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27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缝隙防渗漏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在缝隙一端开设灌注坑:在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开设灌注坑,灌注坑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上端,灌注坑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S2在灌注坑上部开设防渗漏槽;S3灌注修复料;S4填铺防渗漏层。通过灌注坑、防渗漏槽的配合作用,使得施工分两步进行,提高施工效果,不同步骤采用不同原料,能够显著提高修复后混凝土的防渗漏性能;通过封闭内凹槽等结构的设置,从物理结构上阻隔渗漏情况。漏情况。漏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缝隙防渗漏修复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0003]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0004]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方式,修复后容易渗漏,从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减少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方式,修复后容易渗漏,从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减少寿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7]S1在缝隙一端开设灌注坑:在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开设灌注坑,灌注坑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上端,灌注坑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
[0008]S2在灌注坑上部开设防渗漏槽:在缓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开设防渗漏槽,防渗漏槽位于灌注坑远离缝隙的一侧,且防渗漏槽、灌注坑之间位置对应,在防渗漏槽的两端部向缓凝土结构一侧开设封闭内凹槽;
[0009]S3灌注修复料:在灌注坑内嵌入灌注嘴,灌注嘴插入缝隙内,向灌注嘴内灌注修复料,修复料渗入缝隙内,将缝隙填充满,将灌注嘴取出,继续灌注修复料直至修复料将灌注坑填充满,且修复料上端与密封凸缘上端平齐,待修复料凝固;
[0010]S4填铺防渗漏层:在凝固后的修复料铺设防渗漏层,防渗漏层填充满防渗漏槽、封闭内凹槽,对防渗漏层压实,在防渗漏层与防渗漏槽之间的衔接处注入防水胶,对防渗漏层喷淋水,每8

10小时一次,连续喷淋3天即可。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凸缘为向灌注坑内部凸出的块状,且密封凸缘与灌注坑的边线一端部相交。
[0012]优选的,所述防渗漏槽在缓凝土结构外表面上开设的深度相同。
[0013]优选的,在灌注坑的内壁上预先打磨处理,通过磨砂机,将灌注坑内壁表面打磨,使得粗糙度Ra≤0.8mm。
[0014]优选的,在打磨后的灌注坑内壁上均匀凿小孔。
[0015]优选的,所述小孔的孔径设定为0.6

1cm,小孔的深度为2

4cm,且相邻小孔之间圆心距为4

10cm。
[0016]优选的,所述小孔为内部直径大外部直径小的中空圆台状,所述小孔的最大直径为1

1.2cm,最大直径为0.4

0.8cm。
[0017]优选的,所述修复料的原料为玻璃纤维丝、水泥、石子、环氧树脂胶和水,且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玻璃纤维丝10

12份、水泥30

40份、石子20

22份、环氧树脂胶6

10份和水24

30份。
[0018]优选的,所述防渗漏层的原料包括水泥、水泥胶、纳米聚乙烯粉末和水,水泥、水泥胶、纳米聚乙烯粉末和水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水泥30

40份、水泥胶10

12份、纳米聚乙烯粉末6

8份和水18

24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灌注坑、防渗漏槽的配合作用,使得施工分两步进行,提高施工效果,不同步骤采用不同原料,能够显著提高修复后混凝土的防渗漏性能;
[0021]2)通过封闭内凹槽等结构的设置,从物理结构上阻隔渗漏情况。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处理的流程图。
[0025]图中:1缓凝土结构、2缝隙、3灌注坑、4密封凸缘、5防渗漏槽、6封闭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0]S1在缝隙2一端开设灌注坑3:在两侧缓凝土结构1之间开设灌注坑3,灌注坑3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1之间的缝隙2上端,灌注坑3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3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4,密封凸缘4为向灌注坑3内部凸出的块状,且密封凸缘4与灌注坑3的边线一端部相交;
[0031]S2在灌注坑3上部开设防渗漏槽5:在缓凝土结构1的外表面开设防渗漏槽5,防渗漏槽5位于灌注坑3远离缝隙2的一侧,且防渗漏槽5、灌注坑3之间位置对应,在防渗漏槽5的
两端部向缓凝土结构1一侧开设封闭内凹槽6;
[0032]防渗漏槽5在缓凝土结构1外表面上开设的深度相同;在灌注坑3的内壁上预先打磨处理,通过磨砂机,将灌注坑3内壁表面打磨,使得粗糙度Ra≤0.8mm;
[0033]在打磨后的灌注坑3内壁上均匀凿小孔,小孔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0034]第一种:小孔的孔径设定为0.6

1cm,小孔的深度为2

4cm,且相邻小孔之间圆心距为4

10cm。
[0035]第二种:小孔为内部直径大外部直径小的中空圆台状,所述小孔的最大直径为1

1.2cm,最大直径为0.4

0.8cm。
[0036]S3灌注修复料:在灌注坑3内嵌入灌注嘴,灌注嘴插入缝隙2内,向灌注嘴内灌注修复料,修复料渗入缝隙2内,将缝隙2填充满,将灌注嘴取出,继续灌注修复料直至修复料将灌注坑3填充满,且修复料上端与密封凸缘4上端平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在缝隙(2)一端开设灌注坑(3):在两侧缓凝土结构(1)之间开设灌注坑(3),灌注坑(3)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1)之间的缝隙(2)上端,灌注坑(3)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3)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4);S2在灌注坑(3)上部开设防渗漏槽(5):在缓凝土结构(1)的外表面开设防渗漏槽(5),防渗漏槽(5)位于灌注坑(3)远离缝隙(2)的一侧,且防渗漏槽(5)、灌注坑(3)之间位置对应,在防渗漏槽(5)的两端部向缓凝土结构(1)一侧开设封闭内凹槽(6);S3灌注修复料:在灌注坑(3)内嵌入灌注嘴,灌注嘴插入缝隙(2)内,向灌注嘴内灌注修复料,修复料渗入缝隙(2)内,将缝隙(2)填充满,将灌注嘴取出,继续灌注修复料直至修复料将灌注坑(3)填充满,且修复料上端与密封凸缘(4)上端平齐,待修复料凝固;S4填铺防渗漏层:在凝固后的修复料铺设防渗漏层,防渗漏层填充满防渗漏槽(5)、封闭内凹槽(6),对防渗漏层压实,在防渗漏层与防渗漏槽(5)之间的衔接处注入防水胶,对防渗漏层喷淋水,每8

10小时一次,连续喷淋3天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缘(4)为向灌注坑(3)内部凸出的块状,且密封凸缘(4)与灌注坑(3)的边线一端部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漏槽(5)在缓凝土结构(1)外表面上开设的深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灌注坑(3)的内壁上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李红张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致同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