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涛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994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系统还包括对所述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以获得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所述制造原料的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定量接收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所混合获得的所述制造原料同时进一步对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压紧处理的接收模块、对所述接收模块内所定量接收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高温定型和降温稳定处理以获得相应水泥板的定型模块、和对所述定型模块定型完成的所述水泥板进行接收转移的转移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制造原料进行滚动挤压和气动挤压配合设置,进而有效提高对所述生产原料的定型效率。原料的定型效率。原料的定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水泥板,又称纤维增强水泥板,是以纤维和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建筑用水泥平板,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根据添加纤维的不同分为温石棉纤维水泥板和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根据成型加压的不同分为纤维水泥无压板和纤维水泥压力板。
[0003]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水溶液泥基特性和纤维水溶液泥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KR101819641B1、US08241419B2、US09181710B2和CN109676770B。如现有技术的一种水泥网格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

步骤f,该方法采用的水泥网格板加工系统包括盖板、侧板、底板、卡紧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侧板通过卡紧单元滑动安装在侧板的底部,盖板可拆卸地无缝安装在侧板的顶部,加热单元固定安装在侧板的外表面;盖板、侧板和底板相互配合用于对水泥湿坯进行存放,卡紧单元通过和侧板、底板配合使得底板能够从侧板的底部抽离,便于水泥板从侧板的底部取出,加热单元通过和侧板配合来对水泥湿坯进行加热烘干处理,用于加快水泥网格板的成型;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水泥板的表面加工形成网格纹路,提高了水泥网格板的安装效率。
[000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纤维复合物水泥板的生产效率差,纤维水泥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低进而需要大量人工劳动力,不能有效纤维复合水泥板的生产情况进行监控进一步提高相应生产线的效率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可选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对所述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以获得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原料的制造原料预备模块、定量接收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所混合获得的所述制造原料同时进一步对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压紧处理的接收模块、对所述接收模块内所定量接收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高温定型和降温稳定处理以获得相应水泥板的定型模块、和对所述定型模块定型完成的所述水泥板进行接收转移的转移模块,其中,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包括对所述制造原料材料进行接收储放的制料罐、对所述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成所述制造原料的搅拌机构、和对所述制料罐内的所述制造原料向所述接收模块的出料进行出料控制的出料单元,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对所述原材料进行接收的上端为开口且可拆卸的接收皿、通过对所述接
收皿内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滚动驱动进一步对所述接收皿内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压紧处理的压紧单元、对所述接收皿进行有序运输的运输单元、设置于所述运输单元上对所述接收皿进行固定的锁合机构,所述定型模块包括围绕所述接收模块设置的对预定区域的所述接收皿内的原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的高温单元、和对高温处理固化完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冷却处理的降温单元。
[0008]可选的,所述转移模块包括设置于对所述接收皿内以对所述水泥板的质量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的监测模块、对所述监测模块所监测为不合格的所述水泥板进行吸附固定至相应的废弃回收区的废弃单元、和对所述监测模块所监测为合格的所述水泥板进行吸附固定至接收相应的包装区的接收单元。
[0009]可选的,所述接收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运输单元的运输方向垂直设置的固定侧板、和两个分别将相对设置的所述固定侧板的同一侧进行配合连接的活动侧板,其中所述活动侧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设置的单元板。
[0010]可选的,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箱体结构且与所述接收皿的内壁的相配合设置的气压皿、将所述气压皿固定于所述运输单元的预定区域的上方的固定架、驱动所述气压皿伸长至对所述运输单元上的接收皿进行挤压的伸缩机构、均匀分布于所述气压皿底部且与所述气压皿的外界连通设置的开口结构的开口条、设置于所述气压皿的内部的空腔区、设置于所述气压皿的内部的所述空腔区且驱动与所述接收皿连通相对设置的所述开口条对所述制造原料产生气动挤压的气动单元、可转动嵌设于所述气压皿的内部且其部分从所述开口条的开口处抵接配合的滚筒、均匀分布于所述滚筒的筒壁上的气孔、和敷设于所述滚筒对应抵接于所述开口条的边缘位置上的气密胶。
[0011]可选的,所述气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压皿上的通气孔、与所述通气孔连通设置的通气管、设置于所述通气管内用于控制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气压皿连通情况的电磁阀门、和其出气端与所述通气管连通设置进而与所述气压皿流通设置的气泵。
[0012]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生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所述生产系统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生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步骤。
[001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对接收皿内的制造原料进行滚动挤压,同时对所述制造原料受挤压的区域进行气动驱动进而有效提高对接收皿内的所述制造原料的定型效率。
[0015]2.本专利技术的接收皿随着其在运输单元上的移动位置进而其接收皿结构重复的自动组合和拆卸,进而在其组合状态中对制造原料进行接收,并在其拆卸过程对其定型形成的水泥板进行自动脱模。
[0016]3.通过对接收皿内的制造原料自动传动至加热腔进行高温定型预定时间后,再自动位移至降温单元以对定型的水泥板进行冷却以提高对水泥板运输转移过程的水泥板形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模块的模块化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模块的模块化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系统的实验示意图。
[0023]附图说明:1

螺旋管;2

金属连接件;3

接收皿;4

传动链;5

加热腔;6

支撑架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包括对所述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以获得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原料的制造原料预备模块、定量接收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所混合获得的所述制造原料同时进一步对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压紧处理的接收模块、对所述接收模块内所定量接收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高温定型和降温稳定处理以获得相应水泥板的定型模块、和对所述定型模块定型完成的所述水泥板进行接收转移的转移模块,其中,所述制造原料预备模块包括对所述制造原料材料进行接收储放的制料罐、对所述原材料进行混合处理成所述制造原料的搅拌机构、和对所述制料罐内的所述制造原料向所述接收模块的出料进行出料控制的出料单元,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对所述原材料进行接收的上端为开口且可拆卸的接收皿、通过对所述接收皿内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滚动驱动进一步对所述接收皿内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压紧处理的压紧单元、对所述接收皿进行有序运输的运输单元、设置于所述运输单元上对所述接收皿进行固定的锁合机构,所述定型模块包括围绕所述接收模块设置的对预定区域的所述接收皿内的原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的高温单元、和对高温处理固化完的所述制造原料进行冷却处理的降温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模块包括设置于对所述接收皿内以对所述水泥板的质量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的监测模块、对所述监测模块所监测为不合格的所述水泥板进行吸附固定至相应的废弃回收区的废弃单元、和对所述监测模块所监测为合格的所述水泥板进行吸附固定至接收相应的包装区的接收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涛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贺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