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18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清障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包括与道路清障车相连接的底盘、用于延长底盘的两块延长板以及设置在底盘顶面前后两侧边沿处的围挡,底盘顶面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顶面滑槽,所述顶面滑槽的内部通过一号滑杆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一号滑杆的外部设有与限位块的左侧相连接的一号弹簧,限位块的设计,搭配一号弹簧和顶面滑槽使用,能够在牵引车辆的过程中对车辆进行限制,防止车辆移动过快而与道路清障车发生碰撞,同时设置的弧形板和摩擦轮,能够将车辆的车轮与限位块分隔开,防止车轮与限位块发生碰撞而影响限位块起到正常的限位作用。到正常的限位作用。到正常的限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清障
,具体为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

技术介绍

[0002]道路清障车又称拖车、道路救援车、拖拽车,具有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主要用于道路故障车辆,城市违章车辆及抢险救援等。现有的道路清障车在将车辆牵引到底盘上时,有时需要启动被拖车辆与牵引装置搭配使用,一旦被拖车辆中的操作人员操作出现失误,极有可能使得被拖车辆与清障车发生碰撞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道路清障车的底盘对被拖车辆的固定一般是使用绳索对其轮胎进行限位处理,如果绳索发生断裂或损坏,就容易引起被拖车辆与道路清障车的分离,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具备被拖车辆与清障车发生碰撞的可能较小,同时对车辆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被拖车辆不易与清障车发生分离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清障车在使用时被拖车辆易与清障车发生碰撞,且对车辆进行运输时车辆容易与清障车发生分离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包括与道路清障车相连接的底盘、用于延长底盘的两块延长板以及设置在底盘顶面前后两侧边沿处的围挡,底盘顶面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顶面滑槽,所述顶面滑槽的内部通过一号滑杆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一号滑杆的外部设有与限位块的左侧相连接的一号弹簧,且顶面滑槽内壁前后两侧的下端均设有能够对限位块的滑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条,所述限位块右侧上端的中央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能够与被拖车辆的车轮外壁相贴合的摩擦轮。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限位块的设计,搭配一号弹簧和顶面滑槽使用,能够在牵引车辆的过程中对车辆进行限制,防止车辆移动过快而与道路清障车发生碰撞,同时设置的弧形板和摩擦轮,能够将车辆的车轮与限位块分隔开,防止车轮与限位块发生碰撞而影响限位块起到正常的限位作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盘顶面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开有两组与限位块相对应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右侧的上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正视图呈直角三角形的挡块。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呈直角三角形的挡块能够在不影响车辆被拖上底盘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限位处理,防止绳索发生断裂或损坏从而导致被拖车辆与道路清障车发生分离的可能。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盘顶面的左侧且位于顶面滑槽的左侧位置处连
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面的中央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右侧的中央开设有横向贯穿立板右侧的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立板右侧的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警示块,所述立板右侧的通孔内壁前后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竖向设置的调节槽,且两个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分别与警示块前后两侧的中央相连接的调节块。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警示块与立板搭配使用,能够对被拖车辆中的操作人员进行提示,减小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调节块均通过二号滑杆与二号弹簧调节槽滑动连接,所述警示块底面的中央连接有能够带动警示块上下移动的传动带。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二号滑杆和二号弹簧的设计,搭配调节块使用,能够将警示块恢复到图1中所示位置处,便于警示块的重复使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支架顶面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对传动带进行变向处理的通孔,且支架的通孔内壁右侧的下端设有与传动带的外壁相贴合的定滑轮,所述传动带右侧的下端连接有与底盘的顶面相连接的连接块。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传动带与定滑轮的设计能够带动警示块向下移动,被拖车辆中的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警示块的高度对被拖车辆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失误使得被拖车辆与道路清障车发生碰撞的可能,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限位块的设计,搭配一号弹簧和顶面滑槽使用,能够在牵引车辆的过程中对车辆进行限制,防止车辆移动过快而与道路清障车发生碰撞,同时设置的弧形板和摩擦轮,能够将车辆的车轮与限位块分隔开,防止车轮与限位块发生碰撞而影响限位块起到正常的限位作用,呈直角三角形的挡块能够在不影响车辆被拖上底盘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限位处理,防止绳索发生断裂或损坏从而导致被拖车辆与道路清障车发生分离的可能。
[0017]2、本技术传动带与定滑轮的设计能够带动警示块向下移动,被拖车辆中的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警示块的高度对被拖车辆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失误使得被拖车辆与道路清障车发生碰撞的可能,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一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正视二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立板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盘;2、支架;3、立板;4、警示块;5、传动带;6、围挡;7、延长板;8、挡块;9、收纳槽;10、连接块;11、顶面滑槽;12、限位条;13、限位块;14、一号滑杆;15、一号弹簧;16、弧形板;17、扭簧转轴;18、摩擦轮;19、调节槽;20、二号滑杆;21、调节块;22、二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的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包括与道路清障车相连接的底盘1、用于延长底盘1的两块延长板7以及设置在底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包括与道路清障车相连接的底盘(1)、用于延长底盘(1)的两块延长板(7)以及设置在底盘(1)顶面前后两侧边沿处的围挡(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面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横向设置的顶面滑槽(11),所述顶面滑槽(11)的内部通过一号滑杆(14)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一号滑杆(14)的外部设有与限位块(13)的左侧相连接的一号弹簧(15),且顶面滑槽(11)内壁前后两侧的下端均设有能够对限位块(13)的滑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条(12),所述限位块(13)右侧上端的中央通过扭簧转轴(17)转动连接有弧形板(16),所述弧形板(16)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能够与被拖车辆的车轮外壁相贴合的摩擦轮(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面右侧的前后两端均开有两组与限位块(13)相对应的收纳槽(9),所述收纳槽(9)的内壁右侧的上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正视图呈直角三角形的挡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托牵结构的道路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面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汇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