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8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安装在旋转杆件的中间段,将旋转杆件隔离为两个共轴线的杆件,包括安装在中央的滑块联轴器,滑块联轴器主要由两个半联轴器和内部的中心滑块组成,两个半联轴器通过中心滑块的滑动可以相对滑移;两个半联轴器分别连接两个杆件,两个杆件不直接接触;还包括两个端部盖组件,滑块联轴器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端部盖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安装空间,这个安装空间内围绕滑块联轴器环形阵列设置偶数个弹簧,弹簧的上下端与两侧的端部盖组件固定,且相邻弹簧的旋向相反;该装置将动力装置的扭矩传递给清理杆,保证清理杆有足够刚性,同时遇到块料卡住情况,清理杆能够弹性变化进行动作,从而解决块料卡住的问题。料卡住的问题。料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吹熔炼炉加料口粘接物清理装置中清理杆的减震装置;尤其是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富氧底吹炼铜技术又名水口山炼铜法(SKS法),基于水口山炼铅法扩展而来,是继白银炼铜法之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又一种强化熔池熔炼新技术;于1992年取得专利,该技术最早于2006年应用于越南大龙冶炼厂的年产1万吨阴极铜项目,其后又相继在山东方圆和恒邦两家冶炼厂应用成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5家铜冶炼企业采用了该技术进行生产。氧气底吹炼铅技术自2002年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以来,不断完善和提升,在原料适应性、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历经十余年的市场检验,铅冶炼采用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的生产线就有40余条。富氧底吹熔炼工业化成功应用,开启了有色金属冶炼或以铜、铅为载体的贵金属捕集熔炼的新时代。
[0003]底吹熔炼炉为卧式圆筒回转炉,包括炉体、氧枪和烧嘴三部分;如图1、2所示,炉体外壳为钢板,不设水套,内衬铬镁砖;炉体设有传动装置,可以做360
°
的转动。炉体上设有加料口、排烟口、放渣口、放锍(铜)口、探测孔,炉体底部装有氧枪,端墙燃油烧嘴供开炉及保温时使用。氧枪是底吹熔炼炉至关重要的部件,基本结构为多层套管形式。内管通煤粉和载气,中间通氧气,用于补热和提供反应用氧气;外管通氮气或压缩风,用以冷却保护氧枪。
[0004]因为底吹熔炼炉是圆筒回转式冶金炉窑,受制于滚圈和齿圈的加工以及托辊的受力情况,底吹熔炼炉的直径不可能过大,目前世界投产的底吹熔炼炉最大规格为5.8*30米,所有目前在用形成规模的铜冶炼及铅冶炼行业中,熔体面与加料口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就是底吹熔炼炉。所以底吹熔炼技术最大的短板是高压气体通过氧枪对熔体造成的强烈搅拌不可避免的会使一部分的高温熔体向上喷溅到加料口,这些高温熔体或高温熔体混杂下落过程中的物料在加料口下沿周边形成粘接,目前国内外各家氧气底吹熔炼炉加料口为保护周边耐火材料大多采用水冷结构。该结构有利于粘接后快速清理,却也使得喷溅上来的高温熔体更容易粘接在加料口侧壁上,下料口清理工作量非常大。
[0005]高温熔体喷溅到加料口遇冷凝固使加料口变小,不及时处理会被堵住(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生产线停产),就需要人工及时清理,经常是一人用铁钎捅或两人配合,一个打锤,一个扶钎,此过程中岗位工人极易被喷溅的高温熔体和烟气灼伤。在底吹铜冶炼或铅冶炼发展这十几年中,也研发了很多种加料口自动清理设备或装置,设计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使用底吹熔炼技术的十余家炼铜企业和三十余家炼铅企业都是采用人工或半人工在清理下料口。
[0006]为此我单位自主研发设计了一整套底吹熔炼炉加料口粘接物清理装置,其中清理杆是核心部件之一,具体执行清理作业时,细长的清理杆需要伸入加料口内,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动作;实际清理过程中,物料中夹带的块料有时会在清理杆与加料口内壁卡住,造成加料口堵塞和旋转装置的卡死;为了将动力装置的扭矩传递给清理杆,保证清
理杆有足够刚性,同时遇到块料卡住情况,需要清理杆能够弹性变化进行动作,从而解决块料卡住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将动力装置的扭矩传递给清理杆,保证清理杆有足够刚性,同时遇到块料卡住情况,清理杆能够弹性变化进行动作,从而解决块料卡住的问题。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安装在旋转杆件的中间段,将旋转杆件隔离为两个共轴线的杆件,包括,
