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24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涂层球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对球囊表面进行预处理;配制涂层药物溶液,该涂层药物溶液包括添加剂、治疗药物及溶剂;最后通过静电纺丝在预处理后的球囊表面制备药物涂层。通过静电纺丝方法获得的药物涂层呈网状结构,且调节药物浓度、纺丝电压等参数调控涂层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层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捷,且得到的涂层质量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冠心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有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排在第一位,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而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分两种,一是药物治疗,虽然简单有效但无法摆脱根源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果冠心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一般采用第二种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可以消除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然后通过术后治疗帮助患者康复,但介入治疗术后可能会引发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
[0003]近些年来出现了预防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技术——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s,简称:DCB),这项技术在欧洲已经被普遍应用,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药物涂层球囊技术是将抗增生性的药物,比如紫杉醇等,涂覆于球囊表面,当球囊到达病变血管壁后,被撑开、扩张、然后与血管壁内膜接触,通过撕裂血管壁内膜并加压使得药物快速释放、转移药物在局部血管壁内,药物在局部起到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从而预防血管介入术后的血管再狭窄。
[0004]而传统的药物球囊是在扩张球囊的基础上,将扩张球囊的球囊本体上涂抹药物制作而成,这种球囊,在运送过程中,会与输送管道壁和血管壁摩擦,造成药物大量流失,因此,传统的药物球囊的药物利用率较低,给药效果较差。
[0005]药物进入血管组织有三种途径:一是球囊膨胀药物从涂层表面释放,在助溶剂的作用下使得药物快速溶解进入内膜细胞内;二是球囊膨胀后撕裂部分内膜,药物从球囊表面涂层脱落进入撕裂的缝隙处,从而起到长期缓慢释放药效作用;三是药物接触血管壁组织,并粘附在细胞壁上,这时血液是难以将药物冲走的,从而起到长期释放药效的作用。
[0006]如果球囊表面的药物与球囊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则药物易在球囊进入靶向部位甚至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血液冲走;药物不能充分与靶血管组织接触,且与血管组织不能充分粘附结合,量较少、粘附时间过短等因素均可导致药物难以被组织细胞吸收,不能起到很好的生物可利用度。所以在涂层的制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涂层质量、结合力等的问题。
[0007]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浸渍法和喷涂法,浸渍法操作简单,但是可控性较差;目前大部分采用喷涂技术制备药物涂层,但本方法需要的设备要求高,制备的成本相对较高,且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便捷、工艺简单的药物涂层球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的药物涂层球囊制备工艺和方法,能够提供简便、快捷、药量可控的载药工艺,使药物涂层与球囊表
面有较好的结合力。一方面使药物能够在血管壁中保存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在球囊折叠的过程中药物大量损失,同时可以使药物快速转移到血管壁,增大药物的长期药效作用。
[0009]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药物涂层球囊,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球囊表面进行预处理;步骤二,配制药物涂层溶液;步骤三,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药物涂层,首先采用注射器吸取步骤二的药物溶液,然后将球囊置于特定距离的接收装置处,通过调电源电压、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获得药物涂层球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一中,对球囊表面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将球囊分别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在20~50℃的温度下,在频率为40~80KHz的条件下超声清洗5~30分钟,取出干燥待用;或选择气体纯度大于90%的氮气或氦气,在温度为
ꢀ‑
20~20℃的条件下,气压为20~50Pa,将球囊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10~30分钟,取出待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二中,配制药物涂层溶液配方包括添加剂、治疗血管内壁再增生的药物以及溶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的药物涂层溶液,其中添加剂选自但不限于聚乙烯吡络烷酮(PVP)、聚乙烯醇 (PVA)、聚乙二醇(PEG) 聚氧化乙烯(PEO)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药物选自但不限于紫杉醇或其衍生物、雷帕霉素或其衍生物、抗血凝药等;溶剂选自乙醇、丙酮、甲醇、水、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二中,配制药物涂层组合物时,添加剂浓度为100~400mg/ml;药物浓度为1~60mg/ml。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三中,采用注射器吸取的药物体积为1~5ml。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三中,注射器针头的规格选自20G、22G、25G。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三中,球囊与针头的接收距离为5~20cm。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三中,纺丝过程中,电压的范围为20~40kv。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方法制备的药物涂层溶解性好、成膜性好,牢固、均匀,有利于减少药物在输送过程中被血液冲洗导致的损失率;(2)本方法制备的药物涂层药量精确可控,且可通过改变纺丝电压调整球囊表面丝状纤维分布的均匀性;(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高效稳定、操作简捷。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1药物涂层球囊的红外光谱图;图2为实施例1药物涂层球囊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3为实施例2药物涂层球囊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4为实施例3药物涂层球囊质量随溶解时间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除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多个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药物涂层球囊。
[0023]步骤一,对球囊表面进行预处理:将尼龙球囊浸入丙酮溶液中,于室温下,40KHz超声10分钟后取出晾干,再将其浸到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中,于室温下,40KHz超声10分钟后取出晾干待用。
[0024]步骤二,配制药物涂层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100mg紫杉醇、1500mg聚乙烯吡络烷酮,用量筒量取体积为5ml的无水乙醇,将称量好的紫杉醇、聚乙烯吡络烷酮、无水乙醇混合倒入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在37℃恒温条件下以20r/min的速度搅拌5h,得到均一的药物溶液。
[0025]步骤三,静电纺丝法制备药物涂层球囊:用注射器吸取1ml步骤二得到的药物涂层溶液,选用22G针头,将步骤一得到的预处理后的球囊置于距离针头正下方9cm的导电锡纸上,将纺丝电压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涂层,通过静电纺丝在球囊表面制备药物涂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球囊表面进行预处理;步骤二,配制药物涂层溶液;步骤三,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药物涂层,首先采用注射器吸取步骤二的药物溶液,然后将球囊置于特定距离的接收装置处,通过调电源电压、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获得药物涂层球囊。2.如权利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球囊表面预处理方法为:将球囊分别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在20~50℃的温度下,在频率为40~80KHz的条件下超声清洗5~30分钟,取出干燥待用;尔后选择气体纯度大于90%的氮气或氦气,在

20~20℃的温度下,气压为20~50Pa,将球囊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10~30分钟,取出待用。3.如权利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药物涂层溶液配方包括添加剂、治疗血管内壁再增生的药物及溶剂。4.如权利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曦刘恒全虎琼林泽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