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部电压发生器和包括该发生器的智能卡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
2020
‑
0084735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0003]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智能卡,更具体地说,涉及智能卡的内部电压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4]智能卡,也称为芯片卡或集成电路(IC)卡,根据设备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接触卡、非接触卡和组合卡(或“混合卡”)。接触卡在其表面上包括接触端子,外部电源被提供给该接触端子。非接触式卡包括例如天线的非接触端子,其接收射频信号以产生电源电压和数据信号。组合卡可以在接触模式下作为接触卡操作,在非接触模式下作为非接触卡操作。任何上述类型的智能卡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纹认证的指纹传感器,以允许安全的数据通信,例如,付款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示例实施例提供在智能卡中的内部电压发生器来执行指纹认证。示例实施例还提供包括能够在接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卡的内部电压发生器,所述内部电压发生器包括:模式检测器,被配置为产生指示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之一的模式信号,所述智能卡被配置为当在所述接触模式中与外部读卡器直接接触时提供输入电压,并且在所述非接触模式中不直接接触外部读卡器而提供输入电压;开关电容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整流输入电压获得的整流电压来产生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低压降(LDO)调节器,其包括误差放大器,其中所述LDO调节器响应于所述模式信号可操作以:在所述接触模式中,用所述第二驱动电压驱动误差放大器以产生误差电压,并基于所述误差电压调节第二驱动电压以产生第一输出电压,以及在所述非接触模式中,用所述第一驱动电压驱动误差放大器以产生误差电压,并基于所述误差电压调节第二驱动电压以产生第一输出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误差放大器连接在电源端子和接地电压端子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反馈电压和参考电压之间的差以输出所述误差电压,所述电源端子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之一,并且所述LDO调节器包括:极性选择器,被配置为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之间以基于模式信号的极性提供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中的每一个;第一功率晶体管,其连接在第二驱动电压端子和输出节点之间,以提供第一输出电压;第一功率开关,其连接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第二功率晶体管,其与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并联连接在第二驱动电压端子和输出节点之间,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类型;第二功率开关,其连接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之间;以及反馈电路,其连接在所述输出节点和接地电压之间,被配置为对第一输出电压进行分压以提供反馈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是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源极耦合到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一功率开关,漏极耦合到所述输出节点,以及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其漏极耦合到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源极耦合到所述输出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栅极
‑
漏极电压不同于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
‑
源极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在所述接触模式下,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响应于第一功率开关控制信号而导通,并将所述误差电压施加到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栅极,并且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响应于第二功率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关断,并且将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断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在所述非接触模式下,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响应于第一功率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关断,并且将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晶体管的栅极断开,以及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响应于第二功率开关控制信号而导通,并将所述误差电压施加到所述第二功率晶体管的栅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极性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模式信号,在所述接触模式下分别向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正输入端提供所述参考电压和所述反馈电压。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极性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模式信号,在所述非接触模式下分别向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提供所述参考电压和所述反馈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进一步包括:电压选择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模式信号向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电源端子提供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之一。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电压选择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接触模式下基于模式信号向误差放大器的电源端子提供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以及被配置为在所述非接触模式下基于模式信号向误差放大器的电源端子提供所述第二驱动电压。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输出节点和接地电压之间的第一反馈电阻器和第二反馈电阻器,所述第一反馈电阻器和所述第二反馈电阻器在反馈节点处彼此连接,并且所述反馈电路被配置为提供反馈节点的电压作为反馈电压。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进一步包括:电压调节器,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以产生第二输出电压,以及其中,所述开关电容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容器转换器,被配置为将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开关电容器转换器,被配置为将第一驱动电压转换成第二驱动电压,以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小于所述整流电压,并且所述第二驱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容器转换器包括:第一开关,其连接在接收所述整流电压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切换;电容器,其耦合在所述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第二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第二节点和提供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的第四节点之间,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切换;第三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第三节点和接地电压之间,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切换;以及第四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之间,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开
关控制信号而被切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电压发生器,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响应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而导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