱构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有效地避免现浇立柱产生的跑模现象。
[003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预制短柱优化为空腔柱,满足短柱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预制短柱的重量,方便预制短柱运输和安装,同时,底板上的第二钢筋,能够伸入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精度要求与现浇方案相比更加宽松,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重新植筋,解决了现场绑扎钢筋困难的问题。
[0032](3)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短柱及轨道预埋件的整体预制,能够一次性保证预制短柱及其顶端的轨道预埋件的连接强度和整体精度,显著地提升了预制短柱及其预埋构件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而且预制短柱内竖向钢筋长度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有效地避免出现柱顶保护层厚度过大的现象,解决了由于现浇工艺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短柱、底板和暗梁,所述预制短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空腔,所述预制短柱的上端预埋有轨道预埋件,所述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穿接有第一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沿轨道纵向从所述预制短柱相对的两个侧面伸出;所述底板的横向两侧设有多个沿轨道纵向间隔布置的预制柱底区域、预埋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上且能伸入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的第二钢筋、以及预埋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的第三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和所述第三钢筋均沿垂直于轨道方向从所述底板的表面伸出;所述预制短柱垂直地安装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上,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内浇注有连接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的混凝土;所述暗梁浇注在所述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所述暗梁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三钢筋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设有多个可供所述第一钢筋穿接的穿筋孔,所述穿筋孔与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短柱的空腔侧壁设有可供混凝土浇注至预制短柱空腔内的浇注孔。4.一种预制空腔柱装配式柱式检修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预制短柱,所述预制短柱具有下端开口的空腔,在预制短柱的上端预埋轨道预埋件,并在预制短柱的下段部位预留多个可供所述第一钢筋穿接的穿筋孔;步骤2,在检修坑区域内浇注底板,并根据预制短柱的分布位置,在底板的横向两侧划分多个沿轨道纵向间隔布置的预制柱底区域,同时以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为暗梁浇注区域,且在预制柱底区域上预埋能伸入预制短柱的空腔内的第二钢筋,在预制柱底区域的纵向两侧区域上预埋第三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均沿垂直于轨道方向从底板的顶部伸出;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飞廖新龙农兴中肖鹏崔忠乾张洵陈永亮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