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定位组件及穿戴式电刺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定位组件及穿戴式电刺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腕踝针疗法是指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其由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心曙教授在电刺激疗法基础之上,受耳针和体针的启发,根据经络学说及经过近十余年临床探索于1975年创立。经相关临床实践可知,腕踝针疗法可治疗各种痛症,尤其是急性疼痛。该装置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作为常备止痛装置。
[0003]传统的腕踝针属于有创操作,且对操作手法要求相对较高,操作不当可能误伤血管及组织,甚至由于汗液或水导致局部感染,金属针留置后在进行肢体活动时可能出现变形或折断,还存在针刺的恐惧心理等风险和弊端。电刺激装置虽然能将电流脉冲信号通过电极片传到患者的理疗部位,模拟腕踝针针刺功效,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腕踝部治疗部位本身面积较小,并不是规整的平面,且穴位分布集中,因此使用常规的电极片时,常因贴附位置不准确,造成治疗不精准,效果欠佳;且常规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材层以及电极体;所述电极体贯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用于与定位组件的连接组件磁性吸合连接;所述电极体能够导电,所述电极体在与所述连接组件磁性吸合连接后,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电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包括:第一卡合件及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中的一者具有凹陷的第一卡槽,另一者具有凸起的第一卡合台,所述第一卡合台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所述柔性基材层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合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而卡合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卡合件及所述第二卡合件相对于所述柔性基材层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磁性吸合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远离所述第二卡合件的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三卡合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或第二卡合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件包括磁体或铁磁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的外表面具有导电防腐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凝胶;所述导电凝胶设置于所述电极体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7.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性基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弹性基体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弹性基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呈带状,所述弹性基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呈卷曲状;所述连接组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弹性基体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电极体的分布位置相适配;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鹏,阮剑涛,孟凡洋,杨屹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