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该车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18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35
本公开涉及车辆及该车辆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具备:罐,具有圆筒形状的罐主体和设置于上述罐主体的轴向的第一端的接头;托架,使用上述接头,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将上述罐主体固定于上述车辆的车身;以及固定装置,具有在上述罐主体的上述轴向的第二端包围上述罐主体的外周面并且夹紧保持上述罐主体的包覆部、和与上述包覆部设置为一体并固定于上述车身的固定部。的固定部。的固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该车辆的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及该车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7

206042中公开有具备保持罐的接头部分并固定于车身的颈部固定件的固定机构。
[0003]在日本特开2017

206042所记载的固定机构中,要求罐具有接头。在罐在其两端具有接头的情况下,能够在两个端部固定罐。但是,存在仅在罐的一个端部设置接头的情况、即使在另一端部存在接头也不能用于固定的形状的情况,对于轴向的第二端侧,期望不使用接头的固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具备罐的车辆。该车辆具备:罐,具有圆筒形状的罐主体、和设置于上述罐主体的轴向的第一端的接头;托架,构成为使用上述接头来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将上述罐主体固定于上述车辆的车身;以及固定装置,上述固定装置具有:包覆部,构成为在上述罐主体的上述轴向的第二端包围上述罐主体的外周面并且夹紧保持上述罐主体;和固定部,构成为与上述包覆部设置为一体并固定于上述车身。若设置接头,则要求能够承受罐的内压的高精度的形状,因此造价变高。因此,期望在罐主体的外侧的应对。根据该方式,对于罐主体的接头侧的第一端,使用托架来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固定于车身,对于第二端,使用具备包围并且夹紧保持罐主体的外周面的包覆部的固定装置来固定于车身,因此对于第二端,不使用接头就能够将罐主体固定于车辆。
[0006]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上述包覆部具备多个臂,上述多个臂构成为具有弹性并从外周侧夹紧上述罐主体的上述第二端。根据该方式,能够使用具有弹性的多个臂来从外周侧夹紧并固定罐主体,因此即使不另外配置冲击吸收机构,也能够通过臂的弹性吸收施加于罐主体的冲击。
[0007]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在上述罐主体粘合有构成为至少覆盖上述第二端的膨胀石墨层,在上述罐主体的上述第二端未被上述臂覆盖的位置处的上述膨胀石墨层的外径大于被上述臂覆盖的位置处的上述膨胀石墨层的外径。根据该方式,在罐主体的第二端未被臂覆盖的位置处的膨胀石墨层的外径大于被臂覆盖的位置处的膨胀石墨层的外径,因此即使罐主体欲绕着轴旋转,臂与膨胀石墨层也干涉,因此能够抑制罐主体的旋转。
[0008]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在上述罐主体粘合有构成为覆盖上述罐主体整体的膨胀石墨层,多个上述臂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轴向上延伸至上述罐主体的中央。在因某些状况而发生了火灾时,能够通过延伸至该中央的臂而将火焰的热向膨胀石墨层传导来使膨胀石墨层膨胀。其结果是,将膨胀石墨层作为隔热、耐火层来使用,由此能够
抑制热向罐主体的传递。
[0009]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上述接头具有供上述托架嵌入的小径部,上述托架嵌入至上述小径部的状态下的从上述罐主体与上述接头的边界到上述托架的上述轴向的分离距离比从上述臂中的最短的臂的前端到上述罐主体的上述第二端的上述轴向的长度短。根据该方式,即使罐主体向轴向移动,也不会落下。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车辆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的制造方法具备:于在轴向的第一端设置有接头的圆筒形状的罐主体的第二端安装固定装置,上述固定装置具有构成为包围上述罐主体的外周面并且夹紧保持上述罐主体的包覆部、和构成为与上述包覆部设置为一体并固定于上述车辆的车身的固定部;和将上述固定装置固定于上述车身的预先决定好的安装部。根据该方式,在安装具备包围并且夹紧保持罐主体的外周面的包覆部的固定装置后将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身,因此能够吸收罐主体的固定时的固定部与罐主体的位置的误差。
[0011]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方式的车辆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上述接头,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将上述罐主体的上述第一端固定于上述车身的与上述安装部不同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对于第一端,能够使用接头来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将罐固定于车辆的不同的位置。
[0012]本公开也能够以车辆、车辆的制造方法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罐的固定部件、罐的安装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0013]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车辆的车身与罐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
[0015]图2是从罐的轴向观察罐和固定装置的图。
[0016]图3是图1中的III

III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固定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0018]图5是表示固定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0019]图6是表示罐向车辆的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0020]图7是从罐的轴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罐的图。
[0021]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22]图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罐的与轴垂直的剖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第1实施方式:
[0024]图1是表示车辆10的车身12与罐100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罐100储存作为车辆10的燃料使用的氢、LP气体等气体。罐100具备圆筒形的圆筒部110,并在圆筒部的轴O方向两端具备大致半球形状的圆顶部120、130。圆顶部120在半球形状的顶部具备接头140,但圆顶部130不具备接头。将罐100中的除了接头140部分称为“罐主体”。圆顶部120粘合有外形为大致半球形状的膨胀石墨层150,并被膨胀石墨层150覆盖,圆顶部130粘合有外形为大致半球形状的膨胀石墨层160,并被膨胀石墨层160覆盖。膨胀石墨层150、160包含石墨粒子和聚
氨酯树脂。膨胀石墨层150、160的石墨粒子因热而膨胀,通过相互缠绕而生成具有大容量的空隙的隔热层。即,膨胀石墨层150、160在高温环境下急剧地膨胀而在内部形成空气层,由此发挥隔热效果。另外,膨胀石墨层150、160是阻燃性的,并具有耐火性。例如,即便车辆10因某些状况而暴露在火焰中,膨胀石墨层150、160也会因受到火焰的热而膨胀,从而抑制热向罐100传导。
[0025]接头140在膨胀石墨层150的顶部与最端部141之间具有小径部142。在该小径部142安装托架170。例如,托架170具有存在凹陷的两个部件,并以小径部142与凹陷嵌合的方式安装。通过螺栓190将托架170固定于车身12的预先决定好的托架固定部13。即,借助托架170,通过所谓的颈部固定方式将作为具备接头140的一个端部的罐100的第一端固定于车身12的托架固定部13。
[0026]在作为与具备接头140的一个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罐100的轴O方向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装置180。固定装置180例如由不锈钢形成,具备固定部181和包覆部182。固定部181和包覆部182形成为一体。“形成为一体”包括由一个部件形成、和例如通过焊接等将多个部件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罐,具有圆筒形状的罐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罐主体的轴向的第一端的接头;托架,构成为使用所述接头来通过颈部固定方式将所述罐主体固定于所述车辆的车身;以及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包覆部,构成为在所述罐主体的所述轴向的第二端包围所述罐主体的外周面并且夹紧保持所述罐主体;和固定部,构成为与所述包覆部设置为一体并固定于所述车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具备多个臂,所述多个臂构成为具有弹性并从外周侧夹紧所述罐主体的所述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主体粘合有构成为至少覆盖所述第二端的膨胀石墨层,在所述罐主体的所述第二端,未被所述臂覆盖的位置处的所述膨胀石墨层的外径大于被所述臂覆盖的位置处的所述膨胀石墨层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主体粘合有构成为覆盖所述罐主体整体的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野刚司大场明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