[0009]安装在中央的滑块联轴器,滑块联轴器主要由两个半联轴器和内部的中心滑块组成,两个半联轴器通过中心滑块的滑动可以相对滑移;两个半联轴器分别连接两个杆件,两个杆件不直接接触;
[0010]两个端部盖组件,滑块联轴器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端部盖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安装空间,这个安装空间内围绕滑块联轴器环形阵列设置偶数个弹簧,弹簧的上下端与两侧的端部盖组件固定,且相邻弹簧的旋向相反。
[0011]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端部盖组件结构对称,包括两个外盖板和偶数个弹簧底座,弹簧底座数量是弹簧的2倍;其中外盖板为圆环板,套在滑块联轴器端部凸缘上,并用螺钉将外盖板内边缘固定在凸缘上;两个外盖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这个安装空间内,围绕滑块联轴器环形阵列设置偶数组弹簧底座,每组弹簧底座由上下两个相对的弹簧底座组成,弹簧底座固定在外盖板上;弹簧底座包括底板和底板上两个同心设置的圆形侧板,两个圆形侧板之间形成一个环形槽,弹簧的端部卡在环形槽内并进行固定;每个弹簧通过上下两端的弹簧底座固定位置。
[0012]进一步,每组弹簧底座配有一个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安装在每组弹簧底座的轴线上,位于弹簧内,两端穿出两个外盖板,端部安装螺母夹紧外盖板。
[0013]更进一步的,弹簧端部并紧并磨平,支撑圈为一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减震装置,将动力装置的扭矩传递给清理杆,保证清理杆有足够刚性,同时遇到块料卡住情况,清理杆能够弹性变化进行动作,从而解决块料卡住的问题;具体的,当有大块物料在清理杆与加料口内壁卡住时,靠减振装置的弹性和移动装置带动清理杆做上下移动,将块料挤变形或挤碎并随着上下移动的清理杆送入炉内;从而避免物料中夹带的块料造成加料口堵塞和旋转装置的卡死。
[0015]此外,清理杆在从加料口提起进行振打清理时,减振装置可以隔离清理杆的振动,避免振动传递到旋转装置的轴承座和动力装置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实际清理过程中清理杆受到的阻力方向是不确定的,会造成旋转装置振动,相邻弹簧的旋向相反,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缓解这种不定向振动的传递。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底吹熔炼炉生产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加料口部位放大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清理装置安装位置展示图。
[0019]图4是清理装置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清理装置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移动装置、旋转装置、清理杆组装在一起的侧视图。
[0023]图8是移动装置整体结构展示图。
[0024]图9是移动装置前侧局部结构展示图。
[0025]图10是移动装置后侧局部结构展示图。
[0026]图11是一个滑轮组与光杆的连接结构展示图。
[0027]图12是旋转装置的前视展示图。
[0028]图13是旋转装置侧面剖开展示图。
[0029]图14是旋转装置中的减振装置的侧面剖开展示图。
[0030]图15是减振装置的俯视结构展示图。
[0031]图16是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是弹簧底座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安装在旋转杆件的中间段,将旋转杆件隔离为两个共轴线的杆件,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中央的滑块联轴器,滑块联轴器主要由两个半联轴器和内部的中心滑块组成,两个半联轴器通过中心滑块的滑动可以相对滑移;两个半联轴器分别连接两个杆件,两个杆件不直接接触;两个端部盖组件,滑块联轴器两端对称安装两个端部盖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安装空间,这个安装空间内围绕滑块联轴器环形阵列设置偶数个弹簧,弹簧的上下端与两侧的端部盖组件固定,且相邻弹簧的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其特征是:两个端部盖组件结构对称,包括两个外盖板和偶数个弹簧底座,弹簧底座数量是弹簧的2倍;其中外盖板为圆环板,套在滑块联轴器端部凸缘上,并用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智王新民吴稳柱赵福生孙殿强颜世谊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