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9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所述胶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的贴敷面积,所述第一部用于贴敷鼻梁,所述第二部用于贴敷鼻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管固定装置,所述管固定装置包括上述胶贴以及与所述胶贴连接并用于固定管的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胶贴由传统的水凝胶替换为油胶,其适用于由于环境或体质原因造成的患者鼻子易分泌油脂的情况,胶贴的贴敷时间由传统的平均两天可延迟至不低于三天甚至达到十天。胶贴中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于第二部的贴敷面积,使胶贴沿鼻根至鼻梁可将鼻梁两侧鼻背充分贴敷,由于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因此第一部可将鼻梁两侧的鼻背大面积有效的贴敷。效的贴敷。效的贴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学领域中长期实施了把鼻胃管、喂食管、抽取管或类似的管子插入病人体内,这种管子从病人的鼻腔插入、经咽喉、食道进入胃里。传统把管子固定在病人身上的方法是依靠医用胶贴进行固定,但是该种管子固定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3](一)目前现有胶贴采用水凝胶,当遇到例如等身体上的体液分泌物会丧失粘结功能,易出现脱管现象,其在人体表面粘贴的牢固度、可靠度差。
[0004](二)现有的固定装置调整精度较差。
[0005](三)现有胶贴的原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胶贴的贴敷时间,同时还能提高管固定装置的控制精度、调节精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胶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的贴敷面积,所述第一部用于贴敷鼻梁,所述第二部用于贴敷鼻根。
[0009]可选的,所述胶贴的胶黏涂层采用油胶。
[0010]可选的,所述油胶以油性溶剂溶解丙烯酸或聚氨酯制成,所述油性溶剂包括甲苯或丁酮或二甲基甲酰胺。
[0011]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管固定装置,所述管固定装置包括上述胶贴以及与所述胶贴连接并用于固定管的定位装置。
[0012]可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部、至少一操作部、中轴及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胶贴连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中轴连接,使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可围绕所述中轴旋转,以调整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之间所限定的空间。
[0013]可选的,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制结构,所述卡制结构使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旋转中实现单向卡制。
[0014]可选的,所述卡制结构为单向齿啮合结构,所述单向齿啮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至少一个内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的至少一个外齿。
[0015]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为两个以上时,其中一固定部上的外齿与相邻固定部上的外齿互相对称或互相非对称布置。
[0016]可选的,所述操作部由至少一第一臂、至少一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二臂一体成
型;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用于供所述中轴穿过的第一中轴安装孔;
[0018]可选的,在所述第二臂上至少具有一相交面并构成活动夹持面,用于接触管的一部分侧面;所述活动夹持面包括沿所述第二臂一侧形成的一横面及一竖面,所述横面为凸面或凹面,对应地,所述竖面为凹面或凸面。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由至少一第三臂、至少一第二连接部及至少一第四臂一体成型;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端延伸形成手压凸台;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三臂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至少一相交面并构成固定夹持面,用于接触管的另一部分外侧面;所述固定夹持面包括第三臂一侧形成的一竖面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形成的一横面,所述竖面为凸面或凹面,对应地,所述横面为凹面或凸面。
[0022]可选的,所述第四臂上开设用于供所述中轴穿过的第二中轴安装孔。
[0023]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阻隔部,所述至少一阻隔部在所述操作部为一个以上时成型于相邻操作部之间。
[0024]可选的,所述阻隔部与所述操作部中第二臂的结构相同。
[0025]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由第一端和第二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具有一中空部,用于连接所述中轴。
[0026]可选的,还包括一固定贴,所述固定贴与所述胶贴、固定部粘接,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定位在所述胶贴表面。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28](一)胶贴由传统的水凝胶替换为油胶,其适用于由于环境或体质原因造成的患者鼻子易分泌油脂的情况,胶贴的贴敷时间由传统的平均两天可延迟至不低于三天甚至达到十天。
[0029](二)胶贴中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于第二部的贴敷面积,使胶贴沿鼻根至鼻梁可将鼻梁两侧鼻背充分贴敷,由于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因此第一部可将鼻梁两侧的鼻背大面积有效的贴敷,第二部的贴敷面积较小,其可以避开由于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鼻翼部分而带动胶贴松动。
[0030](三)本专利技术中相邻固定部中的外齿采用非对称设计,可以提高管固定装置的控制精度、调节精度。
[0031](四)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卡制结构使操作部与固定部在反方向作用时卡紧不易打开,固定部与操作部之间的各夹持面与导管外侧面形成面接触,产生卡制力并避免导管意外拔出造成脱管。
[0032](五)阻隔部的设置便于操作部为一个以上时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使操作部的运动更为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33]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轴侧图。
[0034]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0035]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中胶贴的示意图。
[0036]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中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中固定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0040]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中标记:1、胶贴;101、第一部;102、第二部;2、固定贴;3、定位部;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03、中空部;4、操作部;401、第一臂;402、第一连接部;403、第二臂;4031、活动夹持面;404、内齿;405、第一中轴安装孔;406、阻隔部;407、凸出部;408、安装空间;409、第一施力部;5、中轴;501、头部;502、槽;503、杆部;504、圆台;6、固定部;601、第三臂;6011、固定夹持面;602、第二连接部;603、第四臂;6031、第二中轴安装孔;6032、外齿;604、手压凸台;605、第二施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胶贴及包含该胶贴的管固定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贴敷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的贴敷面积,所述第一部用于贴敷鼻梁,所述第二部用于贴敷鼻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的胶黏涂层采用油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胶以油性溶剂溶解丙烯酸或聚氨酯制成,所述油性溶剂包括甲苯或丁酮或二甲基甲酰胺。4.一种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固定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贴以及与所述胶贴连接并用于固定管的定位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部、至少一操作部、中轴及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胶贴连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中轴连接,使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可围绕所述中轴旋转,以调整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之间所限定的空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制结构,所述卡制结构使所述操作部及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旋转中实现单向卡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结构为单向齿啮合结构,所述单向齿啮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至少一个内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的至少一个外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两个以上时,其中一固定部上的外齿与相邻固定部上的外齿互相对称或互相非对称布置。9.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剑涛罗毅邸霈赵俊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